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入职招考制度如何保障教师入职质量

教师入职招考制度如何保障教师入职质量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实行全省统一笔试,是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省教师队伍质量。我省公办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工作已被教育部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二、教师入职招考制度如何保障教师入职质量

从2010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实行统一公开笔试。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工作的通知》、《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2010年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了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的操作程序及规范。文件明确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聘用教师的前提条件为报考者必须持有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将严禁聘用其担任专任教师,对于从源头保障新任教师的质量,使中小学新任教师的补充工作规范严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招考制度的成效如何

目前,为使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以及教学水平有统一的标准,从源头上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省教育厅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规定全省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不得再以其他任何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全部统一向省教育厅申请,由省里制定标准、统一要求,公开招聘考试由省、市、县以及招聘学校相互配合完成,这种全省统一部署的招聘机制,纠正了以往那种暗箱操作、违规招聘教师的现象,创造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阳光的竞争环境。

1.招聘制度日益规范透明

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新任教师首次实行全省统一笔试,各地市、县(区)各自负责面试、考核、体检等工作,并根据总成绩择优聘用。全省各级教育、人事和编制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推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顺利实施,及时补充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对有效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实行全省统一笔试,是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省教师队伍质量。该举措有利于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保障新任教师的质量,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平等、公正、择优、竞争的招聘环境,使教师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同时,考试的科目、内容和方法也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入编考核制度已经由早期的以学校为单位自招自聘,招后向省市上报的非正规模式,转变成为聘前向省市申请,省市统一招录考核的模式。我省公办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工作已被教育部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

可见,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已逐步走向正规化、模式化、网络化、透明化,招聘程序也逐渐规范,公开招聘考试的科学性强,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招聘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从源头上保证了新增教师的质量。随着教师招聘制度的透明化以及教师待遇的提高,当前及今后教师招聘考试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

2.为应聘者获取招聘信息带来便捷

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命题、考试,统一收集招聘岗位信息公开发布,既整合了资源、减少了招聘成本,也有利于应聘者在集中时间里应聘,避免了在各地重复报名和漏报名。伴随招教门槛的日益放宽,为大量未就业的师范类往届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之路。

3.为非师范类生源提供竞争机会

本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不再将报名者限定为师范类毕业生,而是要求具备普通全日制学校或国民教育系列学校的毕业生。从而,因就业压力而滞留的广大学子逐步将目光投向教师这一职业,这一举措为非师范类毕业生敞开了大门,为其竞聘教师岗位提供了公平的机会。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竞争的白热化,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二)教师招聘考试存在的问题

1.报名条件较为苛刻

从福建省各市、县(区)发布的招聘简章可以看出,一些地区的报名条件对报名者的学历、年龄、户籍等提出了诸多硬性指标进行限制,甚至有些条件较为苛刻,从一定程度上使教师招聘考试的门槛越来越高。有些地区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本科文凭,如2010年泉州鲤城区招聘教师公告明确要求报考小学教师岗位的,应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小学及以上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毕业生报考小学英语教师岗位的同时持有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年招聘教师的报名条件则要求报名者必须是部属师范院校或985重点高校全日制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必须在2011年7月31日前取得学历和学位)。有的地区对报名者年龄有所限制,如莆田市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要求报名者年龄在30岁以下;漳平市要求更为严格,将报名者年龄限制在25周岁以下。有的地区对报名者的户籍进行限制,如福清市2010年公开招聘教师的招聘对象必须是福清生源或福清籍(含福清户口)生源毕业生;厦门市则要求报考小学、初中教师必须为厦门生源,非厦门生源可以报考高中教师,但必须是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或“985工程”、“211”高校应届毕业生,或者是普通高校应届研究生。对报名条件限制得如此严格,造成了不平等的就业机会。众所周知,高学历和高水平的教师不是画等号的,研究生重在科研能力,而不一定具备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课堂掌控能力、语言艺术能力等。同时,人才选拔应该以贤能、优秀等为标准,应重视自获条件,而不是年龄、户籍等先赋条件。对30岁以上人员的年龄歧视显然不合理,违背了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法则。报考机会不公平容易导致程序公正的丧失。

2.面试的局限性

虽然笔试实行了全省统一考试,但面试仍然由各市、县(区)操作。可见,教师招聘的实际控制重心仍然在地区层面,这种运作模式虽然顾及到地方教育需要,但滋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重心偏低的教师入职招聘考试极易引起人事制度中的腐败,难以抵挡在教师聘用和选拔方面的人情风和裙带关系的影响,干扰了对教师招聘的公正性。再者,短短几十分钟的面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素质,面试的效度值得质疑。

(1)面试的规范严密性难以保证

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的确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人情面试”“关系面试”和暗箱操作等,难以保证面试招考更加公正和透明。虽然笔试全省统一命题,但面试的权利仍由各市、县(区)自行掌握,并且省教育厅、人事厅、监察厅也没有专门派出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这样招考的权利完全下放,便造成公开形式下的不公。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招录充分体现了公开性原则,招聘岗位、考试成绩等信息均由公众分享,一切程序也很完备,但正是在这样的公开程序之下,权力内定的人员便成为了“出类拔萃”者,从而把其他竞争者以公开的形式挡在了门外。这种现象的危险之处不在于某一个人以非实力的方式谋得了岗位,而在于利用了公开的形式掩盖了私下的权力运作。

应当指出,教师岗位的招聘首要目标都是要招录到最合用的人员,择优毫无疑义。这样的过程必然会有竞争,也会有淘汰,竞争不能无序,淘汰也不能随机。其中的关键在于这样的过程即便是公开的,也必须要有监督和追责作为公平的保障。如果发现内部操作事件,不但违规招聘人员要清退,招聘单位的招聘权也应当停止。不能仅限于自查自纠,内部处理,甚至无视或者掩盖这样一种社会丑闻的存在。

(2)面试无法考察全面的素质

面试纵然在个人素质考核上注重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和教育理论素养,但是考试的设计不能保证挑选出来的教师就是未来能够得到学生认可、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究其原因,一是虽然公开招考的标尺是一样的,但各个学校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并不一样;二是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综合素质往往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就测量出来;三是一次考试考的只有知识水平,但无法测量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教师这门职业在某个程度上来说,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时比教学水平还重要;四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判,最权威的其实并不是教师或领导,而是听课的学生,但全市、县(区)性的招考组织学生去参与评课不现实。这四点原因,导致我们选拔出的一部分人才未必符合要求。

(三)教师招聘制度的改进

1.适当放宽年龄、户籍限制

若说对报名者学历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我们还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进步对高学历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多,那么对年龄和户籍的限制便难免有失公平公正了。综观福建省各市、县(区)2010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可以看出,大多数地区除了对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报名者没有户籍限制外,对大专、本科学历的报名者都要求具有本地区户籍。户籍限制或许出于地方保护主义,需要优先保证本地区生源的就业,但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看,长期下去必然对整个地区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地方保护主义排斥了外地的优秀生源,而让本地的并不一定很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教育领域,这将不利于一个地区教师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紧缺专业的教师,若限制外地生源报名,无疑将选优的空间和范围大大缩小,不利于促进本地区教师的补充和合理流动,不利于促进考试的良性竞争,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背道而驰。只有放开户籍和年龄限制,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招揽和引进人才,不能只是为了要照顾本地户籍报考人员而降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更加优秀人才的机会,否则最后会以牺牲下一代为代价。

2.提升面试的规范程度

(1)面试考官异地抽调。为确保面试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切实增强面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议实行面试考官异地交流制度,邀请异地平级市、县(区)教育局、人事局临时随机抽调人员组成面试考官,避免面试考生“钻空子”、“托门子”,杜绝“人情分”、“印象分”,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引进面试旁听制度。允许一定人数的通过资格审核的当地百姓参加旁听,成为沉默的“考官”,他们的任务是监督面试官在评分时是否公平公正。旁听结束后,旁听人员还要对本面试室的面试纪律、考官评分等进行打分评价。

(3)监督员的介入参与。为加强对面试公平性的监督,面试工作还应设立监督组,监督组人员对面试考官执考情况实施全程监督,成员由各市、县(区)人大、政协、纪委、监察、信访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对有关明显违规违纪情况及时予以制止或汇报考务办处理,同时,还负责监督计时记分员准确计时计分,并负责当场唱分。

【注释】

[1]“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启动”,http://www.fujian.gov.cn/zwgk/zfg‐zdt/bmdt/201003/t20100310_198553.htm。

[2]“今年起招聘中小学新任教师须全省统一笔试”,福建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fjedu.gov.cn/html/2010/01/374_69019.html.2010‐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