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等学校之发展

初等学校之发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县则由各县义务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员,会同各公安局所派员警及各区学董、区长等,按户调查学龄儿童,以便推行义务教育工作。除完全小学外,宁夏为推行义务教育而设立的短期小学和普通小学,主要以单级小学和二部制小学为办学形式。同时,在这五年内,宁夏省垣及各县初等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非均衡性。

四、初等学校之发展

宁夏小学校,自建省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即普及义务教育前的发展准备阶段、推行义务教育的五年计划阶段和实施国民教育后的规模化发展阶段。

(一)学校数量的增加

1.发展准备与推行义务教育五年计划阶段

据1932年4月教育部印行的全国初等教育概况所示: 1929年度,江苏、浙江、宁夏人口分别为32129231、20642701、1449896人;已入学儿童分别为: 654181、605748、6505人;每人口一千平均已入学儿童数分别为: 20.3人、29.3人、4人,[49]相比之下,可见当时宁夏初等教育的落后。总之,1935年前,宁夏初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32 宁夏省1929~1934年普通小学发展概况表[50]

img40

上表说明,宁夏自建省至1933年,完全小学数略有增加,初级小学有所减少,学生人数逐年略有增多,教育投资年有增加。根据学额编制,每一级学生数以40人为度,至少25人,而宁夏小学往往不足一二十人就编为一级,这种编制既不合规程,又大背教育经济的原则。何况宁夏失学儿童比比皆是,与其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时去增加学校,不如先增加现有学校的学生数。因此,1934年,马鸿逵执政一年后,在学校数量并未见几多增加,而在校学生人数却是比宁夏建省时人数翻了一倍。同时,教育经费都比以往大有增加。

1935年,得国民政府补助各省义务教育拨款,宁夏开始自上而下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在实施第一期义务教育五年计划中,即1935年8月至1940年7月间,遵教育部令主要是办理一年制之短期小学。宁夏当局首先拟定实施义务教育五年计划,规定五年为期,1935年度设短小64校(省垣14、十县每县各5),学生3097人;1936年度第二学期,因经费关系,各县短小均改普小,省垣14所短小旋于同年终停办;1938年度各县又设立二部制,短小52校,学生3878人;1939年度全省共设短小246校,入学儿童14683人。[51]至1940年度,因实施国民教育,短小一律改办国民学校。在普及短期义务教育期间,省政府详定办法,严令无论省会或各县凡属学龄儿童,一概利用政治力量,强迫儿童入学。[52]同时,成立省县义务教育委员会,划分小学区,设置学董,奖励各地士绅及乡镇保甲长,协助推行。各县则由各县义务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员,会同各公安局所派员警及各区学董、区长等,按户调查学龄儿童,以便推行义务教育工作。这一时期学校发展情况,列表见下:

表33 宁夏省1935~1939年度小学概况统计表[53]

img41

上表数据显示,1936年至1937年,学生人数明显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先是与红军西征在盐池、同心等地建立红色政权有关,后抗战爆发也直接影响学校生源。1938年后,宁夏作为抗战大后方,收容内地大批逃难者,随之学生人数大有增加。

除完全小学外,宁夏为推行义务教育而设立的短期小学和普通小学,主要以单级小学和二部制小学为办学形式。单级小学,即全校只有一个班的学校;二部制小学,即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轮流上课的学校。学校之课程、经费支配及训育设施等,均依照教育部颁行小学法规暨短期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大纲办理。[54]1935年7月,教育部颁发《实施义务教育一年制短期小学暂行规程训令》,规定“每一短期小学以同时招收学生二班为原则。每班学生以五十为限,其编制采用半日二部制,分上下午教学;教室敷用者或采用全日二部制,间时教学。短期小学每班每日授课三小时至四小时,每小时以四十五分钟计算;课程为国语、算术、公民训练及体育四种……”[55]

宁夏自1935年起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在推行义务教育五年计划过程中,完小、初小数量变动不大,而短期小学猛增到246所。由此可知,学生数由1935年度的20548名增为1939年度的34624名,所增学生应多就学于短期小学校。这正是遵照教育部《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总则第二条规定精神,即在实施义务教育第一期内(1935年8月至1940年7月)应受一年短期小学教育;[56]细则还规定短期小学不收学费,课本由学校免费供给。然而规定有时并不能左右地方教育的具体实施,如1936年度,因经费等问题,宁夏各县短期小学均改为普小,仅在省垣设立短期小学14校,旋于同年底短小皆停办。[57]毕竟创办短期小学还需要解决实际的师资紧张、校舍新建、学生费用近乎全免等问题。

1937年度因抗战爆发,学生人数颇减。这一年中央政府为发展宁夏义教、边教事业投资10万元,[58]高于前两年分别投入的7万元。实施义务教育五年内,宁夏以逐年增设短期小学的办法谋求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宁夏省垣及各县小学学生人数由20548人猛增为34624人,这一数额的增长主要是在1939年8月至1940年7月,即第1939年度体现出来。同时,在这五年内,宁夏省垣及各县初等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非均衡性。

表34 1935~1939年宁夏省垣及各县完小与初小学生人数统计表[59](单位:人)

img42

上表虽对省垣及各县短期小学校的发展情况未作统计,但将第一期五年计划内各县完小、初小学生的发展数额与1934年作比较(1934年,宁夏、宁朔、平罗、灵武、金积、中宁、中卫、同心、盐池、磴口各县合计完小、初小学生数依次为: 2109、1331、1644、888、927、1934、1668、553、280、88人),对比可推知,灵武、平罗、宁夏、宁朔等县初等教育发展相对较快,学生人数增长都在1300名左右。尤其是灵武县,回族人数近半,平罗、宁夏两县回族人口也近占三分之一,这些县初等教育的发展,也标志着回民普通初等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相形之下,磴口县人口近两万,境内蒙古、汉、回等多民族杂居,行政权分属宁夏省政府、阿拉善旗政府及天主堂管辖。1933年,全县只有完全、初级小学各1所,1939年,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4所,短期小学2所,[60]其初等教育虽有发展,但就读政府所办小学的学生很少,其原因显而易见,即使学生很想去政府所办学校读书,这里也根本没有几所学校可去。而这一时期,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在磴口一带广为传播,几乎每堂口都设有小学,因此在磴口县入读教会学校的学生较多。

周永耀在《磴口县东地完小》一文中回忆,当时天主堂虽在磴口三乡的天兴泉、东堂都办了学校,但乡民离两校太远,子女受教育仍是问题。因此,三乡乡长赵祯欲就地建校,以便儿童上学,给时任县政府打了报告,希望得到支持,但无结果。只好与地方热心教育事业人士商议自办学校。经多方努力,终于在1942年,借民房办了所学校,初招学生23名。此后赵祯等陆续以乡公所名义向县政府打报告,促使县政府承认该学校,并望拨发教育经费。到1943年秋,县政府才批复:每月给教员发薪金二十五元,其余开支不管。[61]由此也可知,当时地方政府对磴口县教育发展是何等忽视。

《1935~1939年宁夏省垣及各县完小与初小学生人数统计表》中,并未显示1936年盐池县学生情况统计数,因为这一年盐池县大部分被西征红军解放,国民党盐池县政府退至惠安堡,所辖地区称“白区”,小学多数停办。继续开办的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文、修身、四书等,以后又改为宁夏教育厅编印的复习课本,有三民主义、语文、算术、卫生、自然、历史、地理、公民、劳作、体育、音乐、美术等[62]。而盐池县唯一的一家女子小学于1935年就停办了,该校1929年创建,历时七年之久。初建时设在县党部院内,1933年搬迁到文庙,课程设置主要有国语、算术,还有百家姓、三字经、三民、修身、自然、图画、手工等,学生分年级授课。该校唯一专职教师最初是经商的,女子小学成立后,他弃商教学,其他的教师都是外聘教员兼课。这所学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也不过有十一二名。[63]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说明,1935年普及义务教育前,对女子受教育不仅社会不予重视,家长也根本持漠视态度,在灵武、宁朔、宁夏等县轻视女童教育更为严重。

表35 1935年度宁夏省小学概况统计简表[64]

img43

1935年,统计宁夏省总计学生15860人,其中仅有女生1690人,而男生14169人,差不多是女生的10倍。盐池县不仅女生只有82人,男生也不过287人。

1938年后,国民政府又在盐池县的萌城堡、盐积堡、隰宁堡、高窑子等地办有初级小学,办学经费主要从惠安堡盐湖的盐利中提取,但回民子弟还是很少去普通小学上学。至1939年,国民政府所辖盐池县地区学生总人数也仅维持在200名左右。但是,同样在盐池县,红军占据的根据地却是另一番教育天地。

1936年,红军解放盐池,并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1936年至1938年,盐池县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吸收的党员中,忠诚朴实的贫苦农民占多数,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列表如下:

表36 盐池农村党员文化程度统计[65]

img44

统计数据说明盐池农村党员大多是文盲,初中生只有2人,高中毕业者无。鉴于该县教育极度落后,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解放盐池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发展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根据党中央、边区政府关于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教育方针精神,盐池县解放区在办好县城完小和几所公办小学的同时,号召和发动群众大办民校,政府从人力、资金方面给以支持。从鲁迅师范派高鹏林、高鸿宾、冯剑涛、雷兆春、霍仲廉、全仁富、王祟仁、吕祯瑞等同志来盐池担任教师,[66]三边分区和盐池县又培训选拔一批教师。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较行政干部高。区乡领导经常邀请教师参加区、乡有关会议,搞一些行政工作。教师的生活待遇也比较高。政府每月发给50至100斤小米,每年发一套单衣,两年发一套棉衣。边区政府教育厅为学生编写了语文、算术等课本,免费发给学生。小学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初,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的盐池县解放区共有小学7所,学生116名,分设甲、乙、丙三级班;教员8人,持中学学历者4人、高小学历者4人。[67]同时,陕甘宁边区盐池县较好地巩固了县城完小,并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识字者的作用,积极开展冬学等,使其社会文化教育也得以较大推进。突出表现在办冬学、夜校、家庭识字、读书组、民教馆、半日轮学等各类文化组织57个,参加学习1,765人(女255人)。

1940年边区政府教育厅颁布的《实行义务教育办法》中还规定对无力供给儿童上学的家庭,要由政府或者发动群众给予补助和救济。在共产党正确政策和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事业很快发展起来。

表37 1937~1941年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概况[68]

img45

红军解放盐池的同时,也在豫旺县(今同心县)成立了红色政权。1936年10月,成立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937年4月豫海县失陷。[69]在此期间,豫海政府办理4所“列宁小学”,因红军撤离而停办。国民党再次统治同心县后,统计当年在校学生下降为362人。此后,随社会局势趋于稳定,1939年学生人数增长为740人。[70]

2.实施国民教育后的规模化发展阶段

1940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订定《国民教育实施纲领》,明确规定国民教育分义务教育及失学民众补习教育两部分,应在保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内同时实施,并应尽先充实义务教育部分。要求六至十二足岁学龄儿童除可能受六年制小学教育者外,应依照本纲领受四年或二年或一年之义务教育;十五至四十五足岁之失学民众,应依照本纲领分期受初级或高级民众教育。[71]纲领还计定国民教育之普及以五年为期,自1940年8月起至1945年7月止,分三期:第一期(1940~1942年)终了,须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65%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30%以上;第二期(1942~1944年)结束,须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80%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50%以上;第三期(1944~1945年)终了,须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90%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60%以上。[72]

《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与之前推行的义务教育纲领相比,最突出的是在保(农村最基层行政单位)设国民学校,在乡镇设中心学校,充实义务教育,还兼顾失学民众教育。对于宁夏地旷人稀,户户相隔很远的环境,采取较中心小学制度是很有必要的,直至在各县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立中心实验小学更能起到示范学校的作用。实施纲要还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即把学生和民众组织起来,施以严格的训练,授以现代公民常识教育,使整个国民抱定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信念,这是一种政治教育,是顺应社会、顺应时代、顺应教育现实需要提出来的。

1940年8月,宁夏省奉令实施国民教育,根据《国民教育实施纲领》,结合本地教育落后之实情,宁夏省教育厅拟定《宁夏省实施国民教育分年计划》,计定在宁夏实施国民教育第一期(1940~1942年)终了,将共设有中心学校68所,保国民学校465所,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49%以上,受教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26%;第二期(1942~1944年),预计有中心小学91所,保国民学校622所,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72%以上,入学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61%;第三期(1944~1945年),预计全省可有中心小学共102所,保国民学校有688所,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79%以上,受教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81%。[73]此计划与《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之规定相比较,明显降低了对儿童入学率的要求。

依照实施国民教育纲领及本省实施国民教育分年计划,将原有完全小学一律改为中心学校,初小及短小一律改为国民学校[74]。国民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于普及义务教育,同时又意在使儿童教育与成年补习教育合并设施,其施教对象,不特为学龄儿童,且为失学成人。故在各乡镇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内,小学部与民教部同时实施[75]。这一国民教育宗旨恰是迎合了推进边疆教育必须提倡全民接受政治教育的思想,因为当时普遍形成了一种意识,即“边民政治认识低浅,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有切实启发的必要,对于主义的认识,亦应特予注意,以提高其政治文化水准。”[76]然而,宁夏在实施国民教育分年计划过程中,取得成效并非计划所能左右。

具体到教育行政工作实施上,表现为全省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及保国民学校校长均为专任,并无乡镇保长任校长,也无校长兼任副乡镇保长,惟乡镇保文化干事均由乡保学校校长或教员兼任。1941至1945年来,乡镇保长对于学校各项工作多未能协助进行,而学校教职员对于乡镇公所及办公处也多不能取得联系,以至学校校务有赖于乡镇保协助的工作,无法积极展开。[77]再到办学数量上,情况如下表。

表38 1941~1945学年宁夏省小学概况统计表[78]

img46

时至推行国民教育第三期末,宁夏全省实设小学校443所,国民学校平均达每5保2校之标准,中心国民学校平均达每5乡镇3校之标准。小学部班级实为1010班,民教部班级各年累计共设1761班。入学儿童36509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8%,受教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39%。[79]这与原计划使入学儿童达到学龄儿童总数79%以上,受教民众达到失学民众总数81%以上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在校学生人数与实施国民教育前相比,没有多大进展,所受教育也主要集中在一到二年的短期教育。但就宁夏现实条件、自身发展而言,能取得如此成绩,已是不得小觑。毕竟在宁夏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存在很大困难。正如胡平生在《民国时期的宁夏省》中所言:该省地广人稀,除城镇集市外,乡村设校颇不容易;近占宁夏人口半数的回民因旧观念,多不愿送子女读书;地方一般民众,大多生活太苦,无力送子女入学;国民教育师资异常缺乏,且素质甚低,使得师资分配设校严重不足。[80]且宁夏建省后,将阿拉善、额济纳两旗划归省区域内,无形使得宁夏发展民族教育变得更为负担沉重,步履艰辛。

3.边疆小学教育以民族教育为中心而展开

宁夏边疆教育以普及回民小学教育为中心,早在建省前马福祥主政时已开展,时至1933年以马福祥为主倡导、捐办的清真小学校已发生很大变化,统计列表如下:

表39 灵武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1]

img47

续表:

img48

表40 平罗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2]

img49

表41 豫旺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3]

img50

表42 金积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4]

img51

表43 宁朔、中卫、盐池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5]

img52

表44 宁夏县清真高初小学校一览表[86]

img53

自1919年起,马福祥等先后倡导、捐办宁夏全省清真高级、初级小学校共计68所,到1933年前后,除停办或无力开办学校不计外,尚存42校,其中,转为公办学校的有22所,10几所学校办学条件尚可,20校依旧私立。1935年,尽管政府一再申令改所有私立小学校为公立,但苦于宁夏经济落后、师资严重不足,政府亦无力一时接管诸多私立学校。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推行边疆教育计划大纲,其中计定对定远营小学、磴口小学及四壩小学,中央予以补助,每校2400元,共计7200元;额济纳旗小学一所,给予2400元;对省立金积、灵武两小学予以增加学级,补给费用共4800元。[87]遵照中央加强民族教育、发展边疆教育之精神,宁夏当局对于发展蒙回等民族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就回族初等教育,除令回民子弟就近入读普通小学及短期小学外,还借以教坊设立小学,普及回民教育,并于1936年,在平罗的北长渠、金积的岔渠桥、灵武的崇兴寨设三级回民小学3处。北长渠、岔渠桥二校,先后改为县属小学,1938年8月,崇兴寨小学,因经费困难停办。为推进回民义务教育,还于回民小学内,附设短期小学班。[88]同时,筹建额济纳旗小学,发展蒙古族教育。扩建和提升回族聚居区原有小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期提高声誉、扩大生源。如改宁朔县立第三完小(纳家户回民小学的前身)为教育厅直属实验小学,专拨经费扩建校舍,添置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增设图书室,因此,学校回汉学生增至400余人。[89]

教育部颁布的1937年边疆教育计划大纲,还计定宁夏省教育厅应择回族较多之县,除特设回教子弟之小学外,应令其他小学增加设备,酌量吸收回教子弟。对新设额济纳旗小学及阿拉善旗原有定远营、四壩、磴口三所小学需充实师资、添招人数;[90]并规定:“宁夏省境内蒙旗教育,由本部派宁夏教育厅兼任本部蒙旗教育督导员,以便就近监督指导”。[91]1938年为谋回民教育之发展,在金积、平罗、磴口、同心等县设立回民小学13所,计22学级。这些小学连同以前所设小学大都附设在清真寺内。诸如南长渠小学、石嘴山回民小学、宝丰女小、礼和小学、永屏小学,灵沙下甲小学、东润小学、渠口小学、北长渠小学、梁渠小学、老户小学、惠威小学、通伏小学、黄渠桥南小等。[92]虽然这些学校不再称谓“清真小学”,而有意化特殊为同一,但一些学校附设在清真寺内,仍是当时解决现实问题、推行回族国民教育的可行途径。

首先,依附清真寺设学校,无须再投入建校经费,这对当时贫瘠、落后的宁夏是再实际不过。其次,让子女在清真寺内学校读书,尽管学习内容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宗教知识学习已不再被强调,家长及子女终究从心理和习惯上比较能从容适应。但是,这时期急于让更多的回族家长送子女就读官办的汉民学生占多数的学校,似乎很难。毕竟众多回族受传统思想束缚已多年,回汉等民族之间仍存在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及社会历史等原因造成的分歧和隔阂。因此,这时期在清真寺内办国民学校还很重要。而且回族民间自发办学,倡导国民基础教育知识学习,也是不可轻视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坚实力量。

如1934年,马宝山主持在望远桥借用农民马金亭家的房子办起了“育英中阿学校”,从纳家户请来回族老先生雷振东和当地的阿訇任教,半天中文,半天阿文。约有30余名回族学生就读,先生的给养由马宝山供给,尔后学校又搬到清真寺,借用清真寺的厢房办学,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略有扩大,到1940年又将“育英中阿学校”改名为“育英学校”。学校又从清真寺搬回高庙内,学生由原来只收本家族的子弟,发展到回汉族学生都收。学生由40多名增加到80余人。1941年,学校扩建,校名定为“私立贺兰小学”,学生约300人左右,七个班级,教师十多人。开设国文、算术、地理、历史常识等,和正规完小的课程设置一样。学校实行寄宿,设有食堂,种着十几亩菜地,以田养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马宝山很注重对教师的选聘,凡是应聘到本校任教的教师,膳食免费,生活上给予照顾,有困难的还给解决冬夏衣着。[93]1944年,这所学校由私办改为官办,名为“贺兰小学”一切费用由官方支付,学生来源扩大了,除永宁外,还从现在的新城、满春、新水桥等一带招收学生。学校免费向学生供应教科书,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还免费供给铅笔、笔记本等物,对每学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成绩前三名的各班优秀学生颁发笔墨、笔记本为主的奖品。学校教学水平较高,使一些读完初小的远地学生纷纷来此校读高小,至1949年9月永宁县解放为止,共有300名左右学生毕业。[94]

再如,1941年,回族知名人士马振荣提出在盐池创办第一所中阿回民小学,得到了广大回族群众的积极响应。当时决定马振忠为阿文老师,聘请惠安堡小学教师刘广增为汉语老师并兼回民小学的校长。学校经费由惠安堡回民坊上承担。学校初开办,只有20多个学生(其中有7名女学生),后来增加到30多人。学校设在清真寺院内,开设课程有语文、算术、常识等;阿拉伯语没有正式课本,只教一些阿文字母。[95]这所学校开办不到二年,终因兵荒马乱、时局不稳、经费困难,且一些回民思想保守不愿让子女学汉语,也不愿让他们和汉族学生一起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等等,而停办了。

尽管民办回民小学为数有限、规模很小,而且会随时面临解散之情形,但是在创办过程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如召集清真寺的教长和地方各界关心教育事业的进步人士开协商会议等等活动,为了办好学校他们需要齐心协力奔走各家,或劝募捐助,或动员回民群众送孩子上学等等,所有这些活动过程本身就是转变社会风气、引导穆民大众崇尚科学知识、增强国民意识的社会教育过程。因此,依靠回族民间力量办学、推动回族教育事业发展在整个民国时期、乃至今天都具有积极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以个人名义创办的回族学校在当时,更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

1938年,原云亭师范附小(最初是宁夏回民师范附属私立小学,后随回民师范迁校后改称宁夏云亭师范,而改名云亭师范附小,云亭取自马福祥的字号),被正式改名为宁夏省立云亭小学,学校经充实、修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有大的改善。是年秋,云亭小学正式开学,在校学生计180人,其中回族占95%,分六个年级六个班上课。[96]这一回民小学办学之宗旨是为普及回族国民教育打基础,在学校编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遵照教育部颁发的规定执行,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1939年,宁夏省政府根据边疆教育指导员金玉书的回民地区考察报告情形,先后于灵武、金积、平罗、磴口、同心等地设立回民小学13所,在校学生总计约900余人,1940年8月,遵照国民政府实施国民教育、统一校名、发展民族教育之精神,这些回民小学分别改为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97]1946年至1947年,马鸿逵将其父部分遗产献出,推广回民教育,由宁夏云亭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筹集资金,并主持制图设计,先后于宁夏各县回民聚居区设立云亭小学13所,其办学宗旨不仅是促动回民接受国民教育,也意在兼收蒙汉学生,施以相当教育,[98]办学之经费,最初由云亭文化教育基金会供给,后因物价飞涨,不敷开支,所需经费一律列入省政府教育预算之内,[99]1947年起,拟按边疆教育经费对待。其经常薪补各费,亦请中央按月拨发。见下表:

表45 宁夏省边教学校(小学)1947年组织经费表[100]

img54

续表:

img55

续表:

img56

总之,普及回族国民教育,不仅是宁夏建省后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宁夏作为一个边疆省份推进地方初等教育的中心内容。而推动蒙族教育发展应是宁夏政府治理边疆、开拓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然而宁夏建省后,阿拉善旗、额济纳旗虽被划归省区域内,札萨克下所设蒙旗政务却与宁夏省县行政不相隶属,权责不一,因此发展蒙古教育之重任最初仍多由两旗政府承担。宁夏初建省,除磴口县外,阿、额两旗几无一所学校。鉴于教育之重要,1931年,额旗政府拟办旗立小学一所,却因教员难求、学生难觅及经费难筹等原因,未能正式开办。

阿拉善旗则承蒙古札萨克达理札雅夫妇对于教育的重视,于1936年后,先后成立定远营小学、磴口小学、沙金套海小学三处,三所小学均由达王自兼校长,以示倡导。定远营小学内附设女子分校,前呈准教育部每月发给教育补助费600元,阿旗小学教育基金亦由此始确立,所有不足之数,概由旗府筹款补助,盖建校舍,增加各项设备,延聘外来教员,所费不赀。[101]为解决因经费不足而造成推进边疆教育发展的困难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二十五年度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计划》,有关宁夏边疆教育部分,计定为阿拉善三所旗立小学予以补助,并将于额济纳旗即设立小学一所。[102]遗憾的是,1938年,达王以事离旗,教育无人倡导,上述三所旗立小学除定远营小学男校部勉强支撑外,其他遂无形停办。1940年,旗府复请准教育部照旧发放教育补助费,试图恢复原有小学,但因校舍、生源等条件所限,复告停止。惟旗政府仍极力谋求教育之发展,并于旗府内设一教育处,专管全旗教育。1940年10间,旗府由内地聘请校长、教员多人,大事整顿定远营小学。次年春,在创设简易师范学校的同时,将原来定远营小学改为简师男附小,并恢复女校为简师女附小。[103]定远营小学教材教法,除遵照部颁课程标准实施外,并增添乡土教材,以补教材之不足。低中年级,多采用设计教学法,高年级多采用自学辅导法。1941年,该校编有初级小学国语一二两册、常识一二两册、蒙文一册。为此,曾受教育部之奖励。1945年,又先后编有初小、高小史地及乡土教材各一册,[104]这也是定远营小学特色教育、务实教育的光鲜之处。阿拉善旗以农林畜牧业为主,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牧民子弟,他们所需要的教育与内地工商农社会中子女所需教育多有不同。因此,千篇一律使用同样教材,很不切实际,只有教材、课程在可能范围内有伸缩的空间,才能满足不同环境中所需要的特殊教育。

据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记载,“本省阿拉善旗,于1935年在定远营成立完全小学及女子初小各一所,女子初小于1938年停办。完小现有阿拉善旗政府办理,至额济纳旗,于1938年设有单级初小一所,学生二十三人,因经费困难,设备简陋,现在学校随政府迁于哈拉罕庙校址尚无,仅在蒙古包内授课”。[105]这一内容与《西蒙阿拉善旗社会》所述旗立学校情况,除时间上略有出入外,基本相吻合。而《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一书中又记: 1935年,宁夏教育厅就阿拉善旗之定远营,“设立小学一所,学生九十五人,编为三学级教学,复于磴口四壩,设立小学一所,学生四十人,编为一学级,额济纳旗设有小学一所,学生四十名,编为两学级。除磴口四壩小学,于1937年,因学生缺乏停办外,余仍续办”。[106]即是说,在阿、额两旗,除旗政府所办学校外,宁夏教育厅早先也在此地开办了小学校,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均未论及有此类学校,因不能肯定,有待进一步考证。

除旗立小学外,教育部为推进边疆教育,1940年,在阿拉善旗设立国立定远营试验中心学校一所;[107]1943年,又于额济纳旗创建国立宁夏额济纳旗小学一所。[108]

总之,国民政府时期,宁夏蒙古两旗教育之发展,主要体现在设有国立小学两所,旗立简师一所,旗立小学两所,这与宁夏蒙回边疆教育之要求相差甚远,但毕竟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4.实施国民教育第二个五年计划

1945年,宁夏省奉令实施国民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开始检讨这五年来设校数量及入学儿童与受教民众情况,实感虽年有增加,但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1946年统计,宁夏全省学龄儿童共104045人,其中受过义务教育及在学校者61064人,失学儿童尚有42981人;失学成年人共239368人,除1946以前受过补习教育者共95598人外,尚有失学民众143770人。[109]总结其原因,以为宁夏地域辽远,村庄零落,地方穷困,造成筹集资金困难,系主要原因。其次一般人民视儿童读书为厅差,非强迫而不来,且师资缺乏,设备简陋,所以设校施教诸端,均未能达到预期之标准。[110]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种种,多数人归咎为:当时的政治形势,即地处抗日战争后方及邻近陕甘宁边区,时局不稳;加之宁夏地僻人稀,战争频繁,文化经济落后,且民族复杂,观念守旧,不愿也无力送子女读书,等等。这些客观的因素都是造成宁夏国民教育难以实施的不争事实。大多数群众生活极端困难,家长就无力长期供养子女把书念到底,故而学生数量发展的趋势是“宝塔式的”,低、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家不能干活,上学的人数还比较多,一进入高年级,家长便拉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以致中途辍学,造成高小学生越来越少的现象。

同时,笔者以为,宁夏义务教育还主要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当及只顾眼前教育普及率、忽视学生今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严重问题。自1935年起到1947年,国民政府补助各边远省份边疆教育经费总计为19869882055元(当时币值)。但实际上,“至27年以降,以受战事影响,物价指数频频上涨……事业不断扩充,实际情形反形减缩,故自边疆教育设施以来,经费无日不在拮据之中”。[111]国家每年给予宁夏边疆教育的经费也是少得可怜,但地方政府也不见将这些费用真正全部投入于边疆教育建设中。同时,教育厅所订《宁夏省实施国民教育分年计划》所表现的好高骛远,脱离现实,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推行国民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宁夏地方政府对民众儿童是强迫有余,而感化不足。宣传感化是普及义务教育初步的最重要的办法,其目的是用和缓的手段,转变宁夏汉、回、蒙等人民对新文化新教育的错误观念,进而打破一切错误信念,将义务教育和民众教育相结合,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意识到送子女入学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动地共同推展普及义务教育。然而宁夏地方当局坚守这“治夷之道非武力不为功”的信念,在宁夏省人民负担奇重、十室九空、缺衣乏食之状况下,利用政治力量强迫儿童入学,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学校学生“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的凄景。教育部科长郭莲峯在宁夏视察工作中,曾亲见有学龄儿童赤裸下体在雪地里奔跑,无不为之感叹。再有宁夏当时虽处在抗战后方,但必须遵照国民政府之命大肆扩军,这样宁夏便出现大肆抓兵局面,部分学生为躲兵而逃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在校人数下降,以致入学学生与受教民众比率,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比而言,盐池革命根据地面对更为恶劣的条件,却能在困难处境中,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以谋求教育的发展。在办好公办学校的同时,号召民众大办民校,政府从人力、资金方面予以支持,不仅从鲁迅师范派请教师到盐池任教,而且在三边分区、盐池县培训选拔教师。并充分调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1944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文化教育表彰大会上,盐池县因文化教育工作突出受到表彰。[112]1947年,盐池县沦为白区,在解放战争三年中成为“拉锯”战地区,[113]始见起色的盐池县教育又遭受了严重破坏。

回顾宁夏奉令实施国民教育五年情况,地方政府深感缺点殊多,亟应力谋改进。为此,在1946年,依据本省实际情形,对于第二次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教育标准,决定七岁以上十七岁以下之国民一律强迫入学,七岁以上十岁以下者强迫受国民教育。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者受国民教育或补习教育,十二岁以上失学者一律受补习教育。具体计划内容如下:

甲,总纲:一、本计划依据部颁全国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并参酌本省实际情形订定之。二、本计划实施期限为五年,自三十五年一月至三十九年年底完成。三、本省实施国民教育之贺兰等十三县,及银川市应将第一次五年国教计划各项事业一律作一结束,自三十五年度起依照本计划继续实施。四、在本计划实施期间之每年由省拟定推行国民教育计划以便实施。五、本计划规定各项,各县如财力充裕,可能提前完成者,得随时呈核并给予奖励。

乙,实施程序:一、设校数量:1、保国民学校之设,平均第一年十保四校,第二年十保五校,第三年十保七校,第四年十保九校,第五年一保一校。2、乡(镇)中心国民学校之设,平均第一年十乡六校,第二年十乡七校,第三年十乡八校,第四年十乡九校,第五年一乡一校。3、原有学校逐年充实班级学额,至第五年可使全省半数以上国民学校均设高级班。二、收容学龄儿童及失学民众。实施本计划最后一年,各县入儿童应达到学龄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受补习教育民众应达到失学民众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三、设立民校及识字班,各机关法团及各中等学校均须依照部颁机关团体办理民众学校及识字班办法,普设民众学校及识字班,办理情形应严于考核,列为各机关法团及各校考成之一。

丙,经费:一、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经费均由省政府规定标准,列入各县自治预算。二、新设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开办费,由各乡镇保自筹为原则,不足之数,由县政府设法补助之。三、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设备费,以各校基金之莩息为主要来源,另由省政府规定补助费标准,列入自治预算补助之,如仍有不足,得由各乡镇保自行筹措……[114]

上述计划之规定,虽参酌宁夏实际情况而计定,但不可能也无法预期实现,是不争的事实。试想,在当时宁夏普及义务教育,主要还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大多数学生学至初小,甚至一到二年就毕业了,因此,实际效果是较差的。

5.宁夏南部山区小学之发展

以上所述是宁夏省区内的国民教育小学校的发展概况,而今宁夏南部山区大部,即当时分省建置后的固原、化平、海原、隆德等县,因划归甘肃省所辖,其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宁夏省教育之推进多有不同,但大的方向是一致的。

固原县相对宁夏南部山区其他各县,人口最多。据1928年统计,该县有家户16862户、人口97857人;至1947年,全县有家户21294户、人口136714人。[115]回族人口也由民初占总人口的12.34%上升为1947年的35.79%。

因自然灾害、战乱兵祸等缘故,民国前期固原教育事业发展缓慢,1931年度,全县仅有小学27所,学生千人左右。[116]民国后期,固原小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表46 1938~1944年固原县初等教育概况表[117]

img57

民国后期,特别是1939年至1941年海固三次回民武装暴动平息后,固原初等教育逐年稳步发展,学校数由1931年度的27所增长到1944年度的159所。时至1947年,固原中心国民学校小学生有1720人、国民学校小学生5048人。[118]1949年,全县有乡(镇)中心学校17所,保国民小学158所,在校学生6670人。[119]

化平县人口较少,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1939年,化平县长奉省令复编保甲,全县共计3452户、23528人口。[120]因地理环境恶劣、经济严重落后等原因,化平县教育一直得不到发展。1926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后因化平教育经费不足2000元,奉通令于1933年县教育局停办。[121]时至1935年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后,该县教育始见起色。

表47 1935年前后化平县初等教育发展状况表[122]

img58

续表:

img59

从上表中,可看出民国时期化平县教育之发展,仅仅停留在初级小学与短期义务小学教育阶段,大多学校始建于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化平县长蓋世儒1934年8月到任后,振兴教育、革除积弊并提倡编纂县志,上列1935年成立之各初级小学皆其创办。同时,他多方劝募教育经费,如各里大小油房中,每大梁油房捐洋5元;每小梁捐洋3元。计合大梁15架、小梁10架,统共年收洋105元。[123]经蓋世儒等进步人士的积极推进,化平县初等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有了一定发展,全县设短期义务小学16处。可见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之发展的影响力。

1937年,化平教育会成立,常务干事1人,干事2人;次年,回民教育促进分会成立。[124]自此,化平县初等教育,尤其是回族普通义务教育开始向着规模化、制度化、统一化方向发展。

表48 1938~1944年化平县初等教育概况表[125]

img60

从上表数据可得知,化平县初等教育并不是稳步向前发展,而是起起伏伏向前推进。

民国后期,海原县民族构成有所变化,但总的说来回汉人口都在逐步增加。1949年统计,全县11081户、67601人,其中回族7379户、45631人,[126]回族约占全县人口的比率为67.5%。与宁夏南部其他各县一样,海原县初等教育在民国前期没有多大发展,1931年全县仅有小学15所,学生360名,其中高级小学只有1所。[127]1935年,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后,海原初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36年,设立城东回民小学和经学堂式的大寺国民学校,并在县城及附近各镇增设义务小学5处,在全县范围内共设初级小学50余处。1938年,又在李旺、新营两镇各成立完全小学1所。[128]此后的初等教育之发展列表如下:

表49 1938~1944年海原县初等教育概况表[129]

img61

《1938~1944年海原初等教育概况表》显示,该县小学校及学生数量除1943年外,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状态,1944年出现猛增现象,学校人数达到6070人,比1931年360名学生高出了近17倍,而1948年统计,海原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0所、学生781人;保国民学校66所、学生1970人,学生总计2751,其中回族学生总计仅132人,在校学生占学龄儿童的28%。[130]因此,可推测1944年统计学生人数为6070人可能是虚报数字,其目的无非是地方官员想借此邀功论赏。

固原、化平、海原等县是回民聚居县。1935年,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在化平、固原、海原、皋兰、临夏等县创立六年制回民小学7所,[131]力图发展当地民族教育。

与固原、化平、海原等县相比,隆德县回族较少。据民国重修《隆德县志》记载,隆德汉族有8475户、人口48809人;回族1633户、人口10724人,汉、回以农耕为主,[132]重视子女教育者为数不多。隆德初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1934年前后统计,隆德仅有小学15所、学生381名。[133]1940年实施国民教育以后,隆德初等教育才有较快的发展。见表如下:

表50 1938~1944年隆德县初等教育概况表[134]

img62

上表数据表明,隆德县初等教育在1938年至1944年几年中,处于由平稳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海固三次武装暴动直接影响了1939年至1941年固原、海原及化平等县的教育发展,这一时期甘肃省执行压回政策,上述回民聚居县学生人数没有实质性的发展。而隆德作为汉民较聚居之县,未受海固暴动多大影响,学生人数持续增长。至1942年,隆德初等教育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都比以往大有增长。关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因国民政府后期物价多有变动,所以很难纵向比较,但就横向相比,隆德县初等教育经费远高于化平县。

总之,上述固原、化平、海原、隆德四县初等教育虽在民国后期有所发展,但就普及儿童义务教育之要求而言,还相去甚远。

另外,对于1942年始划固原、海原、隆德、静宁、庄浪五县环镶之地而建的西吉县,[135]因其设县晚,各级学校教育教学均建立在原有县基础之上,在此不赘述。

(二)学校编制、课程及管理的统一化

宁夏自建省后,随着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健全,教育法令法规的不断出台,其初等教育的发展亦逐步以国家教育宗旨为核心,统一编制、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行政管理等,甚至细化到校训、校旗、校歌等方面的统一规划。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小学法,规定小学学级用单式编制,但有特殊情形者,得用复式编制;在初级小学得并用两部或单级编制。小学之科目、课程标准及规程,由教育部定。[136]遵照中央颁布之法规,并参酌本省地处偏僻、文化甚形落后等特殊情形,1935年宁夏教育厅拟定《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提经第八十六次省府委员会议议决通过。[137]规程主要内容如下:

本省小学校之编制:单级小学,学生须满二十五人以上方得成立;多级小学,初级每学级学生须满三十五人,高级每学级学生须满二十五人,其编制以单级为原则,但学生数不足定额者,须采用复式编制。各小学如因校舍狭小,学生不能容纳时,得采用二部编制……各级小学教职员人数:单级小学,校长兼教员一人,但学生数达六十人以上者,得增加助教员一人;两个学级之小学,校长兼级任一人,级任一人,科任一人;三个学级之小学,校长兼级任一人,级任二人,科任一人;四个学级之小学,校长兼级任一人,级任三人,科任一人;五个学级之小学,校长一人,级任五人,科任一人;六个学级之小学,校长一人,级任六人,科任一人,事务员一人……自单级至三个学级之小学,概不雇佣校役,四学级者,得雇佣校役一人,五学级及六学级者,得雇用校役二人,六学级以上之小学类推……教职员应任教学时间规定:二学级、三学级、四学级、五学级、六学级之校长,每周担任教学时间分别为九百分钟、八百分钟、七百分钟、六百分钟、五百分钟。六学级以上类推。级任教员及科任教员每周担任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千一百五十分、一千一百分钟……教职员之待遇,在本省教育经费未能充裕前,完全小学校长、初级小学校长、高级小学级任教员和科任教员、初级小学级任教员和科任教员分别为三十五元、二十五元、三十元和二十五元、二十二元和二十元。助教员和事务员月薪都仅为十五元。单级小学学生,数达五十人以上,未满六十人者,每学期得酌给奖励金十五元至二十元……[138]

同时,此规程还对宁夏小学最低限度设备,做了标准办理规定。这些规程的计定为宁夏初等教育的统一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1.行政组织之改进与教职员待遇之规定

建省后的宁夏,万事待兴,发展教育工作更显重要,尤其是宁夏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小学教育。时至1933年,宁夏小学存在形式主要有单级与多级之分,单级小学行政简单,皆由校长一人承担。多级小学,其行政事务较繁琐,主要分教务、训育、事务三部分管理。1935年,省政府颁布的《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对于学校教职员编制又做了明确之规定,多级小学行政组织也略有变更,列图如下:

img63

图6 1935~1937年各学校内部组织系统[139]

变动后的小学行政组织没有专设训育部,各学级主要学科之教学,以及全级儿童生活规律之训导,请假纠纷之处理,均由各级级任教员负责办理。

1937年,经省第二届教育行政会议决议,小学教职员编制改行一级一人制。“七七事”变后,为适应战时环境,学校内部组织又有所变动,突出对儿童自治活动的指导,充实教导部各项事宜,并组织各种宣传救亡活动团体。1940年实施国民教育后,教职员编制基本遵循《宁夏省小学校暂行规程》之规定,只是除一学级学校校长兼级任职务外,其他各级校长不再兼任级任职务。[140]

关于教职员之待遇,全省小学在实行教育经费统收统支前,教职员薪金因地而异,且数额低微。1935年,教费经理制度确定,按以上规程所述,全省各级教职员收入得以统一规定。

1940年、1941年,省府先后参酌部颁小学教员待遇规程及宁夏地方实际生活状况,拟定小学教员薪给支配标准及年功加俸等。1941年关于薪给支配标准规定:省垣中心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级任教员、科任教员月薪分别为80、75、70、65元不等;各县中心学校校长、教员月薪分别为64、60元;各省及省垣国民学校校长、教员月薪分别为60、55元。代用教员月薪相应降低5元左右。盐池、同心、磴口、陶乐四县生活程度较高,所有教职员每人每月给津贴4元。[141]

关于年功加俸方面,连续服务一校或经许可调校持续教育工作年限为十五年、十二年、九年、六年、三年以上者,其加俸等级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级,所得俸给分别为25元、20元、15元、10元、5元不等。至于教职员养老金、恤金及本人婚嫁、生育等间期代理人之薪金,均按照部颁办法分别实施。[142]逢物价高涨,即1940年起,全省教职员一律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每人2元。1941年春,又筹措巨款30万元,除补助其他各界公务员外,凡小学教职员月薪在40元以上者,每人月补助8元,不及40元者每月补10元,同年8月改补食粮,10月即行停止。[143]

教职员编制与待遇制度的建立,较之民国初期有了大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教师的衣食生活得以解决。事实上,每遇经济不景气、物价上涨、教育投资不足之时,教师生活难以维持。如在宁夏从事多年小学教育工作的吴锡录所言,“记得抗日战争初期,也曾实行过所谓的薪金制。当时工资高的教师,每月可领到钞票四十余元,低的每月只能领到二十五元左右。1940年币值还比较稳定,教师每月的工资尚自勉强维持几口人饿不死的生活。之后,因为马鸿逵无休止地抓兵、要粮、征税等横征暴敛,农民破产,政府又大量发行钞票,物价飞涨,钞票成了废纸。那时教师一月的工资竟连十天的生活也难维持”;[144]后来物价继续暴涨,为缓和矛盾,改薪金制为发仓粮,仓粮数额的发放也是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如1944年任黄渠桥小学校长熊振武的所在学校,按年龄分别发给教师的粮食为:廿五岁以下者每月六斗;廿六岁以上者每月八斗;三十岁以上者每月十斗。另外再给几个零钱。熊振武当校长一年多,因学校经费少得可怜,只好向家里要些钱来补贴。[145]

而贺兰一些小学校规定:三十岁以上者每月每人给小麦一石,三十岁以下者每月每人给小麦八斗;二十五岁以下者给六斗,如果给黄米就以七折。仓粮霉杂,质量极差。[146]有些学校则是给拥有合格教师证书的老师每月一石小麦(150市斤),代用教师给八斗、试用教师给六斗。[147]教师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无怪乎,一些教师悲叹:一只秃笔,两袖清风,三餐不饱,五内如焚,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通风,九死一生,十分可怜![148]

表51 1941~1945年国民学校教员待遇概况[149]

img64

附注:实物从1933年起,按年龄发给。30岁以上1市石,26岁以上8市斗,不满25岁6市斗。均以小麦计算。1942年10月,不分年龄,均发6市斗。

然而,尽管物价高涨、生活艰苦,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教师待遇的不断统一、完善,大多老师尚能安贫乐道、恪尽职守,[150]使得教育工作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2.课程设置的变更与教材使用的统一

宁夏建省后,小学课程设置也是几经变更,方为定型。1929年,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科目有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1932年,暂行标准经修正,又颁《小学课程标准》,确定初级和高级小学的科目有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十科。依照部颁小学课程标准,1935年,宁夏教育厅对全省单级与多级小学每周教学时间及科目做了具体规定,课程设置列表如下:

表52 初级小学校教学时间表[151]

img65

附注:所列分数,均可以三除尽,以三十分或四十五分或六十分支配为一节。公民训练60分钟,可分为6节,于每日清晨根据部颁训练标准教学;中高级于体育科教学时间内,得改授童子军训练二节或三节;初级得将卫生社会自然等科,合并为常识一科;高级得将社会一科,分设历史地理两科;多级小学应于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教学时间表呈厅核阅。

以上所列课程时间表,自1935年度第一学期起使用。此后,各小学课程,悉依照教育部颁小学课程标准实施。[152]修订后的小学课程增加了公民训练,强调以公民教育陶冶民族情感、团结意识,试图将传授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人格的教育结合起来,以弥补以前以教授代替教育全部的缺憾。但事实上,教书育人实践绝非如此简单。如惠安堡高小1935年以前,主要开设《四书》《国文》《修身》等课程。1935年以后,初级班开设课程有:国语、算术(包括珠算)、常识、图画、唱歌、劳作、体育。高级班开设课程有: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公民(是一门政治课)、美术、音乐、劳作、体育。一年级写描红,二年级以上写大小楷,三年级以上写日记。但仍一直采取复式教学,一二年级在—个教室上课,三四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五六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153]

表53 多级小学校教学时间表[154]

img66

当然所谓规定课程,也是回民小学必修课程,如回师附属小学(省立云亭小学前身),其教学计划,除每日一节阿文课外,其他教学一律遵照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大纲进行。[155]1936年,教育部再次修订小学规程,修正后的小学课程标准有所变更,具体课程设置列表如下:

表54 小学教育科目及每周教育时间表[156]

img67

修订、公布后的小学课程,主要变动是将初级小学的社会、自然两科合并为常识课;一、二年级劳作、美术合并成工作科;体育、音乐合并为唱游科;卫生科被去除,其主要内容分授以民训练、常识、自然等科内;四年级起算术科加教珠算,以适应社会需要;高年级社会科分公民、历史、地理三科。[157]

自此,宁夏小学课程设置遵照部颁规定,趋于统一、定型。如1937年,回师附小改名为云亭师范附属小学,其课程安排完全符合正规学校标准,原有的阿文课已彻底取消。[158]同时,宁夏各小学之课程,除按规定施教外,并结合现实,开始注重生产教育,关于劳作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及生活技能。[159]这也是解决宁夏现实问题的切实对策,因为教育落后,宁夏小学生大部分读完初小,甚至只读了一二年的短期小学即毕业,升入高小的学生已不多,再至初高中的学生就更少了。他们毕业后大部分要回到家乡,如果认为自己识了些字、有了些文化知识,便不肯或不能务农了,这样高不成低不就,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很快就成了社会无用之人了。因此,改变宁夏小学教育这种尴尬状况,就必须从教育生产化入手,切合宁夏现实环境,在小学课程里增加农业、畜牧生产等职业科目,以备他们毕业后有事可做,有业可为。

而与课程设置密不可分的教材课本,也随之经历了由繁杂到逐步统一的变化过程。宁夏建省初期,采用中华、商务各书局教科书的小学校,约占半数,其余大都是使用《中庸》《大学》《上下论》《孝经》《千家诗》《百家姓》等作教材,而采纳音乐、工艺等课程教材的学校为数不多[160]。关于这一点,时人金律和曾在其《宁夏今日的教育》一文中,有这样评价:学校十之八九没有开设音乐、工艺等课程,“这大概是因为学生的父兄既不欢迎,学校也极难得有这一类的教师。至于自编的教材,那就踏破铁鞋,而在宁夏境内是找不到的”。[161]

根据当时宁夏现实情况,大多学校未能使用音乐、工艺等教材。追其缘由,一方面,能承担这类教学工作的教师难找,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应归因于条件所限、教材难求,正如《西北考察报告书》所说:“宁夏、西宁所属各地学校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教科书教育用品的购买,每每成为问题。一个学校的教科书,常常是几月前预先由当地书店代买,有时一本教科书,一个人读了,必要时还得转售给第二个人再读。兰州地方,读到平沪的报纸,最少也要十二天,宁夏、西宁能得到报纸看,也只好当作历史读了”。[162]为解决宁夏教科书大多失时效、教材不划一,导致学校之间教学各异、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会考难命题等问题,1936年省政府决议取缔不合时代之课本,各小学一律采用最新出版之课本,以资划一。由教育厅向外埠出版局订购发行,称国定教科书,即商务印书馆编印的“新学制复兴教科书”。[163]此后,宁夏小学所用教科书大多能遵照部颁要求,使用全国统一小学教科用书。

宁夏政府加大力度、统一教材,主要为了解决当时学生使用课本大多过时落伍、不合时宜等问题。因此,使用全国统一小学教科用书,无疑使宁夏初等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教材统一后,带给宁夏等西北民族地区的困难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如“所教课本采用汉字,教材内容与实际环境相隔离,每学就忘,边民自己甚为苦,所用题材,每强以汉人生活灌注边民脑际,边民饮食为青稞、酥油而强教以水稻菜蔬;边民所住为石泥村舍,而强教以高楼大厦;边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强教以电灯瓦斯,床桌窗椅;边民之交通工具为牛马牲畜,而强教以船车飞机。使边民懵然如坠五里雾中,一部《山海经》,不能晓示不敢信,边民未入学前是此等人,受了教后亦不过是此等人,此种教育,有害无益,徒引起边民逃学恶教之观感,视教育为差役,学校为苛政”。[164]这正是统一教材忽视民族地区历史、忽略少数民族社会环境、脱离受教育者现实需要所带来的后果。对于西北民族地区小学校普遍存在的使用统一教材不适应等问题,郭统文在《民族本位教育之研究》一文中提议:“小学教材与社会机关所用教材,由省教育行政委员会聘请省内学术专家按照各该省区文化及环境需要编订,经由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审核,转请全国教育行政委员会审定,如认适用,即送教育部转令该省厅公布印行”,[165]对于僻远落后的省区,还提出如因编制教材发生人才与经费困难等问题,应予以暂时购用邻省所编的教材。这些合理化的建议都为西北等地乡土教材、双语教材、民族特色教材的研发开辟了道路,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值得借鉴和发扬。

抗战时期,宁夏省小学所用教科书,除按规定使用外,还采用部颁小学战时补充教材及本省编订之兵役课本,以适应战时之需要[166]。同时,对小学教材之内容,各级政府多有干预。如对于国立编译所编印的高小国语课本中,第三册第三十三课《故乡的野菜》及第四册第二十七课《周作人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等,因这些课文系周作人之作品,官方认为,“卢沟桥战事发生,平津相继沦陷,周置身北平不能守义效忠国家,反为敌人吹嘘大作,其媚敌文字,鼓吹中日亲善、寡廉鲜耻”。[167]因此,宁夏教育厅转发教育部令,将中小学课本载有周作人等作品图画,予以删除,禁止教授。[168]

20世纪40年代后,实行普及国民教育,国民学校暨中心学校小学部各科课程标准,经教育部分别修订,先后公布,并经教育部国民教育司陆续发交各省市教育厅逐期刊载于《国民教育指导月刊》上。宁夏教育厅遵照教育部规定,令宁夏各级小学校于1943度第一学期起,开始实施新颁课程标准各科教科书,采用教育部编订或各书局遵照新颁课程标准编辑并经教育部选定通用之课本。[169]关于回民教育之教材,当时也有人主张另选适宜回民特性之教材,庞敏修等知名人士认为这实属不妥,提出“回汉间情感之融洽,关系教材之选择很大,回汉之精神团结,有赖于教材之指示者实多”,[170]强调回民教育教材仍应与普通一般学校生所用之教材相同;而且“尤当特重民族意识之培养的教材,至于‘阿文’不过为许多课目之一科而已。小学所用教材,应倍重普通常识,英雄传记、小说、神话、民族团结之故事,西北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轶事,西北地理概况,以及风土人情等”。[171]这些有关回族教育教材的争议,折射出一个时代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3.训育之强化与各县教育工作之推进

训育,即道德修养之教育。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的政治主张与教育思想无不渗透于学校训育工作的方方面面。1931年,蒋介石在教育部干部、职员大会上讲话时,一再强调要以三民主义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他看来,三民主义是从仁义道德中派生出来的,在后来的讲话中,他进一步解释,三民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与“礼义廉耻”四维。[172]

根据蒋介石的教育指示精神,1932年,教育部颁布《今后中小学训育工作应特别注意之事项》,首先提出训育目标,是“应发扬我民族固有美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同时并应特别注意:力戒怯懦苟安,养成勇敢奋斗之精神;力戒依赖敷衍,养成自立负责之能力;力戒轻躁盲从,养成审核周密之思考;力戒浪漫奢靡,养成刻苦勤朴之习惯;力戒虚伪涣散,养成精诚团结之意志;力戒自私自利,养成爱国爱群之观念”。[173]

这一训育思想,经宁夏地方官员的认识、指导便成了当地学校训育之观念。1933年3月,马鸿逵于省政府大礼堂,对宁夏中师学校及各小学全体学生训言:“至于棒责,也是万不得已时才用,教育部定章,有的固应遵守,有的因地制宜,也要变通变通,我见到国府主席也这样说。去年我和蒋主席说此事,蒋主席说‘学生放荡,非严不可,你所说打的办法,非常之对,只要你去办,我总放心’ 。我对教育部长说,他也说,我说得很恳切,打的办法也是世人公认的,所以长官这样信任我有责任心,我如做不到,岂不辜负了我的长官,同时也对不起宁夏,以后校中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来特别深造,坏的学生大家先要规劝,至再三还不听,可以报告不堪造就的学生,当局决不姑息的,希望大家同学听我的话,爱惜光阴,努力求学,光大门庭,在家做个好子弟,将来服务社会,做一个好国民,前途远大,好自为之”。[174]言外之意,如何教育学生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必须要遵从他们的教育思想去开展训育工作。岂不知学校用严厉的手段去对付学生、威吓学生,只会使学生表面服从,这种服从非自愿的发于内心而发于惧怕之本能,服从的结果使得充满活力、富于大无畏的少年儿童变成畏缩的、奴性的社会之人了。

在这之后举办的小学校长及教师训练班、讲习所活动中,训育指导成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孝父母、敬先生、讲礼貌;在街上行走见到老师或领导要敬礼,回到家见了父母长辈要鞠躬;爱公物、不打人、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每个学生左臂上订着一条白布,上面写着“誓不娶缠足女子”,“不用洋货”等训导之语不绝于耳。

1939年8月,宁夏教育厅订购转发教育部颁发共通校训“礼义廉耻”四字,并通饬各县悬挂、讲解在案。后来检查各校能遵照办理者有之,而未能切实遵行者也不少,以致有些学生根本不知共通校训“礼义廉耻”之含义。因此,教育厅重申前令,由县转饬所属各级学校刻即奉行,并将国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共通校训“礼义廉耻”书制县挂,切实讲解。[175]

1942年,蒋介石来到宁夏,视察当地教育工作,教育学生要有礼节,应从“坐得正,立得正”做起。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之中礼居首要,孔门六艺,礼列第一科目,是中国数千年固有之道德,亦即中华立国之精神。批评有些人士,醉心欧美文化、蔑弃固有道德,以致人失规律之准绳,事无事非之标准。社会凌乱,国頻于危,特倡导新生活运动,即以“礼义廉耻”为主旨,建议规定“礼义廉耻”为各级学校校训[176]。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教育厅厅长王星舟奉旨即下令宁夏各县政府及省立各中小学校,遵照委员长指示首先教育学生要有礼貌,应从“坐得正、立得正”做起,“盖以礼节为治事之本,为个人生活之准绳,国家成立之基础,个人离此,无以为人,国家离此,无以立国,故教育学生,必首先重礼节,尤须于日常生活态度中之坐得正立得正做起,故‘坐得正、立得正’实为训导学生之准绳,今后教育学生,务须遵照委员长指示,切实实施为要”。[177]如此训育,过分强调学生坐正、坐端、站直、站立等形式教育,实为一种消极的制止。

此后,宁夏各级小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以全国统一校训“礼、义、廉、耻”为准绳,宣扬蒋介石的“诚、正、修、齐,治国平天下之一贯大道”,结合搞新生活运动,对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予以约束。学校还利用一些政治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比如,每星期一为“纪念周”,学校组织学生开朝会,唱国歌,举行升旗仪式,背诵总理遗嘱,然后由领导讲解三民主义的主要精神,另外还讲一些时事新闻。[178]

1942年4月,宁夏教育厅令各级学校遵照教育部颁“国民必唱歌曲五种”,切实习唱。同年9月,教育厅再令各县政府,遵照教育部颁“国民必唱歌曲五种”及又选定之孔子纪念歌、总理纪念歌等歌曲七种,一并熟唱。[179]同时,宁省举行各县教育社会行政工作检讨会,总结各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言之:“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数、班数、学生数均有增加。以量言:学生作业亦多能依据课程标准逐步实施,而大多数教师在年来物价高涨生活艰苦之环境中尚能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查自新县制颁布以来,国民教育已成地方自治之中心,管教养卫之配合实施,为奠定建国基础之要素”。[180]检讨工作仍停留在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上,对于教育质量、教学效果及学生训育等工作,却未能深入探究。

事实上,宁夏小学训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为达到相当之效果,一直采取着马鸿逵所认同的严格主义甚至棍棒主义的育人方法。1947年,宁夏全省小学实行军事化的管制,省教育厅颁发了马鸿逵手制三十三字格言:“宁夏地处边陲,文化落后,必须实行体罚,宁可施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望奉为圭臬”,同时规定教师如旷课一日,要禁闭十天。此类严格主义训育,只注意于学生外表行为,完全不顾学生内心世界;一味地靠外部压力,强制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而不是在耐心引导中使学生逐步养成守纪律的习惯,进而变成将来守法的社会分子。那么外部的压力一旦撤去,学生就未必守纪律了,因此这种只重现在、忽视未来的训育工作,并未使学生的永久行为倾向有所改变。对于国家社会负责任的学生,在眼前偶然损坏校规关系尚小,而将来的永久的品性是否使国家社会受其害,那才是关系重大。因此说,高唱严格主义教育管理的宁夏初等教育,恰是步入了一个训育偏于消极制止、积极诱导淡化的教育误区。

4.教学形式的规范化

宁夏建省初期,完全小学不多,占大多数的初级小学又多以单级或复式形式编制。所谓复式编制,即不同程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班里上课。复式教学法,源于德国,宣统元年(1909年),由日本引入,民国初年在小学剧增、师资短缺的情况下,普遍推行这种节省资源的教学方法。针对当时宁夏初等教育现状,采取复式教学法很是必要。然而,宁夏教育较之内陆、沿海等省市相差甚远,民国初期已很普及的复式教学法,对发展近30年的宁夏教育而言,能了解并授以复式教学的小学师资却极少。所以,尽管学级多为复式的编制,而宁夏小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以单式编制对待,[181]使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小学生接受同样授课内容,导致会者消磨时光,不会者还不会,课堂混乱,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加之,当时使用教材多为《中庸》《大学》《上下论》《孝经》《千家诗》《百家姓》等,有些教师甚至采用“师授生承”的传统私塾教学方法,点书背诵或习字作文等,使得教育质量难于提高。

为切实推进宁夏初等教育的发展,改变因师资匮乏而造成的新式教学方法鲜有人能胜任、教学失当及教学进度、升级降级漫无标准等状况,省政府首先从培养师资、审核小学教师等工作入手,以逐级开办训练班、讲习所等形式,为在职和即将任职的小学教师创设进修机会,以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同时,积极引进省外优秀教师,带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1934年秋,省教育厅长童耀华认为纳家户是回民集居之地,应大力发展教育,决定在此地开办乡村教育实验区,目的是推行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的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其中心工作是:在实验区内,要求选定学校除照常教学外,还必须开展社会活动,主要是扫盲和进行抗日宣传。扫盲活动实行“小先生制”,即指定高年级学生教家中的人识字,并规定每月测验一次,教材是农民识字课本。

当年寒假期间,宁夏教育厅委派樊应福、刘汉兴二人到纳家户小学,筹备乡村教育实验的工作。樊、刘二人都是工作能力很强的大学生,实验筹备工作一个寒假便准备就绪。次年春季开学,纳家户小学被改名为实验小学,直接归省教育厅领导。[182]为了着力打造这一回民实验区小学,政府拨付经费扩建该校舍,添置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购买图书,增设了图书室等,并为该校配备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全县设备完善、教学质量最好、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同时,该校推行的社会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令社会许多失学青年摘掉了文盲帽子,不少家庭妇女也识了不少字。[183]在当时的纳家户乡村教育实验区,实验小学已成为宁朔县的乡村教育中心,可谓名利双收。

1935年,由教育厅拟定模范小学计划大纲,提经第八十六次省府委员会议议决通过,在省会创办宁夏省立模范小学,[184]其目的就是要创设规模宏备之小学,为全省各校之楷模,一举一动,有所效仿;试验新式教学方法,统一全省各校之教学进度、升级降级等,以期缩短与内地各省的教育差距。

省立模范小学之生源,是经考试选拔出来的百余名成绩优良的学生,共编为五个年级。首任校长贺自正,思想开明,受过大学教育。他聘请了一批具有一定学识修养的外籍和本地青年,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该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一律按部颁标准进行,同时还独创了《说话》与《童子军训》两门本校特色课程。[185]学校制订有《请假规则》《教室规则》等。休罚被取消,提倡学生“自觉”和“自治”。该校与众不同之处还表现在,各年级设级长一人,在级任教师主持下,由学生选举产生。各年级有“级会”,由级任教师召集、主持。每周星期一上午为“纪念周”,[186]是校内师生共同参加的集会,其形式类似于现今小学举行的每周一升旗仪式。

模范小学,不负众望,以全新的视角向宁夏各小学校展示了如何创办一流学校。

音乐课上,幺树萌老师给学生讲“五线谱”,从“线”和“间”讲起,再到各种“符号”和“谱表”,并配有个人编的油印讲义。[187]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应转注入式向启发式、变“如何教人”到“人如何教”的教育新理念。同时,宁夏省立模范小学还注重予教育于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1936年,该校在参加“四·四”儿童节的童子军操表演时,将全校学生编为一个大队下分“智、仁、勇”三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各辖三个小队。小队均以中国历代之名人“霍去病、班超、苏武、关羽、范仲淹、文天祥、史可法、戚继光”等命名。[188]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正是“教学做合一”的最好释义。

1936年,宁夏省立模范小学改名为“宁夏省立实验小学”,除原有教师外,又先后聘请侯亦人、薛云亭、刘仁轩、孙方山、杨学文、徐锡麟等任教,[189]这些教师大多思想进步,从事革命地下工作,因此他们培养的学生多勇敢无畏,有思想,有闯劲。不管校名称谓有何变动,模范小学都以其开明的育人环境、新式的教学方法、一流的管理水平,率先垂范为宁夏各小学树立了好的榜样。但是,在宁夏有能力办成如此规模和水平的小学校毕竟为数极少,占绝大多数的宁夏小学能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修理校舍、增添设备,引进教师,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鉴于宁夏落后之局面,至20世纪40年代后,教育部才令宁夏省政府指定各县之中心国民学校为示范中心国民学校,集中力量,提前充实内容设备,以示全省学校之楷模。[190]

5.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趋于生活化

相对省立、县立小学,宁夏边疆国立小学,因国家投资力度大,师资配备较强势,所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尤其在体现教育新理念方面,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更现突出。

国立定远营实验中心学校,于1940年8月,派专员筹备,校址在定远营城外药王庙,因其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质量,成绩颇显。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有八个班,学生200余名,但蒙古学生较少,大多为汉族学生。[191]定远营小学学生使用教材,除按照教育部规定标准发放外,还增添了乡土教材,以补标准教材的不足。1941年,该校编有初级小学国语一、二册、常识一、二册、蒙文一册,受到教育部的奖励;1945年,又先后编有初小、高小史地及乡土教材各一册。[192]这是国内比较早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国立定远营实验中心学校本着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服务于他们现实生产和文化生活需求的目的,在了解、尊重当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起官方与地方、教师与学生、汉族与少数民族等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交流,开办没多久,这所学校就深得当地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并得到了长足发展。

1943年4月,国立宁夏额济纳旗小学成立,教职员、学生皆在蒙古包内住宿上课与办公,学生皆为蒙古族,年龄大的有十六岁,小的有五岁。虽然都不懂国语,但他们的课程与内地各小学的课程一样,遵照部颁标准实施。该校订有国语、常识、算术、蒙文、唱游及劳作等课程,但教本多不适应当地情形,当设法补充。[193]教师之教学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蒙古族学生多不通国语,他们就实物教学法,先使学生观察实物,然后再加以说明;课堂讲课全用国语,以增听讲国语之机会。[194]若无实物可供学生观察时,教师则用图画暗示法,即按照课文的意义先绘成图画,用图画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该校教员多为内地人,他们讲书时,手指脚划作种种表演,帮助学生了解。这所学校还特别强调,“教育应从生产着手”,为此,大胆实行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实施开垦,为蒙胞由游牧生活进入农业生活之引导”。[195]科学、进步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仅促进学校教育发展,而且满足了当地社会环境之需求。

边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边疆人民的生活。边疆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生产活动,宁夏两所国立小学,即国立定远营小学、额济纳旗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非常重视,从畜牧业、农业及其社会教育工作着手,以蒙文的标语、壁报及幻灯影片等灵活形式施以教育,开启民智。课外教育强调生活训练,以教导生活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上学期间不得无故请假;大小便必须入厕等等。[196]

在逐步实现课堂教学近代化、规范化的同时,宁夏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也开始意识到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如通过庆祝“四·四”儿童节,对广大师生及家长实施育人教育宣传。1934年,宁夏举行省垣小学学生第一次讲演竞赛会,提高学生演说技能,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及爱国情怀等。1936年9月,为鼓励学生讲演之兴趣,并提高其演说之技能复举行第二次省垣小学学生讲演竞赛会。参加学校有省立实验小学、女子实验小学、师范附小、学堂巷小学、教育巷小学、西门小学、广发巷小学、南关小学、郎家巷小学、县党部小学等。每校高中低年级各二人,讲演题目由个人自拟。评判人员由教育厅指派或聘请对于演说擅长人员为评判员,评判长由童厅长担任之。评判标准以讲演员之姿势、声调、内容、修辞、结构为标准。参加学生共1691人,参加讲演学生44人。[197]逐步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使得学校教育之课堂迈出教室、迈出校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总之,国民政府时期的前9年(1927~1935年),宁夏普及国民教育,因受当地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影响,一直未能得到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没采取什么实质性的措施。直到1935年后,普及边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步认识,中央大力投资辅助宁夏义务教育建设,宁夏初等教育才得以较快发展。因起步晚,底子薄,宁夏省在确定以4年制为义务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1年制、2年制甚至半年制等多种变通的短期小学,在义务教育计划与学制的变革探索上,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可行之路,取得的成绩虽不甚理想,但已有了较大进步。如科局之并裁,人事之更替,经理制度之改革,学区之划分,层级辅导之厉行,学龄儿童及失学民众之调查,初等及国民教育之统计,小学教师之进修,政教合一之实施,捐资兴学之褒奖,举凡与教育前途有利益者,莫不积极推进。[198]同时,在“礼义廉耻”等训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