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史索岩夫妇墓葬出土“陶靴”略述鞋文化

从史索岩夫妇墓葬出土“陶靴”略述鞋文化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鞋同人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在三千多年前编写的《周易》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履”字。在1985年的秋天,固原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南郊乡羊坊村北的塬上发掘了唐朝史索岩夫妇合葬墓,墓葬因早年被盗,但仍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壁画和遗物。靴,原本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在漫长的中国鞋史中,包含着不少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从史索岩夫妇墓葬出土“陶靴”略述鞋文化

郑小红

鞋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因为人的脚板是由四块弓形脚骨构成的,纵向的两块,横向的两块,人们能站立行走,跳跃自如,全靠着它们支撑身体。当坐着试鞋的时候,人体的重量差不多全由所坐物体承负。双脚脚骨由于支撑压力的减轻,弓状结构也随着发生收缩变化,脚板的横直纹缩短1~2厘米。若在这时试鞋,便会觉得空松。一旦穿上行走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脚骨承受了体重,下踏的脚板便会随之变长1~2厘米,这就自然形成一种紧迫挤脚的不适之感。因此,站着试鞋一般可以挑选到更加满意的鞋子。鞋文化就是由从古到今的各种鞋的款式、作用和用途背后的文化背景构成的。在传统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古典经籍对鞋的规定是特别严肃认真的。从沈德潜《古诗源》中可以看到:“行必履正,无怀侥幸。”说明鞋同人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我国不仅是服装的文明古国,而且也是制造鞋的文明古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早的鞋。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堪称世界第一靴。在三千多年前编写的《周易》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履”字。战国时期孙膑因被庞涓敲碎了膝盖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发明了高筒皮靴,即后来的靴子。

在1985年的秋天,固原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南郊乡羊坊村北的塬上发掘了唐朝史索岩夫妇合葬墓,墓葬因早年被盗,但仍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壁画和遗物。其中清理出陶靴共计14件,它们的形制完全相同,为细泥质红陶短腰靴,上大下小,靴面较短,头平齐,且微微上翘,平底,通体施白色。靴腰中央有一圆孔,直通足底。高为4.5厘米,靴腰径为6厘米,底径为5.2厘米。这些实物的出土对研究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服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记载了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风貌,凝聚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希望和追求。因此,研究少数民族鞋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少数民族的发展的进一步了解。

靴,原本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靴的样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后来,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样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鞋分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鞋是人们服饰的组成部分,在服饰穿着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气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经济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人们的智慧不断地发展创新,而这种发展,正是鞋文化的发展。在漫长的中国鞋史中,包含着不少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

在古代中国,鞋、靴、屐是分得相当清楚的,其中在什么场合穿靴,在什么场合穿鞋,又在什么场合穿屐,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在我国历史上,有关鞋的故事居多,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淮南子·说林训》:“削足适履”(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寇准背靴”以及“穿小鞋”和“脚正不怕鞋歪“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传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迪和警示。由此可见,鞋不仅是人类征途上的助跑物,而且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周朝时,人们遵守着脱鞋入室的习俗,日常生活中在室内大都是赤足行走。据《左传·宣公十四年》载:“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息”。就是说:楚庄听闻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让他穿上鞋子。又据《列子》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这都说明古人在室内是不穿鞋子的,都是赤足行走,如若在宫廷内穿鞋上殿见君,那就会遭到杀身之祸。春秋时期,臣子朝见君王,也要脱下鞋子放到殿外。如果不遵循这个礼俗,就会招来大祸。据《吕氏春秋》载:文王痏疾,使人至宋迎文挚。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叱而起,疾乃遂已,将生烹文挚。说的是齐王生病,叫人到宋国去请文挚大夫,文挚到了宫中没有脱鞋就上床询问王的病情,王气得不与他说话,叱责道:活烹文挚。又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戟其手曰:‘必断其足’。”再次说明卫侯在藉圃修建了灵台,和士大夫们在那里喝酒,褚师声子穿着袜子登上席子,卫侯生气,把手叉在腰上。说:“一定要砍断你的脚。”这都是因为入室不脱鞋而遭的祸殃,那个时候,只有官高位尊的亲近大臣,才能有穿着鞋子上殿见君的特殊待遇。在秦汉时,也传承周代不能穿鞋入室的礼仪,入室时,必须脱鞋于户外,赤足进入户内。据《新序》载:秦二世胡亥,邀昆弟数人饮宴,并以酒飨群臣。诸子先行赐食。后胡亥下阶,看群臣所脱的鞋子,如发现其中有因念旧穿坏了的,就被立即逐出。到了西汉时,仍传承脱鞋于外的礼俗。《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宴饮的描写:“日暮酒阑,合樽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这里反映的正是宴会时众人将履、舄等放置在门外的情景。又如《汉书·隽不疑传》载:“胜之直指使居传舍中,一次,闻隽不疑来,因隽负有盛名,胜慌忙之中趿履出迎。”汉代还有个规定:有罪的人不准着履。据《汉书·匡衡传》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据《世说》载:“王子猷子敬兄弟,共坐一堂,上忽发火,子猷遂走避,不惶取履。子敬徐扶侍者出。”又如,“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着衣,跣出户外,方蹑履。”以上列举说明了当时仍持入室即脱鞋的习俗。南北朝之时,靴在北方广泛流行,并且波及江南一带。北齐时,屐却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它是有木齿的鞋,由扁、系和齿三部分组成。唐朝时靴已官庶咸宜了。宋代就开始逐渐出现女靴了,但普遍流行皮制的鞋,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多穿圆头、平头或翘头皮鞋,上面饰有各种各样的花鸟图纹。元代开始盛行高丽式鞋;到了元末又出现了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这种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和精神。

明朝虽然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然出现了许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它的制作方法与式样越发考究起来。明朝的鞋多以厚重结实为主,北方多菱纹绮履,江南多为棕麻鞋。清朝是满族统治时期,男子着常服以鞋为主,穿公服才着靴。朝靴为方头靴,民间皆为尖头靴。夏秋用缎制,冬天则用建绒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做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做如意头卷云式。清朝的女鞋则独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或“花盆底”。鞋面常为绸缎质的,上施五彩刺绣,有的贵族妇女还在鞋面上镶嵌各种珠宝,穿上显得身材尤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妇女或身份低下的人穿木制平底鞋。另外,高跟鞋的来历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高跟鞋起源于中国。因六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高跟木屐。满族妇女所穿的旗鞋,有的跟部中央就高达五寸以上。鞋的确与中国的文化相互融合,通过它能够窥视中国每个时期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冰封雪地的长白山到亚热带气候的江南,各族先人们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为保护自己、美化生活,掌握了就地取材做鞋制靴的生存能力,大大推进了文明的进程。各民族运用动物的皮革、植物草木和手工织品等独特的材料,创造出绚丽、色彩斑斓的中华鞋饰文化,每双鞋都凝聚着该民族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民族的情感和审美意识。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鞋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从品牌的取名到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上的管理、员工培训以及质量检测和产品包装、营销策略等等,都渗透着思想与技巧,中国的鞋文化与制鞋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希望中国的鞋文化能够永远继承下去并越来越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