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之体会

“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之体会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教育改革注重人的充分发展,小班化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世界性的发展趋势。2004年9月,学校大胆地开创了“小班化教育”实验。去年,我们三年级也实施了“小班化”教学,一学期下来,“小班化”教学在我心中有了初步的定位。下面我就浅谈自己由普通大班到小班化中体会最深的两方面。说到“小班化”,提的最多的要是小组合作了。

“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之体会

吴碧红

当代教育改革注重人的充分发展,小班化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其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那改革创新则是腾飞的翅膀。2004年9月,学校大胆地开创了“小班化教育”实验。当时我刚毕业,被安排任教二年级,而一年级刚实行“小班化”,学生人数少了,作业批改、家庭访问等工作量与普通大班相比减少了,同样负担也相应减轻了,就觉得小班化的教师很“轻松”,不由得心生羡慕(后来才觉得这种轻松只是表面上的)。第一次真正接触“小班化”是担任一年级发展性课程绘画班,让我体会最深的便是小班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孩子们课间更喜欢围在老师的周围说说话,非常亲切。我经常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绘画内容自由组成小组,这样小组内成员因为他们的兴趣一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而我也有非常充分的时间走到每个小组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听他们的评价。每次绘画内容都是主题不同、内容多样、丰富多彩的。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每次轮到小组讨论、交流及评价的时候孩子们显得非常活跃,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在课堂上相处得非常融洽。那时候我就开始想:什么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也能够这样啊?

结果我的“美梦”很快就实现了。去年,我们三年级也实施了“小班化”教学,一学期下来,“小班化”教学在我心中有了初步的定位。下面我就浅谈自己由普通大班到小班化中体会最深的两方面。

一、班级的改变

教室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虽然是相对静止的,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情绪。教室右边墙壁有一排上下两层的柜子,便于堆放学生的书包及其他学习用品,由于小班人数少,活动空间大,有条件在教室柜子上、橱子里构建读书角、生物角等等。我们班选择了“书海遨游”。学生们从家里拿来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午休课上可以自由地看看书,后面的大黑板上,订立了我班班规,还固定了两个栏目:“勇于攀登”和“我最亮”。一个是小班合作,一个是个人比赛。最特别的是我们的墙壁开始说话了。在教室外墙上画了孩子们喜欢的图案,可以把他们得意的作品展示在外面,给了他们更多展示的空间。教室的布置趋向于现代化、动态化、家庭化,并富有儿童情趣,变成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和赞美学生学习成果的物化世界,增强了每个学生对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课间,孩子们也开始喜欢靠着我说说心里话了,每当轻轻握着他们一双双的小手,我便感到无限的温暖。我想孩子们的这种改变应该归功于“小班化”吧。

由于班级规模小,座位排列可以多样化、随机化,按按教学需要,可以由原先的单一“秧田形”变成“弧形”、“丁字形”、“马蹄形”等形式,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心理与空间距离的大大缩短。教师在课堂上站立的位置也不是只站在黑板前或讲台后,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来回走动于学生之中,与学生平起平坐。由于教师在教室中的这种特殊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接触,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当面批改作业时可以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有了更多和学生进行相互接触的机会。这样的座位排列,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密度,也提高了学生个体的活动频率,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教室”别具一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愉悦、轻松、文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课堂上的改变

1.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在大班、小班中都能够实施,但是在大班中教师的精力显然顾不过来,以前尽管我用尽精力,但仍不能全面兼顾。而在小班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使优、中、差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尽量去克服那种课堂教学中——照顾优生,差生当陪读;照顾差生,优生又学得无聊,这种顾此失彼的不和谐课堂状况。不仅在课堂上,我在课间订正作业、布置作业有时也进行了分层,根据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题目,或针对同一题目提出不同的要求。因为人数少,所以可以检查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因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小组合作

说到“小班化”,提的最多的要是小组合作了。小班的人数少,“小组围坐型”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组织形式。利用这优势,将学生四人或六人一组对面而坐,这样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就会增加。在同龄人之间,较少有权威因素,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敢说。连那些胆小、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了开口的机会。小组内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吸取,相互补充,相互纠正,知识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深化。学生群体的智慧也得到充分发挥。以前大班的时候,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效果好与不好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因为普通大班至少有10个小组,课堂上老师根本没时间去一一询问各小组的情况,所以大多的小组合作也许只是一种形式,很难有好效果。现在人少了,最多也不过五到六个组,我就有充足的时间走进小组中去,发现他们的创意,引导他们。有了教师的引导,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效率,让他们真正在愉悦的合作中学习知识。另外,在经常性的组内合作中,组别竞争中也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效结合起来。个体创造加集体创造才是完整、完美的创造,尽管只是通过半年“小班化实验”教学,但明显感到孩子们变得会说了,课堂上更活跃了。

是呀,小班化教育就像一首动人的诗,一幅优美的画,孩子在诗情画意中张扬着个性,呼吸着新鲜空气,拥抱着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