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了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学校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人才,从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开创“双学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综合实践技能锻炼、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改进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立足本地区发展与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其五,科学创新精神也是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目标。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蔡 莉

(绵阳师范学院 教务处

摘 要:随着各民族、各地区间人才的频繁流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日趋综合化和多元化,社会对具有多元性知识以及综合性能力的复合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各大高校也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了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学校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人才,从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开创“双学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综合实践技能锻炼、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改进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立足本地区发展与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日趋综合化和多元化,社会开始对具有多元性知识以及综合性能力的复合人才产生了需求。加上当前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增强,加速了人才流动,各种文化也随之渗透和融合。文化交融以及其发展趋势的综合化和多元化势必给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长期以来,我们赋予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师范院校比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特殊性,因为教师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下一代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省、地属高等师范院校的简称,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外的其余各省、地的师范院校,它们主要承担了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教师主要培养机构的地方师范院校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从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开创“双学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学习模式等方面着手,改革创新课内、课外两个环节的教育,改进教育方法,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寻求既能适应时代以及本地区发展与需求,又能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且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其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基础理论知识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只有在高校掌握消化并吸收基础性理论后,才能有能力在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中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增强教师自身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机能力、语言能力、实验能力等。

其二,知识面宽广。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所以,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不同学科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这一点对高校师范生尤其重要。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知识与文化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大学生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知识面。

其三,运用知识能力强。我们很多师范生成绩非常优秀,基础知识牢固且知识面广,可就是不能活用知识,导致浪费和闲置了个人所具有的知识资源。很多师范院校通过与当地中学建立实习培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试讲、见习、实习等手段来激活学生脑海中已有的丰富知识,调整、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知识运用能力。

其四,素养全面。素养从概念上来说,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经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通过外在文化的内化来促进身心发展,从而形成人的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信、乐观、为人豁达,不怕困难、抗挫折能力强也是复合型人才要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一位伟人曾告诉后人: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这就意味着业务素质、人文、心理素质都必须得到充分发展、和谐融合才能具有复合型能力。

其五,科学创新精神也是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民族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高校的责任。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造就新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时代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理应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发展目标是:2015年义务教育在校生16 100万,2020年在校生16 500万;2015年高中在校生4500万,2020年在校生4700万;而高等教育2015年3350万,2020年3550万。这些数据显示,高等教育规模在扩大,基础教育生源在逐步萎缩,相应地,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势必减少。此外,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减少还与现行人事管理体制有关。由于某些县市级政府财政紧张,为了减轻其财政负担,在每年的招收教师的人数上大打折扣。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务必要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培养出既能适应改革和社会需要,又能适应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制度。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得曾经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教育岗位就业的政策特权一去不复返了,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的非师范毕业生也同样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走上教师岗位,这一切都使基础教育师资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市场呈现萎缩化。从宏观形势来看,师范生原有的就业市场(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部分在一线城市就业,省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部分在二线城市就业,一般的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小城市及乡镇就业)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定位被不断打破,部分研究生也开始分享就业市场,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分享地方师范院校原有的就业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作为专门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只有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三、复合人才培养的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主动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等方面具有的独特并可产生显著教学成效之处。

(一)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人才,加强学科、专业设置建设,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综合化

地方师范院校主要承担了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职责,因此就必须了解、研究基础教育。未来基础教育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学科及专业设置方面,一定以基础教育实际为导向,专业设置要与社会发展、本地区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并随人才需求变化而变化。通过调整专业结构,重新构建适应课程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专业。专业建设本着“扬优、支重、支特”原则,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应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拓展专业内涵。总之,要将现有的基础专业、学科与今后发展相结合,将传统学科、专业与重点、特色专业相结合,不仅要重视现在热门的学科,更要关注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而搞好学科建设及专业调整。

地方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未来教师”的复合型能力。新课改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学校要适应本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选择构建课程体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目前中小学能胜任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非常缺乏,这反映出地方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结构设计上,要向宽口径通才教育转变,进一步强调专业功底和从教综合能力的训练,构建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要采取“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的模块形式培养。

优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与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适应性、科学性、知识拓宽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识基础课程要注重文理渗透,以利于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融合。对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学科专业知识,更应了解学科历史与方法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要加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各板块之间的互动和融通,从而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合力。教学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灵活制定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比例,予以有效引导、激励,从而培养出博学多艺与术业专攻兼具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教师。

积极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加强科技文化素质的质量建设,开办一批高水平、高质量、深受学生欢迎的科技文化素质课。将学生课外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一部分重要的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列入培养计划。如“三笔一话”,师范生技能比赛,爱祖国、爱校、爱家乡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开创“双学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双学位”教育是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是在校本科学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同时跨学科门类修读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后同时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学士学位的教育形式。

在专业设置上,“双学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包括该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在学制和学分上,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学校要求学生修读“双学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参加选拔;在修读“双学位”条件上,学生必须具备一系列基本条件才能申请修读双学位;须经过自愿申请、所在学院资格审核、举办“双学位”教育学院选拔、教务处审批的严格程序后才能入学,且必须跨学科门类进行专业选择。

“双学位”教育为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各地方师范院校学校要在“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目标引领下,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深化改革、集思广益、努力探索,在实践中及时调整、修订、完善“双学位”教育的系列改革措施与制度,不断提高“双学位”教育质量。

(三)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学习模式

随着信息网络化、智能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大熔炉发展趋势,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建立一种多元文化学习模式的机制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强地域文化交融学习以及跨专业文化交融学习。因为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客观条件对文化交融的限制也更少了,从而促进了高校的多元文化学习的深入。

加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交融学习,促进师范院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地域文化是因为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该地区的特色文化。该地区的人当然就是这种特色文化的传承者。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招生范围的扩大,大学就成了各种文化传播的圣地,变成了一座糅合地域文化的大熔炉,如2009年我校从天津、河北、宁夏、湖南、陕西、江西、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招收548人,2010年从全国20多个外省招收692名学生。每个学生在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主导文化是自己的专业文化,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性,他们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所吸取的知识也是不同的,表现为所学知识突出个性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地域文化的交融学习健全了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跨专业文化交融学习。要倡导跨专业学习,首先,课程设置要具有跨专业性。目前,很多地方师范高校的专业设置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他专业的辅修专业的设置。例如,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增设了经济与管理类选修课,如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其次,课程设置还要考虑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专业互补性越强越有利于文化交融学习。如我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设置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各专业虽方向各异,但专业与专业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且关联性强。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有利于各专业教师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更有利于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四)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

地方院校要立足本地区发展与需求,在现实背景下谋求培养适合新课改要求的高素质的“未来教师”。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本区域,重视培养城乡基础教育阶段真正需要的教师。在培养模式的确立和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要聘请教育研究人员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参与,从基础教育需要、学科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考虑,按照培养“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将知识、能力、素质贯穿于培养模式的结构中,真正实现“学科性”与“师范性”的统一。不仅要从培养规格、质量标准去把握,还要从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等可操作方面上去下工夫。根据教材难易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教学内容模块的时间顺序,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3.5+0.5”“3+1”“2+2”等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科生实行的是“3.5+0.5”培养模式,对专科生实行的是“2.5+0.5”培养模式。

(五)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有真才实学。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得到检验。实践不仅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才的根本标准,而且也是最终的、唯一的标准。所以学校一定要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增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在学校奖学金评定时注重实践环节,从而通过这些措施督促学生自主投身于实践,同时也使学生改变观念,重视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在生活中也要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习时间和实习基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除了要确实做到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实践意识。要强化的学生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教导他们不能因为怕吃苦而忽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苦功。

(六)改进教育方法

现代教育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求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工作者必须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要采取自学、课堂辅导、实验及课题研究、设计、社会实践等新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接受多元共存的观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应用、发展、创新知识的过程,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阳.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策略[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4).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周欣,秦春敏. 开创“双学位”教育新局面 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四川师范大学“双学位”教育探索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480).

[4] 于博瀛. 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4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