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基本政策

教育的基本政策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天国初期对儒家思想文化基本采取否定的态度,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代表孔子。因此,太平天国改焚书政策为删书政策,他们专门成立了“删书衙”,专门负责删改四书、五经和其他儒家著作,将儒家学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了教育内容。但应当看到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空前的批判,确实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权威,在文化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一、教育的基本政策

(一)反儒、反封建的文教政策

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为建立一种“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服务的。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对封建制度的支柱——儒家思想予以了无情打击,并实施了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img62

图7-6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初期对儒家思想文化基本采取否定的态度,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代表孔子。有瑞典人韩山文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中记载,洪秀全和洪仁玕早在教书期间,就毁掉了私塾中孔子的牌位,以表与封建文化教育对立的决心。为此,洪仁玕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被逐出家门,但他没有对此屈服,反而认为,孔子是已经死去几千年的古人了,没有办法再一切都遵循他为老师。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实行了强有力的反儒、反孔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斥责为“妖书”、“邪书”,并对这些书籍进行焚毁,称封建思想的偶像为“妖”,那些术数、祷祀则是“妖法”,这些“妖”及“妖法”都是统治阶级用来迷惑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利益的工具。太平军所到之处,常常是寺院、佛像、庵室被毁,僧人皆归家还俗。孔庙和圣物被拆毁焚烧。当时对儒家书籍的粗暴破坏,造成很少有可读之书。太平天国编印了几种可读的书本,但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太平天国改焚书政策为删书政策,他们专门成立了“删书衙”,专门负责删改四书、五经和其他儒家著作,将儒家学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了教育内容。

太平天国反儒反封建的方针,多半还只停留在形式上,还没有也不能彻底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深入人们的内心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不是简单的禁止和焚书所能摧毁的。事实上,出于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革命在不同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儒家思想牵引,特别是定都天京后,更是明确制定了从王侯将相到军中大小指挥官的封建等级制度。但应当看到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空前的批判,确实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权威,在文化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二)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

为实现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明确提出教育为农民革命“创万年之基业”,育“非常之贤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传统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文字、文风,普及教育

太平天国革命军主要由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文化程度不高。为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改善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地位,太平天国对传统的封建文学进行了从繁到简、从难到易的改造,使文化易于学习。太平天国采用简化字,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减轻了识字和书写的难度,并改变了旧文学不加句读的陋习,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为广大劳动群众掌握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太平天国要求文章应该简明易懂,便于人民群众阅读和学习;文章内容应该反映现实,言贵从心,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浮文、巧语;推行语体文,提倡文风朴实明晓、一目了然,反对那些玩弄词藻的古典文体,改变了旧文学体裁脱离人民群众的状况。然而,这项改革一样存在着许多不彻底性,太平天国使用的避讳文字很多,隐语和自造语又随处可见,这种任意的删改,实际上给人民群众的阅读带来很多困难,给太平天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改革科举制度,网罗人才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并采取科举取士和出榜招贤两种方式争取各种人才参加革命。

出榜招贤是太平天国吸收知识分子的有效办法,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属于招聘对象,招聘到的人才立即被录用。招聘的范围很广,主要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和某方面有实用技能的人才,除去一半文人以外,包括木、瓦、铜、铁等各种匠人,吹鼓手、书手、医生和熟知拳技、兵法、地理、天文、算学各方面的人才,这样丰富了太平天国的人才结构,在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便开始对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利用科举的形式为革命网罗人才。太平天国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简化了科举考试的手续,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太平天国减少了考生考试的场次,并且尽量照顾考生的饮食、起居、旅费,以减轻考生的经济负担,这种措施为比较贫寒和下层的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了方便的条件,这也是太平天国民主思想的体现。在考试形式上,虽然仍采用八股文和试诗文策论等,但考试内容上已废除了考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家经典著作的制度,考试题目多出于《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及其他太平天国典籍,或直接由出题人根据教义自撰而成。在对象上,只要是太平天国民众都可以参加科考。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了门第、出生及性别的限制,不问社会地位高低、出身贵贱,贯彻男女平等的教育原则,并曾开设女科,突破了古代科举考试对女性的限制,考试录取的标准和名额也放宽了许多。1861年还颁布了《钦定士阶条例》,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方针、目的、方法和形式,把科举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对上千年旧科举的一场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