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义务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义务教育政策过程的研究上,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政策制定与改变、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以及对整个政策运行过程进行分析这四类。关于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数目最多,此类研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影响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分析。

二、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随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一系列义务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应运而生,中国的义务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进程。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加之近些年来政策研究在我国的逐渐兴起,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便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文献来源

本书的研究文献以“义务教育政策”为主题,均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85—2009年间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中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学术论文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学位论文。文献检索的步骤主要是以下几步:(1)以“义务教育”为检索词,选择主题为检索项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的结果中以“政策”为检索词,分别选择主题、题名和关键词为检索项,选择“在结果中检索”进行文献的二次检索;(2)以“政策”为检索词,选择主题为检索项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的结果中以“义务教育”为检索词,分别选择主题、题名和关键词为检索项,选择“在结果中检索”进行文献的二次检索;(3)对前面两种途径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删除和“义务教育政策”不直接相关的文献,只保留和其直接相关的部分;(4)对筛选出来的文献中的理论文章进行进一步筛选,只选择收录在“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质量相对较高的文献。按照以上的步骤,最后纳入本文研究材料的文献共计151篇,其中学位论文30篇(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26篇),学术论文121篇(其中实证文献63篇,理论文献58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各种侧重,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政策进行了不同种类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一些研究成果。

(二)文献分布

为了了解1985—2009年国内学者对于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趋势,我们以文献数量、发表时间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维度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从中发现学者研究义务教育政策的规律。

1.文献时间

通过对所检索到的151篇文献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与“义务教育政策”相关的研究于2002年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学术界,可见在1986—2001年长达16年的时间里,学者对义务教育政策关注程度较低,学术研究不曾涉足。而且2002—2006年间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2007、2008和2009年,这一趋势的形成可能和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和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出台有关(不同种类的文献的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

img2

图1 “义务教育政策”相关文献时间分布图

2.研究对象

“按照政策空间层次的不同,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1]。从对所检索到的151篇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国内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两类,即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基本政策主要指的义务教育方面“所规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如秦行音的《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矛盾分析》就是以不同时期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政策文本中对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规定,分析了政策和现实的矛盾,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政策是“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或者说是基本政策的具体规定,是为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实施细节”[3],从对文献的整理分析来看,文献所涉及的政策主要包括国家的义务教育办学政策、财政政策、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政策、地方政府的教育决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其中,以“基本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而文献主要集中在具体政策上,其中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研究、经费政策中的“两免一补”政策研究所占比例很大。

3.研究方法

“要如实地揭示教育问题,必须从科学的方法入手”[4],科学地运用研究方法是得出合理结论的基本前提。因此对于学者们在进行“义务教育政策”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也是判定研究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在30篇学位论文和63篇实证性学术论文中,对义务教育政策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其中文献分析法是最受青睐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操作方式是对现有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自己的研究目的服务;另外,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也是被学者较多采用的方法。而在搜集到的理论文献中没有严谨运用的方法,主要是理论性反思法和思辨型探讨法。

(三)主要研究内容

1.义务教育政策过程相关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义务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义务教育政策过程的研究上,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政策制定与改变、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以及对整个政策运行过程进行分析这四类。

(1)义务教育政策制定与改变的相关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从义务教育领域内的教育问题出发,通过调查等方式分析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从问题中提炼出教育政策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制定或改进的相应建议。

高军(2007)在《湖南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中,以湖南省为个案,通过调查湖南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是造成发展中问题的主要原因,随后为财政政策的改进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唐忠、崔国胜(2006)在《北京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中,从城乡角度和区域角度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做了研究,发现在这两个维度上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均存在不平衡,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制定的合理化建议

(2)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相关研究

关于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数目最多,此类研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影响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分析。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学者多数是以一项具体的政策为分析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政策执行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剖析政策执行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或者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罗崇辉[5](2007)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现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主要是“政策就学导向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需求的矛盾”、“政策执行主体的行政效率低下”和“政策执行资源匮乏”三方面,而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缺失与政府错位”、“传统意识的影响”和“政府责任不到位”三方面,最后针对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策制定科学化”、“政府转移支付责任化”、“政府教育投资理念公平化”、“就学观念平等化”、“摒弃二元体制”、“建立保障机制”和“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畴”六种解决途径。

余海婴[6](2005)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调查北京市各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案例了解政策执行的现状,进而剖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执行的制度环境”、“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冲突”和“政策理性的现实诉求”三方面,并针对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改革相关制度,走出制度困境”、“以平等公民权审视现行教育政策,改善政策”、“改进现有政策执行模式”、“加强政策执行监督”和“加强宣传,创设平等的社会大环境”五方面的解决策略。

(3)义务教育政策评估相关研究

关于义务教育政策评估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者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或模型,对义务教育政策进行评估;一类是通过调查等的方式了解政策实施的现状,对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科学的体系或模型对义务教育政策进行评估的代表性研究有:冉敏[7](2007)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评估与展望——以甘肃省为例》中,“首先回顾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分析义务教育政策预期达到的功能。其次,以一定的义务教育政策评估原则为依据,选取甘肃省为欠发达地区样本,采取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的政策评估方法,评估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义务教育政策实施效果。最后,根据对其义务政策评估结果的分析,展望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政策发展,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王小龙[8](2009)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户子女辍学的抑制效果——来自四省(区)四县(旗)二十四校的证据》中“使用四省(区)四县(旗)二十四校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户子女辍学的抑制效果。统计结果发现,该政策实施后农户子女辍学率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此,本文根据初中三个年级的样本数据,利用‘倍差法’估计了‘两免一补’政策的总体效应,并检验了政策的时效性以及政策对于不同儿童群体是否具有等同效应。计量结果发现,政策使得初中学生的就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且两年内政策效应逐年提高,但对于不同性别的儿童以及家长工作地点不同的儿童群体,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政策实施现状,对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的代表性研究是:常宝宁和李录琴[9](2007)在《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后的政策效应分析——以西北三省为例》中,通过对西北三省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对减轻农民负担、学生就业、各级财政一级学校办学条件等几方面的影响,并得出了“增加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辍学现象减少”、“提高了各县的教育财政能力”及“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等相关结论。

(4)义务教育政策整个运行过程的研究

此类研究对教育政策过程的关注不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阶段,而是从政策全过程来分析,通过考察义务教育政策的全过程,探究不同阶段的标准、问题、影响因素、成因等,最后提出有效的优化政策建议。

程细平(2008)在《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中,在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政策问题进行剖析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对政策优化提出了合理化的有效性建议。

2.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相关研究

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政策变迁的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比例很小。此类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历史变迁的经验型探讨和理论反思;一类是通过政策文本的梳理,划分义务教育政策的不同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特征,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周佳[10](2009)的《随迁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演进》从“从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两为主’政策提升为法律规范”及“从法定权利向现实权力转变”三个阶段探讨了30年来我国随迁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赵慧君和杨清溪[11]的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免费的路径回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中,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相关文本的梳理,将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三个阶段政策的特征以及经费分担的主体和比例,最后对我国义务教育实现真正免费进行反思,得出“国家财力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和“国家政策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两个结论。

3.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研究

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研究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者进行了教育政策价值的尝试性研究。此类研究主要解决的是‘期望什么’、‘喜好什么’、‘为什么期望和喜好’,以及‘利益为什么如此分配’等问题”[12],即主要关注的是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以及“合法性”、“有效性”的问题。

刘福才[13](2007)在《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新〈义务教育法〉文本解读》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进行了政策的价值选择分析、合法性分析以及有效性分析,从而了解到了其促进教育公平、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

4.义务教育政策的理论性探讨

此类研究主要是指部分研究者没有采取严密的实证研究程序对义务教育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而是运用理论分析或者是思辨型探究的方法对义务教育政策的背景、演进、问题、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此类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占的比例比较低,说明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5.国外义务教育政策的介绍和分析

此类研究主要是指国内学者以国外义务教育领域内的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法将国内外现阶段相对应的义务教育政策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改进等政策过程的各环节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

(四)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时间维度的评述

从文献的时间上来看,国内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始于2002年,起步较晚,而且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三年,说明国内学者对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对象维度的评述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国内关于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一项具体教育政策的研究上,缺乏对义务教育领域基本政策的研究;几乎没有学者全面系统地研究义务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政策,缺乏对义务教育政策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因此,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25年以来的义务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显得尤为重要。

3.方法维度的评述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学者们虽然运用到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但是大多为思辨性探讨类的文章。而且,所采取的文献分析方法,只是对政策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尚不存在运用较为规范的文本计量、内容编码统计分析教育政策的研究。这说明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教育政策变迁的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4.内容维度的评述

从研究内容上来讲,现阶段对义务教育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虽然大家对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但研究的目标大多集中在这方面。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到教育政策的变迁、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等其他方面的研究,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小。教育政策变迁方面,一是研究的数量较少;二是研究的系统性不够,研究者只是将目光集中在具体的某项政策上;三是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思辨性探讨或是理论反思,实证性的研究较为缺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