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材为依托

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材为依托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学生创新性的思维火花一旦点燃或者发现,对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活动开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现并予以肯定,也应当成为教学过程情感目标的重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材为依托

褚治明

摘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多的形式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要以教材为依托,只有充分地利用教材,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材;语文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剖析来学习语文知识,建构语文知识结构网络,通过实际运用达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方法论的形成和语文思想的培养。整个过程是以知识的获取过程为依托,用机械性地重复和反复操作来实现教学目的。而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思想的课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琐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顿悟中达到心理深层次的成功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实现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它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未来社会,由于高技术的应用更加迅速。职业流动频繁,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将被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所取代,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育将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育转化,教育将延伸到人的一生。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读书作文与人格培养的协调,是现代语文教育必须持有的观念。要使这种观念得到有效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引导好学生走“以我为主”的学习之路,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作用。任何语文知识的背后都隐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语文思想,而这些思想是在知识的传授、方法的习得,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将有助于同化新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科能力,形成新的语文思想。在文学史上,我们所说某些作品思想之伟大,就是因为她的出现超出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巧妙反映了现实问题,对后来规律的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所以在语文史上成为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同样,学生创新性的思维火花一旦点燃或者发现,对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活动开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现并予以肯定,也应当成为教学过程情感目标的重点。

当然,这里所说的语文能力,是指在实际语文场景中进行听、说、读、写,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语文工具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言语和语言研究方法的习得,还包含语文思维的培养,一旦形成,不仅将有利于学科内部知识的同化,还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这个过程是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来指导,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过程达到能力的提高。自然,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包含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更多的形式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偏离课堂教学过程,一味地讲究活动的形式,无论调查报告写了多少,选择了多少对象,出了多少研究成果都将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宗旨,多多少少就走回了杜威倡导的实用性教育的弯路。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目的,是为达到某种结果而精心设计课堂,不是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研究,向外扩展与发散不是无限制的,更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也不是将所有的课堂都搞成活动研究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社会、自然和生活实际,立足于教材,以解决问题为形式,以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学科思想为核心,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如何在学习前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时,有不压抑学生思维的创新,如何展示前人的思路,揭示蕴含的思想,将负载着的深刻学科思想剖析出来,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得以提高,这应当是研究性学习课堂和研究性活动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说立足于教材,站在课程论的角度上,识别出各种能力依赖的载体,同时也揭示出思维方法的顺承性与阶段性,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把方法论寓含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知识与方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促进能力的提高,不但方法论的教学有所依托,能力的培养也不再显得空洞,语文思想不再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说教,两者合情合理地被同化和吸收,达到“润物细无声”完美融合的境界,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展示出语文学科固有的和谐之美。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非易事。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我们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允许他们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

但是,目前在语文教与学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忽视教材对学生的影响。其实,语文学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学段,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好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就一定能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不失时机地将能力的依存点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我呈献出来,即根植于教材,读有字书,识无字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人教社试验修订版教材已经为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例如人教社试验修订版语文教材中,许多教学单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研究专题。如高中语文第三、四册单元的内容是“现当代外国诗歌”“汉魏六朝以前诗歌”“唐宋诗词”“古代散文”“现当代外国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外话剧”“中国古典戏剧”“中国传奇小说”,这些单元的设计对于以专题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方便的。

其次,利用教材间的内部联系,对知识进行再次有效地梳理,去追寻知识之间的相互性。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不同时代但属于同一历史题材或主题思想有联系的文章进行新的单元组合,通过深入研究学习,从中得出新的结论。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把《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放在一起,从中探讨出“仁者当政,暴君必亡”的结论;把荀子的《劝学》与韩愈的《师说》放在一起来研究,就可以深入地明白古人为学的态度和方式,促使学生本人对求学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观。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把同一作家的但属于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与作者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家或作品。例如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仅在旧教材中,就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呐喊自序》;诗《自嘲》《自题小像》共18篇。这些篇目不仅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同样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而课本中关于写鲁迅的文章有阿累的《一面》,唐韬的《同志的信任》《琐忆》,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些文章有的是记叙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诗,掐指算来,我们已学过鲁迅的文章及关于鲁迅的文章共有22篇,占我们所学基本篇目的近10%,我们如果把这么多鲁迅的文章和有关鲁迅的文章放在一起,组织学生研究学习,我想学生不仅会从中学会怎样从作品中去解读鲁迅和鲁迅所处的时代,而且还可以深入地挖掘出作品中那些新鲜的东西。

有的学生从小说中,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知道了鲁迅的《故事新编》,从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了解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了解了散文诗集《野草》。从这些自己了解的文章中,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题目:我眼中的文学家。

有的学生从鲁迅的杂文中提出这样的研究课题:从中学课文中看思想家鲁迅。还有的从阿累的《一面》和唐韬的《琐忆》中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爱国革命家鲁迅。

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鲁迅的小说中,没有大起大落、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描写有时十分的详细,有时又非常的简略,但是人物性格十分鲜明,且这种性格的突出经常是靠人物的语言来达到的。他常抓住属于第一人物的一两句话加以强调,而这些话从某种角度讲,又因其极端偏执、重复、词不达意,来展示独特的性格。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祥林嫂》中的祥林嫂。

虽然这些学生的问题提出的仅是一个侧面,材料收集的也不是很全面,但是,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的味道。相信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是热情的、积极的,因为这些是他们乐意去做的。这样自觉地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老师硬塞给的不想学的知识要学得快,其中的快乐也是学生自己可以体会到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即把教学的过程聚焦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再次,利用教材中作品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再创造。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很注意布白艺术,也就是文章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余地,读者可以据此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如教师讲授《项链》一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储备,加以创新,对文章的结尾进行再创造。当然,学生也完全可以将一些经典文章换个形式,给文章的整体加以创造包装,如学习戏剧《雷雨》,就可以利用人物生存的环境和人物的对话进行戏剧排练和舞台布置,据此来让学生充分掌握戏剧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最后,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活生生的教材来引导和启迪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例如,有教师在讲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的写作背景时,就大胆地突破了教参的限制,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得到证明,朱先生是在与妻子发生争吵后写下此文的,而不是因为当时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使朱先生感到郁闷而到荷塘散心后写下的。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说,单就这种教学精神来说,就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学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去深入钻研教材,学生就只会得到教参上的说法了,而这种说法与实际并不相符。因此,教师应当据此告诉学生,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罗资料,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些材料与课文联系密切,同时也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完全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其实,语文研究性学习要以教材为依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笔者认为重点应当放在文学作品上。文学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阅读和写作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形象性思维。启发学生的感受——对作品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受。因为只有感受是整体的,是活生生的,是来自于生命本身的,是与每个个体生命的成长息息相关的。离开了感受,其他的一切都很可能是皮毛的、僵死的、没有意义的。可以说,感受是语文课的源头活水,也是语文课的生机和灵性所在,更是语文课的独特的精神价值所在。对文学作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在“学”中去体验,去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寻找新办法。另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眼光不仅要放在教材的内容上,而且要好好地利用课后的思考题,这里也是学生寻求新问题的大好阵地。我们教材后的思考题很喜欢在那种所谓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上抠来抠去,或者老问学生为什么不这样写,而那样写?把活生生的作品分解成一堆纯技巧的大拼盘,弄得学生味同嚼蜡。这种不良的现象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严重萎缩。因此,课后思考题一定要注意启发性和开放性,根据“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允许有多种答案,提倡各抒己见。当然,学生个体所得的收获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够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我想,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会更明显。

总之,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把知识的巩固、方法的运用与能力的提高有机地融合起来,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过程不是教学顺序简单地排列,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它强调的是“在运用中掌握”,强调是“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为落脚点,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促进后天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研究性学习”不仅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更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和项目的设计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尝试。

(刊于《现代语文》200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美〕J.S.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雷爱华.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0,(9).

[4]毕作勤,刘强,王绪东.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作者简介

褚治明(1965—),男,汉,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