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教研文化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研文化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动月结束后,教育局、各中小学还举行总结会,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改进的办法或策略。为此,县教育投入4万元购置高级录课设备,组建拍摄小组,分期分批为全县每位教师录制常态课,并刻录成光盘赠送给开课教师。特别是实验小学每年都有一周开放课堂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评议,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鞭策效果。

提升教研文化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林东辉[1]

近年来,我县以课改为契机,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坚持不懈推行校本教研,强化校长教研兴校意识,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提升文化,既注重行政引导,又重视基层研究推动,推广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课例评析、名著阅读培训、网络教研等教研形式,形成了系列教研品牌项目,构建起富有东山特色的校本研修工作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一、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引领校本研修有序开展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有了制度的“护航”和机制的推动,校本教研才能有序有效不断推进。从2002年实施课程改革开始,我们便向全县中小学大力倡导“教研兴校”、“校本教研”的理念,陆续出台各种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各种实施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有关校本教研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监控和督促基层学校教研工作的管理制度;教研机构服务和指导基层学校教研的工作制度;规范基层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规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制度;学校教研工作督导评估与反馈激励制度;促进城乡教研水平均衡发展的组织制度等。

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

1.局长、校长走进课堂月

2008年起,教育局把每学期第2个月定为“局长、校长走进课堂月”。期间,局领导与机关工作人员、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各中小学校长都要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大量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全面了解校情、教情和学情,营造人人关注课堂、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活动月结束后,教育局、各中小学还举行总结会,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改进的办法或策略。“走进课堂月”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找准了教学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改进思路和更具针对性的推进措施。

2.我的一节课

我们把目标锁定到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常态课,为每位教师拍摄一节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为此,县教育投入4万元购置高级录课设备,组建拍摄小组,分期分批为全县每位教师录制常态课,并刻录成光盘赠送给开课教师。同时在东山教育网开辟“我的一节课”视频议课栏目,选取部分优秀课例在线展示,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一课一反思”活动,引导执教者撰写录课的感受、反思和收获,全县教师可随时观看评论,以此促进教师间课内外的互动研讨,掀起东山县网络视频教学研讨的新高潮。

3.教学开放周

鼓励各校定期开放学校课堂,欢迎不同学校、同校不同年段、同班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互相切磋,以及邀请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参观教学实况,以此鞭策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验小学每年都有一周开放课堂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评议,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鞭策效果。

4.校本培训周

建立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教师在岗研修平台。每学年开学前一周定为“校本培训周”,各中小学先指派业务骨干到进修学校参加专题培训,根据在进修学校所学完成一份讲课稿,带回本校开展集中一周时间的校本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宣讲、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活动,组织本校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培养了一大批本校“土专家”,不断壮大基层学校的教学科研力量。

5.赛课评比

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学教师课件制作比赛、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特别是每年一届的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已成了东山全县性教研活动的品牌,它既有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也有同题异构的对比展示;既有执教者的说课,也有指导教师的评议参与;既有现场的教学观摩活动,也有网上的实况录像展示和后续有组织的网络评课活动。每节参赛课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都会在《东山教育》杂志刊物上发表或上传到中小学教研室博客,让更多教师分享、点评。每一轮的课堂教学比赛都在学校间掀起一轮课例研讨的热潮。

6.课题研究

为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我县相继成立了初中数学“以学为本,因学设教”、“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内引外联”、初中英语“导学·自悟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探究”等5个县管课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扶持一批课题实验小学和实验教师,定期召开全县性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及时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成功的做法,以此引导和推动基层校本教研向纵深开展。

7.网络教研

2006年,我们先后出台《关于推广网络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举办了近30场次全县教育工作者网络教研全员培训,借助教育网站、论坛、博客和QQ群等各种网络工具,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教研网络和校本教研新模式。2008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用大半版的篇幅整理刊登了我县铜陵中心小学组织的一场晚间集体在线研讨——《当好自己情绪的舵手》。现在,每学期至少一轮的各学科集体在线研讨活动已经成为东山校本教研的重要品牌。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校本教研文化内涵

1.教育阅读

从2003年开始,教育局启动了面向全体教师的读书活动,每年一届,每届重点推荐一本书,做到教师人手一册。

2.教学手记

课后反思是教师最直接最经常的教研,我们大力倡导全县教师撰写教学手记或在教案后写教后记,鼓励教师将手记发表到个人博客、期刊、杂志,《东山教育》杂志为此开辟了专栏,许多学校通过汇编个人文集、展示优秀手记、评选优秀手记等方式来调动教师撰写反思手记的积极性。几年来,我县教师的优秀教学手记纷纷登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福建教育》、《福建论坛》等专业刊物,这些一线教师原汁原味的教学手记,已然成了新世纪中国第一轮课程改革珍贵的历史记录和研究资料。

3.行动研究

大力推行教师行动研究,倡导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研究与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2009年5月1日,《中国教育报》以《“2分学生”: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为题,用整版篇幅报道了我县前楼中心小学张华东老师用博客记录他转化一个学困生的系列行动研究故事,并请中央教科所和北师大专家予以评析。这是国内最权威的教育报纸半年内两度聚焦东山校本教研,也是对我县普通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肯定和褒奖。

4.《东山教育》杂志

1999年初《东山教育》杂志改变论文汇编形式为专业杂志,面向全体教师约稿,为教师抒发教育情怀、畅谈教育理想、纵论教育问题、展示教育个性提供了平台。近年来,先后采编了“教师,作为研究者”、“开发校本课程,突显办学个性”、“关注教师行动研究”、“走近大师,追随理想”等几十组专题文章,出版了“素质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创建学习型学校”、“我们的教育博客”、“行进中的东山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专刊”、“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专刊”等多期专辑,还推出了“铜陵中心小学素质教育成果暨首届艺术节专辑”和“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专号”,及时推广来自各基层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在国内同类县级刊物中办出了特色,受到了广泛赞誉。

5.东山教育论坛

这是一个智慧迸发、思想交汇的全县性交流研讨平台。“论坛”从1999年开始创办,每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论题涉及学科教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学生德育等等。每一届的活动,我们都要首先广泛征求意见,选定一个主题,制定论坛活动方案,发出征稿通知,开展网络研讨,举办校内座谈会,开展优秀论稿评选,举行大型研讨会,或邀请专家做报告,最后以总结表彰、汇编论稿的形式形成系列研讨成果。

6.东山教育博客群

博客,即个人网络日记。为了让全县教师跨上网络研修的高速路,2006年起,我们组建了“东山教育博客网”,倡导建设学校博客和教研组博客,积极扶持课题研究博客,开展教育随笔征文活动及随笔写作座谈会,评选教育博客建设先进个人。目前,东山教师和学生的博客已经遍及新思考教育网、一加一教育网等专业网站和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门户网站,城镇中小学生的个人网络空间数量已经超过全县教师个人博客,东山教育博客网已然成为全国特色区域博客群组。《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福建教育》杂志、《闽南日报》、东山电视台、漳州电视台纷纷报道了东山教师的博客事迹。网络空间、个人博客,这种新型的研修和互动方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东山教育人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正在逐渐成长起来。

四、整合资源,促进城乡教研均衡发展

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差距,是导致学校间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县以“携手共建”为重要方式,大力倡导“城乡结对、跨校合作”,以此关照农村边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1.城乡结对,构建校本教研共同体

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提出“构建校际教研共同体”。目前,已经有实验小学与康美中心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与前楼中心小学等校结成了校本教研共同体,结对校通过联动教研、集体备课、骨干示范、联动月考、网上研讨、岗位互换等方式,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为抓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共享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2.驻点式调研

为全面提升每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2006年9月起,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每学期安排一至两周时间,集中全体教研员到一所中学开展“驻点式教研”,通过“随堂听课”,全程参与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广泛接触教师和各学科教研组了解教情学情。完成以上工作任务后,召开全校反馈大会,各学科教研员针对该校相关学科教学暴露的弱点和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将调研成果上传的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博客与全县同仁共享。

3.分区划片负责制

根据我县小学布局分散的情况,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采取教研员分片区负责制,每位教研员负责2—3个中心小学,主要任务是: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推进县管课题校本化实施,加强单元考试指导,协助抓好跨校联合教研,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学水平偏低教师的跟踪指导。

4.中、小学教研联动

针对小学英语师资配备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教育局着力整合中小学教研力量,请中学英语教师到小学上示范课,请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英语中心教研组教师参与指导活动全过程,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5.送教下乡

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上观摩示范课、做课改讲座、指导撰写有水平的教案、帮扶上出有质量的课、完成一篇教学随笔或反思,运用结对联动、携手共建、协同发展等形式,通过“校与校”的教师交流和帮扶,推广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流动教学及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等制度,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注释】

[1]林东辉,福建省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