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简报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简报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协调教育环境内各因素的力量,形成合力,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因此,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进行学校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使教育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就需要严格完善的管理,以便从约束和调整学生的行为着手达到优化教育环境的目的。

第三节 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

教育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各自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在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成成功的。”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协调教育环境内各因素的力量,形成合力,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

一、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育先进的文化为导向,以建立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为目的,以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利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各自的优势,使三者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环境的整体育人功能。

二、教育环境整合与优化的意义

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对年青一代的教育活动必须与环境联系起来辩证地加以考察和研究,并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使他们置身于这种教育情境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对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一个干净、整洁、富有健康情趣的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起着“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人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经常出入自由市场,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自己的言行自然随之而无拘无束,甚至粗鲁无礼,但一旦进入那“静”字高悬,窗明几净,人人都在埋头苦读的图书馆时,你就不得不收敛自己,而慢慢地与这种环境、这种气氛融合起来,这就是环境的陶冶作用。如果每个青少年生活、成长、学习的环境都呈现出一派整洁有序、欣欣向荣、文明大方、健康向上的和谐气氛,那么对在这里成长、成才的青少年一定会产生一种巩固、持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审美观,一种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趣,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一种祥和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教育启发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时期,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既懂事,又不懂事;既要独立思考,又不可能全面、深刻思考;既有独立性,又不善于监督自己。他们的道德信念既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可塑性,又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所以,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景,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一个“会说话的环境”,确实会起到极大的教育启发作用。

(三)对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家庭、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一个整洁安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布局规范、色彩协调、富有生机、校训醒目国旗飘扬、歌声缭绕的校园,会使学生情绪安定、大脑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增加生活情趣,进而促进机体发育,心理健康。

三、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策略

要充分发挥教育环境在教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就要高度重视教育环境中多种教育因素的完善,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促进教育环境的优化,建设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造健康良好的整体育人环境。

(一)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与整合的具体策略

1.整体规划环境,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

学校环境建设要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好学校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在进行学校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净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养成不乱扔纸屑果皮杂物、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并自觉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做好校园“绿化”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绿化,爱护花草,增强学生爱校意识与环保意识。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美育,并引导学生自觉为“美化”校园环境献计献策,出工出力。总之,学校的环境布置是具体直观的,学校的氛围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的,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比抽象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产生舒畅愉悦之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完善校园制度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有句名言:“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不可能的。”要使教育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就需要严格完善的管理,以便从约束和调整学生的行为着手达到优化教育环境的目的。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纪律松弛,秩序混乱,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要注重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当然我们在实施学校必要的规章制度时,要重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既要求严格遵守,又充分理解师生的情感。同时,还应尽量提供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管理学校生活的机会。为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采取情感与科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施有情、有序、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创设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育环境因素中完善的校园制度环境与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得到辩证的统一。

3.培育校园精神

为培育校园精神,提倡学校做到“校园四有”,即有校训、有校歌、有校徽、有校旗,并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以强化。学校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教育,既注重了传统美德的继承,又赋予了时代精神,体现了师生共同的人生价值追求

4.综合运用各类载体和宣传阵地,巩固校园建设的积极成果,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环境

要高度重视校园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综合运用学校各类载体和宣传阵地,利用校报、广播站、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媒体进行强化。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建设校园、优化校园环境的共同意识,使建设校园、优化校园环境的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舆论环境。

(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

家庭是教育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教育下一代。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学校与家庭一致,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一致,是这一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整合不仅可以“很好地培育下一代,而且还能使家庭和父母的精神面貌完美”。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都重视家庭教育,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也有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传统。

学校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提升家长教育子女观念和行为为主要目的的措施

(1)学校定期印发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以书面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

(2)举办家长学校。通过讲师团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家长进行系统的专题讲座。讲师团成员主要由学校的骨干教师、社区的志愿者和部分家长组成。

2.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的的措施

(1)组织“校园开放周”、“教学开放日”等活动。这是学校主动推倒“围墙”,把家长请进来,让家长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认识孩子在学校情况的有效途径。

(2)召开互动式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最常规的途径。变革传统家长会的形式,让学生到会场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家长到台上讲述自己育人成功的经验或者面临的困惑。

(3)组织“家长沙龙”。根据学校、班级工作的需要或者某些学生的教育需要,组织部分家长在宽松的环境下,就某个专题畅谈自己的困惑、感受和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

(4)设立“家校”联系卡,把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要求、意见等信息通过联系卡及时地传送给对方。

(5)开设家教邮箱(信箱)。在开设家教信箱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公共邮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接受家长的意见、建议或咨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交流、沟通和咨询的形式。

3.以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班级教育决策或教育活动为目的的措施

(1)组织具有“家校”合作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包括社区教育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

(2)聘请家长担任班级校外辅导员、课外活动指导员,做家长学校的老师。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

(三)学校与社区教育整合策略

在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下,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整合,发挥各自在青少年发展中独特的作用,实现整体的教育功效,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与社区教育的横向整合主要是学校与社区委员会以及社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协作问题,核心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学校与社区教育整合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几项:

1.协办社区学校

社区学校是社区内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社会教育机构。社区学校在当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社区自己的力量是难以维系的。其原因是:社区学校教师缺乏,尤其缺乏专业性的师资;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社区教育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需求。如果社区与学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以上困难可望解决。一方面,社区内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为社区学校提供师资、社区教育课程、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支持,解决社区学校发展中的师资、场地、课程等困难;另一方面,社区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为学校的校外活动提供服务与支持,解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2.协办宣教活动

社区的宣传栏、广播是社区与社区成员信息交流的主阵地,也是对社区成员进行直接教育的场所,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参与和协助,可以使社区更出色地完成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也可以在其中通过开辟教育专栏(如家庭教育专栏、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政策法制专栏等)、设立广播站等向社区成员传递学校教育的信息。

3.组织社区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缺乏的就是实践基地。而社区组织活动(如社区劳动、文艺活动、参观考察、调查访问等)参与人员难以保证,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能够使双方的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4.节假日校园活动

为了解决社区活动资源缺乏的问题,学校应主动打开大门,让社区成员能够在节假日到学校参与文体活动。在此活动中,学校担当着管理者的身份和职责。

5.互相参与决策

一般说,学校的法人代表往往是社区教育委员会中的成员,而社区教育委员会又都包含了社区的主要领导,这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式可以使双方都能够以决策者和参谋者的身份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建设,这是高层次整合的基础。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假日活动中心、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教育等形式,密切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系。

(四)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

1.家庭与社区的本质关系是社区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前提

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家庭作为社区中的基本单位,本身存在于社区之中。不管家境贫富、地位高低、职业区别,传统还是现代,开放还是封闭,每一个家庭都在有意无意地直接感受并不断接纳社区的影响。其次,社区因家庭的存在而存在,直接以家庭为主要建设对象、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更何况,社区组织的管理者就是社区家庭中的成员。双方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决定了社区组织要以家庭生活方式起正面、积极的影响为目标,以促进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善和优化为目标。

2.社区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基本方式

在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中,社区扮演着指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而学生的家长则往往是以学习者、参与者、参谋者的角色参与其中。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主要通过五种途径实现:①活动影响。学生和家长以社区成员的角色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这既是社区成员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取决于社区所提供的活动内容、形式以及社区组织在社区成员心目中的地位和满意度。②环境渗透。通过社区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社会风气等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感染力对社区成员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③组织专项教育。这是面向家长或者学生组织的专题性教育活动,如社区治安、交通、卫生、禁毒教育等。④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决策和评议。⑤协调家庭纠纷、邻里关系

案例分析

晓晓,7岁,父母均为大学学历,同时供职于一家大型IT公司,经济情况良好。由于工作繁忙,父母怕照顾不好晓晓,于是将她送回了乡下的奶奶家抚养,直到5岁才接回来。刚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晓晓显得很不习惯,父母发现她性格内向,不爱讲话,问她一些问题,只是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有时候干脆一声不吭。父母以为这是由于孩子和自己生疏的关系而导致的,想着过段时间彼此熟悉了,这种情况就可以改善。一年后,父母发现晓晓的内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放学回到家,就自己找一些东西玩,做事情很拖拉,老师反映她在学校也很少和同学交往。比起以前,晓晓的脾气也显得比较大,容易发脾气,父母说她两句就躲进自己的房间悄悄地流泪。

请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以上案例。

思考题

1.论述学校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

2.论述社区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发展有何影响?

4.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5.联系实际谈谈教育环境优化与整合的策略。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