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职业教育主义

大职业教育主义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行知赞扬德国与美国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推行是一种国家行为。1925年12月,教育家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第一个响应的人就是陶行知。这是1926年黄炎培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中讲的一段话。

四、大职业教育主义

陶行知说:“若囿于职业,不能办好职业教育;囿子教育,亦办不好职业教育。”(Ⅺ,251)陶行知认为,我们办职业教育必须“登高而远望一切”;必须要有永恒心,必须使它办得成功、办得好。

例如:木匠、油匠、泥工、裁缝、理发师所带之徒弟,这种“徒弟制”教育是一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他的缺点是:

1.只是单一的技能教育,而不顾及人生的其他需要。

2.缺乏知识和学识,不利于技能的长进与发展。

3.只是让仅有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不能由技能再转化为知识。

这都是“囿于职业”的缘故。若囿于教育,也办不好职业教育。理由是:

1.容易产生轻视职业技能的训练,犯一种重知识轻技能的浮泛的毛病,从而偏离职业教育;

2.“囿于教育”,很容易走老路,名不符实;如果缺乏生利主义之职业师资、设备与教材,那便更容易走老路;

盖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必须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尤其需要主管部门的正确主导,尽力排除各方之干扰,办职业教育最危险的是走“为教育而教育”的老路,最后仍旧培养出“一无所能,一无所用”的人才。

由于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单纯技能性教育、仅为谋一职业而已,又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是通才教育,本身无生利的能力,不是专为职业教育培养生利之教师,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远落后于欧美诸国,这是大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陶行知赞扬德国与美国的职业教育。陶行知说:“德国产品,人皆羡之。推其始,皆由旧有之物逐渐改良,以至于是。其改良之得力处,则其补习学校。补习学校可就其本人之职业为实习学校,又助之以理想,故改良易而成功速”。(Ⅰ,266)在德国,这样的补习学校普遍设立,而我国则到处是高考补习学校。

职业教育的推行是一种国家行为。在旧中国,政治动荡、腐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下,关税丧失主权、民族工商业备受外国资本之压制,职业教育自难办好。所以,只在职业教育上下工夫,不能办好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下工夫,更不能办好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界下工夫,也不能办好职业教育。

1925年12月,教育家黄炎培(1878—1965)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第一个响应的人就是陶行知。黄炎培说:“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这是1926年黄炎培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中讲的一段话。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使学校的效率提高,尽力与劳动相结合,并授以相当知识,以谋其生活之改善;努力使农村各项事业教育化,为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大职业教育主义”。

“若囿于职业,不能办好职业教育;囿于教育亦办不好职业教育”,是陶行知在1926年5月在《事业之境界》一文中说的。单纯就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是办不好的,必须联络各方面力量,把职业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发展改造运行之中,并顾及劳动者的利益,成为一项为劳动者谋幸福的事业,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成功而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