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礼仪的意义

教师礼仪的意义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尚礼仪,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靠教育,教师负有重大使命。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就是要规范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以对学生人格和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造成一些教师礼仪修养缺乏的客观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师范课程忽视礼仪教育是主要原因。

三、教师礼仪的意义

崇尚礼仪,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靠教育,教师负有重大使命。教师注重礼仪,不仅是作为社会文明公民应有的素养,而且是培养人格完善、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学习做人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通过自身的礼仪修养、待人接物、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中的每个细节,去影响、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完善学生人格,教师礼仪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1.加强教师礼仪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这是教师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6~18岁的生活,决定着他们的前途,而教师是影响他们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其他任何媒体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这就决定了礼仪修养成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和职中都必须接受专门礼仪教育和训练,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礼仪时尚,提高礼仪修养。

第二,这是我国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当前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7条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而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过程中扮演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重要角色。学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不仅有显性课程和显性教育,还有隐性课程和隐性教育,即指并非由教师在课堂传授,而是通过整个学校的工作和环境对学生发挥教育影响的潜在教育内容,如学校的风气、氛围、设施、工作程序、教师的形象等。作为学校和教师,无论在显性课程教育还是隐性课程教育方面,都要对青少年尤其是儿童纯净、稚嫩的心灵负责。教师最大的力量就在于他自身树立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用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受教育者。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就是要规范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以对学生人格和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这是教师职业素养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果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教师礼仪则是教师在任何时候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教师礼仪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其根本价值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无论我国古代还是西方都很重视礼仪的教化作用,人们总是对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把礼仪修养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荀子曰:“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篇》因此,我们应当把教师礼仪教育作为加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基本职业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

2.教师良好礼仪修养的教育价值

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其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实际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

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决定,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定距离——是可亲可信,还是反感讨厌。虽然在以后的接触中,教师的德、才、学、识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但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会促进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融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其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反之,使教师威信大打折扣。

作为老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是老师不仅在学识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向导,在行为方面也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有的老师往往不注意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尤其是在细节上注意不够,觉得只要自己的课讲得好,在学校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其他的都无所谓了。学生却不这么看:“你是老师,你的一切行为就得有个老师的样,老师这么做,我为什么就不能?”而如果老师再拿“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话来压学生,通常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所以,老师需要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样塑造的不仅是自己的风度,也塑造了在学生心目中良好的风范。

其三,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形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年龄越小的学生意识中,教师越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视野开阔了,与教师的关系也变得复杂了,但教师仍然是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形象仍然是许多学生模仿的榜样,仍然对学生的形象设计起着不容忽视的引导规范作用。

其四,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的好坏。

目前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并且能真正身体力行,必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利于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实效。尤其是中小学生,对教师的选择倾向很强,当他们喜欢某位教师时,往往也喜欢学其所任学科;反之则可能会讨厌这门课。因此,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表现: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彩色指甲,热衷浓妆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造成一些教师礼仪修养缺乏的客观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师范课程忽视礼仪教育是主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专业知识、轻教育专业修养等弊端。而教师的继续教育状况亦然。主观原因是认识上的片面性,一些教师认为礼仪乃小事小节,无足轻重,不懂得自身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与所从事职业特点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的职业位置。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侵蚀着教师队伍,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影响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给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和礼仪修养水平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