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师镇稍岔小学

会师镇稍岔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师镇稍岔小学创建于1954年,地处“会马”公路,位于县城6公里处,交通便利,原为王家庙稍岔村中心小学,2004年移交给会师镇管辖区,变为会师镇稍岔村中心小学,服务范围为本村1300多人。各项工程全部竣工后,兰州军区总医院捐赠给学校课桌76套,基础技术教育设备1套,捐资1.5万元。稍岔小学硬件建设虽属全县一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学生转城就读现象严重,生源不足是制约该校发展的最大问题。

会师镇稍岔小学

会师镇稍岔小学创建于1954年,地处“会马”公路,位于县城6公里处,交通便利,原为王家庙稍岔村中心小学,2004年移交给会师镇管辖区,变为会师镇稍岔村中心小学,服务范围为本村1300多人。稍岔小学创办以业,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爱国、自强、和谐、创新”为办学原则,学校时时刻刻在寻求适宜本校实际的发展道路,以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稍岔小学于2002年被列为全县二期“义务”项目家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14平方米,在新建之前,危房面积达344平方米,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60人左右,最高峰时期达1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巩固率98%,合格率95%,升学率95%。2002年,学校新建砖木结构教室3栋6间,面积达402.48平方米。这项工程于7月10日动工,到10月17日竣工。各项工程全部竣工后,兰州军区总医院捐赠给学校课桌76套,基础技术教育设备1套,捐资1.5万元。学校现有两箱三仪教学设备,图书1000册,生均25册。二期“义教工程”的实施和兰州军区总医院全体官兵的献爱心资助活动,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硬件建设属全县一流水平,为稍岔村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在,稍岔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生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100%,升学率为100%。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增设了资金达千元的“三风牌”,分别悬挂于3栋新建砖木结构教室前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八字校风;“律已、爱生、严谨、喜教”八字校风;“诚实、勤学、尊师、守纪”八字学风。

稍岔小学硬件建设虽属全县一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学生转城就读现象严重,生源不足是制约该校发展的最大问题。学校现有4个教学班,其中两个是复式教学班;在校生有39人,教职工2人,其中大专学历2人,中师学历者3人。由于学生数数大量减少,教师名额逐年递减,但年级数未变,科目繁多,这样的矛盾影响和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二)学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引进激励机制,科学管理,效能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三)与时俱进,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品德素质。(四)多方面入手勤俭办学,搞好后勤工作。(五)立足本校,放眼未来,做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建各尽其才、各尽所能的工作育人环境,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在实施“新课改”以来,学校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着手,全校上下广泛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在党政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所标准化、园林化的小学已呈雏形。现在,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趋向网络化;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展现时代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日新月异,不断走上新台阶。今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课改理念,加大课改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成绩,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规模再上新台阶。

回顾过去,历程闪光;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全校师生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校园环境,力创特色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