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也没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尤为重要。课后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思维积极性不高,是导致这节课气氛沉闷、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在多少公开课上,或是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变成了可怜的咬钩的鱼儿我们的教师,为了上“好”节课,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动用一切智慧,让学生上自己设下的套,咬自己抛下的钩,钻自己布下的网……

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一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案例通常是最具说服力的,还是通过一篇闫雪松老师的《生活即是语文》来领悟一下吧!

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所以我们主张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语文的营养。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大家谈论的也很多。现在我思考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语文。学生也没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能是口号,要付出行动才行。

翻开我们的教材,可以看到很多设计,把学生引向课外生活,但是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社会生活就是一本书,这本书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经历来体验。那么要求学生怎么体验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活动是无目的性的,比如,逛公园,看电视,做游戏。他们关注的可能或景、或情、或趣。那么要把他们的所见、所闻生成语文意义,还需要精心的策划。

对于语文的积累,有的是靠孩子自己感悟的,但更多的是家长与教师教会他们感悟什么。有的家长能够做到“亲子共读”,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他们会产生对语文极大的兴趣。孩子需要榜样的影响,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能做的,他们也力求做到。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我看到,有的家长在陪伴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询问孩子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这样的交流的过程实质就是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课外书,只知道让孩子去看,去读,但从不过问读懂了什么,读的怎么

样?这样有些孩子,也许就敷衍了事了。有的家长即使是去公园,也不忘要孩子去积累语言,比如看到标语,就让孩子认一认,看到动物,就让孩子说说什么样,看到花草就让孩子去联想等等。由于家长的意识影响了孩子的兴趣,孩子在生活中得到了丰富的积累。

img31

孩子走进了学校,教师就要负主要的责任了。学校的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不可忽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死读书,死教书,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比如,定期让学生收集社会见闻,办语文小报;利用晨读,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举办读书交流活动;编写日记精粹;收集格言警句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走向生活,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最关键的在于读和写。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写作兴趣。哪些书有可读性,教师要极力地推荐,并且要做到任务有布置,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评价。培养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写日记,并且怎么写都可以。我记得有一位教师,每年要把学生日记的精品,编辑成一个小册子,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生非常喜欢,百读不厌,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赞赏。

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积累。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课外活动的每个细节。例如,一次游山活动,就是一次学习语文的活动。在名胜古迹中,有很多文化遗址,诗书字画,历史典故等,这些都是很好资源。从生活中学语文,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用心去积累。同样是一次课外活动,如果教师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学生不会汲取多少语文营养,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哪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时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急速增长,信息量大,更新速度急剧加快。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知识思想能力的新陈代谢速度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我们终其短暂的一生也不能穷尽其沧海一粟,唯其如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学会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辨别、学会学习。

二 “教学”与“钓鱼”

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河南省武陟实验中学范通战老师的一篇文章,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前两天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上,尽管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整体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课后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思维积极性不高,是导致这节课气氛沉闷、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而教师对此也颇感苦恼,备课组长调侃地说:“鱼要不上钩,也怨不得老师。”

鱼要不上钩!这句话当时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多少公开课上,或是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变成了可怜的咬钩的鱼儿我们的教师,为了上“好”节课,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动用一切智慧,让学生上自己设下的套,咬自己抛下的钩,钻自己布下的网……课失败了,怨鱼不上钩课“成功”了,说“钓法”高明!

我们的老师究竟在做些什么?请看课堂上拾到的一个片断:

师:(面对初三的学生,开课之初这样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下?

生甲生乙分别很流畅地讲述了这两个故事。

师:假如你是司马光,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把缸推倒,让小孩子出来。

img32

师:你有那么大力气吗?要是推不倒怎么办?

生2:我用个绳子把小孩提出来。

师:等你找来绳子,小孩子早淹死了。

生3:我找些石块丢进缸里,让小孩子踩着出来。

师:假如砸伤小孩怎么办?

生4:我找一台小型抽水机,把缸里的水抽干。

师:用抽水机排水,好像也不现实。

……

学生陷入了沉默之中。

师:这就没有办法了?你们已经是初三学生了,一伸手不就把小孩子从缸里提出来了吗!

让人不解的是,文章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我们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却步步否定,究竟要将学生的思维逼到什么地方去?当老师的“一伸手不就把小孩子从缸里提出来了吗”这个确实是最便捷的答案出台后,我不禁哑然失笑了,难怪课后连讲课的教师自己都说:“今天俺的学生也真给我面子了,平时在班里上课,咱提个问题,人家连理也不理!”

这能怨鱼儿不上钩吗?我们暂且假定这个比喻还算合适,那么要想让鱼儿咬钩,我们的课堂应该如何?我们的教师应该如何?大家都知道,要想钓上鱼来,鱼儿饥饿想吞食固然是一个条件,但也要求垂钓者知鱼性,习水性,懂风向,会做饵,善抛钩……如果你坐到河边胡搅一通,除非是呆鱼才会上钩!

其实上课大不同于钓鱼。如果我们硬要把学生比作鱼儿也未尝不可,但他们绝不是待要咬钩的鱼,教师也不应是坐在岸边垂钓的人。要知道,钓钩之下的鱼儿必是悲剧的命运,而手制这悲剧的却恰恰是握着钓竿的人。学生应该是自由游弋的鱼儿,而教师则是给予他们大海的人。课堂上,我们的教师若能收起“自己出彩”之心,把“精彩”让给学生去上演,那么我们的课堂怎会不生机盎然,怎会不灵光迭现?而且,留给学生的空间越大,孩子们的思维之旗也就飞扬得越高;留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孩子们的创造之光也就闪耀得越亮!

别再做阻断学生思维的傻事了,别再去故作高深的抛钩了,那样钓上来的东西连根水草都不如。从教材、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巧借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我们的智慧之光把学生引上驰骋思维的道路,用我们的教育灵感引导学生去打开智慧与创造之门,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才会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我们的学生也才会星光灿烂,喜跃龙门。

当然,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拥有知识的大海,智慧的天空。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学习、广采博取、慎思善用别无他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