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合农村教学实际

结合农村教学实际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县第二中学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让每个人在这里都得到发展”的办学宗旨。礼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57年,迁建于1993年。教师年龄上完全趋于年轻化,学历普遍偏低,职称比例、学科结构不合理,如17位地理教师中有13位是非专业教师。为培养教师成长,增强教研氛围,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有效地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结合农村教学实际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礼县第二中学 蒲尚文

礼县第二中学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让每个人在这里都得到发展”的办学宗旨。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注重了教师的专业培养和发展。长期以来,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

礼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57年,迁建于1993年。是一所服务于礼县东部五乡一镇15万人口的县直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394人。其中,男教工249人,女教工123人。从年龄构成来看;51—59岁2人,41—50岁24人,31—40岁131人,30岁以下239人,平均年龄29岁。从学历状况看,我校教职工中本科学历284人(本科第一学历仅占一半),专科学历94人,学历达标率为78%,且所有专任教师均持有教师资格证书。从资历上看,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0人,中级职称的74人,初级职称292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6人。教师年龄上完全趋于年轻化,学历普遍偏低,职称比例、学科结构不合理,如17位地理教师中有13位是非专业教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

(一)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倡导教师从顺应职业本能和以“功利”为教书动机的“功利境界”中摆脱出来,切实为学生发展服务。在强化师德教育中,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五种”意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其次,组织由师生参加的师德师风民主测评与座谈会、师德事迹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树立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典型,推动教师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们形成“争做业务骨干,提高思想认识”的职业意识。

(二)以深化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

1.抓住流动环节,激活用人机制。为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真正做到用人所长,坚持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我县的教育人事改革,在校内积极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实行校内转岗,努力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广大教师进行公平竞争的进取心和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热情。

2.工作绩效挂钩,建立激励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礼县第二中学教师工作考核细则》,将教师的基本工作分为德(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工作能力和工作量)、勤(纪律出勤)、绩(教学业绩、教科研业绩)四大块进行考核,在教科研业绩中突出校本教研,促使教师关注校本教研,提高专业素养。

3.完善过程管理,建立导向机制。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抓师资队伍建设,必然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提高。在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制定中,从我校实际出发,要求教师从学习计划、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制定当年工作目标,促进其在目标管理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并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业绩进行通报。

(三)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开展针对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活动,增强教师成长的紧迫感。

学校历来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并在每学期初都制定出校本培训计划方案,构建培训网络,让教师有接受培训的紧迫感。

2.注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制定《礼县二中教师教学反思记录》。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对所教学科进行两次以上反思。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反思记录进行检查。

3.注重教学研究,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

为培养教师成长,增强教研氛围,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的教科研领导小组,有效地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4.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学校近几年建立了任课教师“自我培训发展计划书”、“教师自我规划反思表”和“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专柜。同时,制定《礼县二中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分别在职业态度、发展方向、师德师风、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教学技能、教研发展能力、学习环境(班级管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5.注重年轻教师培养,加快年轻教师成长。

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老年教师偏少,年轻教师急剧增加,一线教师中60%是年轻人。年轻教师的培养与成长,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培养好年轻教师,顺利实现新老交替,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硬性签订师徒合同,要求老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年轻教师拜师学艺。通过师徒结对,老教师(师傅)对年轻教师(徒弟)进行教学各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批阅、辅导等)的指导,帮助年轻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课题。同时要求师徒共同听课评课、共同写教学随笔、共同汇报成长状况。

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先听后讲。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学校要求要先听老教师的课,听完后再结合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第二次备课,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和拜师学艺后,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高,既加快了成长的步伐,又减少了教学和复习中出现的重复,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这些活动来不断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结合我校实际,实行集体备课

从2010年后半年开始,学校根据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实际,决定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在级组的统一领导下,以各学科备课组长为龙头,每周召开一次集体备课会议,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目标要求统一、作业统一”。

(五)强化训练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历来重视练习进课堂,要求教师用20分钟的时间讲新课,5分钟进行总结巩固,15分钟检测训练。通过精讲精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同时,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使教师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对自修的教师进行奖励或考核加分;提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支持教师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研讨会;创办校刊《二中学苑》,提供教师交流平台,便于教师总结经验和撰写心得体会及专业论文;重视各种赛课活动,提高教师信心,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教学成果,树立中考、高考典型;带领教师在天水、徽县等优秀学校参观学习,开阔教师教学眼界等等。

三、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学校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努力改变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环境:

(一)从2010年开始,学校出资相继购置了50余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邀请厂方派出专家来我校进行多媒体教学操作培训,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校于2011年8月份开始,对教师办公条件进行了改造,接入互联网宽带,购置电脑、投影等设备,建立教学资源中心。教师利用先进资源进行备课,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在课后还可以按教师的指导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总之,由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使我校教师在争做研究型、教师的过程中,个性潜能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并逐步呈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如何解决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平衡、处理好“强化教师培训”与“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培训活动及教师发展更具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将是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