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与教法

课程与教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对中学教材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热爱新中国的教育。结合这一活动的开展,庆阳一中也成立了教学研究小组,让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在一起研究教法,改进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教学方法的规范性指导,这种方法也由此被推广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之中。

第三节 课程与教法

一、课程设置

清末,庆阳府中学堂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外国语(日语)、体操等,其中“读经讲经”占全部课程的1/4以上,而且也是学生考试的重要科目。民国初年,按照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对清末的学堂课程略有调整。调整后庆阳府中学堂的课程主要有修身、国文、读经、外国语、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又称博物)、理化、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后来又增加“公民”课,接着又把“公民”课改为“讲授国民党党义”课,还加授“军事”课。1940年,在庆城创办的陇东中学除开设当时中学应开的所有课程而外,还增开“政治”、“社会科学”、“中国问题”、“生理卫生”等课程,1943年,又将“中国问题”课改为“公民”课。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初中开设国文、数学、政治、常识、中外历史、动植物、理化、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高中开设的必修课为国文、数学、政治常识、生物、理化、中外历史、中外地理、体育、艺术等,选修课为英语。

1952年庆阳县普通中学课程表

img209

1956年,中学语文课分设为文学和汉语,初中停授外语、卫生常识,增开工农业知识。1958年,将原开设的动物和植物合并为生物,将汉语、文学又恢复为语文,并停授制图课。1962年,全县中学开设的课程为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产常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等,并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教学。

1962年庆阳二中课程表

img210

1969年秋,按照上级规定,全县完全中学和所有七年制学校六、七年级统一开设毛泽东思想、革命文艺、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和军事体育课,教材由省上统一配发。1971年底,将原来的课程又改为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唱歌、军体(体育)等,基本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中学应开的所有课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县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陇东中学于1981年按照重点中学的要求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同时为适应高等院校实行文理分科的招生要求,在高中部实行文理分科选修的办法,即除语文、数学、外语、政治而外,选修文科的学生侧重历史、地理;选修理科的学生侧重物理、化学和生物。

1982年陇东中学课程表

img2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提出了设置地方课程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1990年,给全县初中部学生每人增发了一本《我爱中华,我爱甘肃》地方教材,但这本教材只供学生课外阅读,没有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开设。1991年,全省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之后,总的课程没有大的变化,只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2001年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全县所有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将信息技术课作为考试科目。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之后,提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规定中学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但由于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具体工作进展比较缓慢,仍然按各级考试的科目开设课程,与考试科目无关的课程一般未能受到学校的重视。陇东中学于2004年先后研究编写了《<论语创新理解100句》——德育系列校本教材和《话说庆阳》等校本教材,但这些只供学生阅读,也没有作为课程开设。

二、教学方法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庆阳府中学堂成立之后,教学方法采用当时普遍采用的讲解背诵法,尽管当时的学科设立齐全,不但有传统的中学教学科目,还增设有日语、美术等现代科目,但教学方法基本是相同的,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民国初年,虽对旧的教法有所改进,但仍然偏重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知识均以强化学生记忆为主。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甘肃省教育厅成立了“新学制研究会”,提出了在改革旧学制的同时对中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主张。接着,甘肃省教育厅要求初级中学的国语课和作文课推行白话文教学,侧重于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实用文体的训练,数学课要给学生提供研究自然科学的工具,以数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甘肃省第二次教育行政会议通过了改良教学方法的议案,提出在教科书中编写甘肃乡土教材,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还选派各科教学辅导员到各中学进行示范性教学,帮助教师改进旧的教学方法。1940年,陇东中学在教学方法上有不同于旧学校的鲜明特色,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同革命需要相结合,学校的办学物资和教材教具都是靠师生自力更生解决,教学完全是采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到1946年创建了教学研究会和创办了《陇中教学》校刊,解决了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对中学教材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热爱新中国的教育。除课堂教学而外,还采用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的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民主启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这一活动的开展,庆阳一中也成立了教学研究小组,让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在一起研究教法,改进教学。

从1954年开始,庆阳一中和庆阳县初级中学按照甘肃省第一次中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中心,相应地改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向全体中学教师发放了凯洛夫的《教育学》和《苏联教学经验汇编》,要求教师通过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全面推进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等5个教学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提倡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等辅助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教学方法的规范性指导,这种方法也由此被推广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之中。

1963年,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颁布后,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克服满堂灌、注入式和死记硬背,提倡少而精、启发式和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时期,不但有苏联成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借鉴,又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各校也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尽快提高教育质量,在上级组织的统一要求下,全县所有中学教学基本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重新重视和加强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加强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开辟第二课堂。在庆阳县教研室恢复之后,各中学也按学科开始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实验并适时开展了校际之间的研讨交流活动。陇东中学数学教师张俊荣主持开展的“读读、写写、讲讲、练练”八字教法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1982年,庆阳地区教研室在陇东中学举办了观摩交流会,不但推动了全县的教学教法改革,对全区的教学教法改革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驿马中学语文教师顾生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完成的“精讲多练”作文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在全省产生了极大影响,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专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考察学习,驿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全县教学方法改革工作逐步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迈进,陇东中学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定班级、定教师、定科目、定方法、定目标”的5定要求,并从教师配备、学籍管理、资料供给、场地及设备方面予以充分保证,使陇东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1992年,韩国定主持的提示训练教学课题得到了庆阳地区教育处的评估验收,并在陇东中学进行重点推广。1993年,魏创文选择武汉大学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法”并开始了3年一轮的实验,先后有5篇研究成果在《异步教学研究》刊物上发表。袁兆秀进行的“说话与作文”的研究实验取得成功后被庆阳地区评为“语文教研方面的专业技术拨尖人才”。这一时期,除各校教师有重点地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而外,不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也是改进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每年都由县教研室组织中学有关学科教师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学习,有效地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此同时,全县先后学习推广了“目标教学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七步五联教学模式”等新的教学方法,这些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初中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中教学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日益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由原来的单项突破进入到课题整体推进阶段,由原来的经验学习型转变为理论成果的总结概括阶段。全县先后确定的各类课题176项,这些课题既有理论性的突破,也有经验性的总结,特别是葛崾岘初级中学青年教师张锋和李娟共同完成的《英语六大专题整塑学习方法》研究课题,不但得到了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充分肯定,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县乃至全省教学方法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点。驿马中学赵远兴的“古典诗词中哲学原理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已远远超出了教学方法研究的范畴,它昭示着中学教学研究已向理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06年,教育局创办了《庆城教育》刊物,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便捷的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研究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考试

中学阶段的考试一般分为选拔性考试和检测性考试。从低一级学校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考试叫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淘汰率,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类以检查教学效果为目的的考试叫检测性考试。检测性考试可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并帮助教师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从有了教学就出现了考试,但考试的方式方法则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庆阳县的选拔性考试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只限于科举考试一种。明、清时期庆阳县就曾设有考院,由知县主持考试,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的经文命题,考试的方式以闭卷作文为主,考试合格后再逐级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直至院试。在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性考试则大多以背诵传统道德经典为主,以背诵的多少和流利程度确定学生学习的优劣。到了清末民初,在取消科举制度的同时,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性考试科目也由原来单一的儒家传统道德经典变为多学科知识检测。当时庆阳府安化县中学堂不但设有国语、地理等传统课程的考试,而且还有算术、格致(物理)、美术和日语等新兴学科的考试,并且全部是闭卷笔答考试。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改革旧的教育制度的同时也对考试制度作了必要的调整,但总体上仍然采用选拔性考试招收学生和决定学生的升留级,采用检测性考试督促学生完成学业,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当时设在西峰的庆阳县立初级中学和设在庆城的庆阳县初级师范学校都是采用考试的方法招生和决定学生升留级,但试题都比较简单,内容也比较少,一般是由教师将试题抄在黑板上学生看着答题,所不同的是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考试采用的是5分制,但时间不长就取消了,之后全部采用100分制,无论是选拔招生还是教学管理都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部废除了考试制度,也取消了学校的升留级制度,学生学习的优劣均以劳动和政治表现来评定,使长期以来形成的考试制度受到干扰,教育质量也随之急剧下降。粉碎“四人帮”之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逐步实施和高考制度的恢复,全县所有中学率先恢复了考试制度,不但在所有中学实行招生考试,以考试成绩录取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考试对教学效果的检测作用。各个学校均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之前原来的期中、期末和平时测验相结合的考试方式,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出现了“统考”、“抽考”、“会考”、“月考”、“小考”等不同目的各类考试,考试内容也随之增多,考试方式也由原来的黑板抄题变为印发试题(卷)。就高考制度而言,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也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1980年以前,凡是有资格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试题都是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做答。1980年以后,由于参加考试的人数增多,招生的数量很少,为了减轻高考的压力,就采用了在正式考试之前用预选的办法先淘汰一部分考生,当时的预选率为70%。1993年以后,开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凡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高考,预选制度随之取消。部分学科试卷的分值也由100分改为150分。从考试内容上看,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一直实行的是文理分科考试,不同的是1997年以前文理科考生都考6科,文科有: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地理和历史;理科有: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和生物。1997年以后,全部实行“3+X”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文综”(政治、历史、地理)、“理综”(物理、化学、生物),试卷也按照考生的单双号分为A卷和B卷,以增强考试的严密性。在高考考试方式不断变化的同时,中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类考试也随着高考的“指挥棒”呈显出多样化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