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我国高校在各方面都具有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因此,有关部门应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管理协调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建立一种联合机制,形成提升自主创新的合力。OECD国家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可是其高校仍然是研发经费强有力的争夺者。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的不足显而易见。

三、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我国高校在各方面都具有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国家战略和国际创新趋势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科技与教育分离,未形成合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机制。

我国目前存在高校、公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之间职能定位不清,各部门对有限的科教资源无序竞争,由此导致了高教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同机构在高等教育上的重复性建设。在引智过程中呈现产学研分割现象,更易加剧创新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未能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和校际联盟及企业联盟的作用。日本在国际重大项目竞争中都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由企业商会统一协调,一旦确定中标企业之后,其他企业将全力配合支持,联合攻关提升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管理协调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建立一种联合机制,形成提升自主创新的合力。

(二)高校科研投入偏低

1.科研投入总量不足

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国际相比较,我国高校的科技投入少而分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五个国家的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3%,加拿大和意大利的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1%~2%,而我国高校的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才达到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高校的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1年的0.3%上升到2001年的0.39%,2002年这一比例超过0.5%的国家有瑞典、芬兰、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和荷兰。而1998~2002年,我国高校的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0.01%、0.12%、0.19%、0.21%、0.23%。可以看出,过去20年OECD国家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我国高校比例的2~5倍。我国科技投入少,对高校的科技投入相对很少,说明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潜力和优势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OECD国家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可是其高校仍然是研发经费强有力的争夺者。在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情况下,2002年我国高校研发经费占研发经费总量的10.3%,2005年这一比例是9.9%,2006年下降为9.2%。而在2004年美国、日本高校得到研发经费占总量的13.6%和13.4%,英国更是高达23.4%。因此,相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而言,我国高校科技研发经费偏低,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事业骨干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没有足够的科学事业费投入是我国高校科研原始性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

2.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2005年,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16.0亿美元,所占比重为5.4%,比上年增长了1.8亿美元,在公布数据的17个国家中属中等水平,高于以色列、俄罗斯。但仅为美国的2.7%,日本的9.3%及法国的17%;韩国、西班牙的基础研究经费也分别是我国的1.9倍和1.3倍。2006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48亿元,而美国2004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占到R&D经费的18.1%。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的不足显而易见。长期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总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基础研究在整个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上下。从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方面来看,我国研发活动的结果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还未达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见表3-11)。

表3-11 研发经费支出按研究类型分国内外比较

img27

资料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zgkjtjnj/2006/t20071204_402449376.htm。

(三)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创新人才成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世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竞争主要是在高端的竞争,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和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通过各种人才资助计划,我国高校已经聚集了一批科学研究领军人才,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世界级领军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占1%。由于创新人才成长制度建设滞后,对人才成长的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等不完善,高校的人才基地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力度不够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如美国不但国家有发展交叉学科的战略思路和支持体系,高校也有战略和举措。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制定的《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一些主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都将发展交叉学科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战略思路,政策和制度等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在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措施。

(五)技术转移的支撑体系不完善

政策法规和风险投资等社会配套机制尚不完备,高校也缺乏一支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率理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尚不健全,包括专利转化、产权交易、资产与技术评估、法律服务、成果展示等创业环境的建设滞后,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发挥。高校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主要考核论文(著作)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科研人员几乎不做市场调研,很少考虑成果转化和实用性。在发达国家,专利资料调查和市场调查是选择课题的主要依据,而在我国文献调查仍是高校科技开发活动的基本决策依据。据统计,只有文献调查的项目高达69%,而做过市场调查的项目只有34%,做过专利调查的仅有29%。

(六)创新基地的规模、结构、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的科研基地学科覆盖面窄,规模偏小,科研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仍较严重;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的机制尚未建立,集成创新能力弱,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基地相比,我国高校的创新基地高水平论文发表的数量、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次数、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等都有很大差距。在200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尽管我国科技论文总量在不断攀升,大部分学科都在向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是从篇均被引次数来看,没有一个学科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仍排在世界第13位。由于学科面窄,学科交叉和人员流动不够,我国高校创新基地解决国家战略问题的能力不足。

(七)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我国省会城市、地级市的高校分布不均衡。高校在省会城市的分布密度过大,而在地级市的分布密度过低,国家对地级城市高等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对地级高校的科研投入比例很低。另外,高校与区域合作机制运作不畅,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等,这都制约了高校区域创新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也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八)缺乏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成长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自主创新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由于受“官本位”、实用化等传统思想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高校出现了不少学术不正之风和浮躁现象。一些学术带头人包括部分青年骨干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做学问上,而是放在跑项目、争经费和合同关系上;一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凭借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可以多拿项目和经费,当起了“发包”科研项目的学术“包工头”;不少教师包括一些教授和博导热衷于当领导做老板,因为在学术行政化的背景下,有了行政职务便会身价倍增,课题、经费和学术荣誉也会随之而来。有人将这些现象戏称为“传统教授”做学问,“现代教授”跑学问,这贬低了科学本身的价值,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和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

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大都不想冒尖,不愿承受失败,也不敢冒犯权威。高校中的一些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一些稳妥的选题,而压抑自己的创新思想。社会上对研究失败也缺少宽容和大度。据统计,科研成功率平均不到10%,而失败率却在90%以上。但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结题鉴定时,却没有一个是失败项目,且大都是“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这种机制对教师的原始性创新活动是极为不利的。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做了全面和长远的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2007年9月,教育部对外发布了修订后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次提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即对某些探索性强的基础研究项目,因与预期不符难以继续开展研究的项目,可予以调整或中止。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将对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