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智政策未能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各引智主体之间的合力

引智政策未能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各引智主体之间的合力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引智在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处于弱势地位,引智政策没有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技术创新引智的主体,导致科技机构和大学在引智中,与企业没能达到最佳的合作效应,未能形成引智合力。同时,在我国引智政策中处于弱势的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引智工作长期受到忽视。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私营企业是美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其研发经费约占美国研发总支出的70%。

三、引智政策未能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各引智主体之间的合力

科技创新的目的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知识的探索,如数学、物理、生物中的基础性课题等。第二个层面是重大发展攻关,是从人类、区域发展的角度组织的研发攻关,如人类基因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等。第三个层面是针对提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而开展的研发活动,如新药的研制、芯片设计等。从三个层面研究的特点和目的来看,承担研发的主体是不同的。第一、第二个层面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大学等研究机构,是国家依靠研究机构对各种要素进行配置的过程。第三个层面由于有实际应用和产品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市场配置。在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第三个层面的研发主要依赖于企业,而政府则主要从宏观调控角度来支持、协调、参与和实施。

在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引智无论是政策的享用还是资源获取,都远远高于企业。企业的引智在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处于弱势地位,引智政策没有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技术创新引智的主体,导致科技机构和大学在引智中,与企业没能达到最佳的合作效应,未能形成引智合力。而今天在国际上展现国家竞争实力的恰恰是企业,国际上有6万多家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技术转移的90%、投资的80%。我国在引智过程中以项目带动产学研的结合以及引进人才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方面做得不够,引智没能真正瞄准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来开展,有关部门应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管理协调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引智建立平台。

同时,在我国引智政策中处于弱势的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引智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目前,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2005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有52%是由企业独立或以企业为主承担的,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完成的占到了17%。我国人才出国培训规模稳步增加,已累计派出培训50多万人次。近两年来,国家引智经费主要资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但对非国有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员却另眼相待,这是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模式工作定位,不利于扶持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如果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公平扶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专栏

大陆面临管理人员短缺局面

研究人力资源的权威机构翰威特公司的一篇题为“大陆面临管理人员短缺局面”的文章说:“中国目前严重缺乏熟练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陆的公司需要实现现代化、吸引对路的人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十分有限。”“大陆经济发展迅猛,这加剧了对本来就十分抢手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各公司发掘不出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才。中层管理人员也供不应求。”文章还说“大陆公司1/3的主管人员预计将在5年内退休。随着大陆公司面临的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大,领导人才的培养成为未来的主要挑战”。文章最后说“自去年以来,已有不少大陆公司在香港举办人才招聘会,以招募高级管理人员。如果香港的经济开始好转,大陆的公司在香港招聘人员就会面临困难”。江苏东源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过去企业规模小,缺点儿人才问题不大。现在企业规模大了,再要发展,人才非常不够。现在高、中级人才都缺,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层次技术开发人才紧缺。现在什么事都要董事长亲自跑,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建议,政府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工作。”南通冷冻设备厂厂长黄杰说:“我们企业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但如果再要发展有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紧缺。”他说:“企业缺钱好借,唯独人才不好借。如果骨干人才能翻一番,企业就能翻一番。”(2005年11月3日《香港虎报》)

从长远来看,中国如何在引智方面更好地促进本土企业,特别是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才是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私营企业是美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其研发经费约占美国研发总支出的70%。其中,中小企业是美国国家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小企业完成的,其人均发明创造为大企业的两倍,研发回报率比大企业高14%。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需要,转变观念,管理和服务对象从过去的国有企业,扩大到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努力提高引进国外智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应当成为今后引智工作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