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礼仪的培养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礼仪的培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培养学生的礼仪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人才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礼仪,对我们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德育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公平”的教学环境。毛泽东提出学校教育应以“健康第一”为目标。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礼仪的培养

胡江邦 杨世红 杨光会 马佳泽[1]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重新定义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培养学生的礼仪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人才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礼仪,对我们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礼仪之基本含义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东方,特别是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以追求“统一”、“中和”、“中庸”,重在修身养性的内向性、封闭性、圆满性为主要特色的体育文化,像印度的瑜伽就反映了印度民族的体育文化特性。

礼仪,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礼教、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俗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2体育与礼仪的关系

体育、礼仪,这两个概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实不然。从古至今,并不难看出体育活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需要一种规范来约束参加者或者参赛者以维护良好的体育持续。而参加者或者参赛者自身的礼仪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无形的规范予以约束其行为达到维护正常的、公平、和谐的比赛秩序。

具体来说,礼仪在体育为公共关系活动中的社会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礼仪可规范调节人们的行为。礼仪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具有公德的行为,这种人类行为直接起着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作用。礼仪调节人的行为,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选择一定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以达到在交际对象心目中留下自己期望的印象的过程。人们常常借助礼仪的施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印象整饰之目的,同时,人们也常常根据自己直接观察、感受他人对礼仪的施行以及自己所受到的礼遇,调整自身在交际中的行为取向和交往行为。

二是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由浅入深逐步认识和了解的。在最初社会交往时礼仪给人的印象很重要。一般说来,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交往对象的外部线索和信息,经由语言(包括身体语言)、非语言的途径获得,且以非语言为主,而所有这些信息,大多可从交际礼仪中获得。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以礼仪为规则的。

而体育是心灵沟通的窗口,信息交流的媒介,增进友谊的纽带。体育以它独有的风格打破国界,消除语言、民族、信仰的界限和障碍。事实证明,热爱体育的学生,为广泛交往拓宽了道路,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了自律的品质。体育的娱乐政治功能无不为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与礼仪有着密切的不容忽视的关系。而两者最大的融合之处便是两者都能培养人的沟通交际能力,能培养人的自身修养,能提高人的团体意识,增强人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3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意义

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败。大学毕业生在刚刚走上职业岗位时,由于不谙世事,阅历较浅,缺少经验,往往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前茫然失措,苦于无法适应,常常感叹“工作好搞,关系难处”。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压力集聚扩大的今天找到一份满意的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不断地向社会推销自己,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不被淘汰。

4“体育”“礼仪”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正因为“体育”“礼仪”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高校体育教师在当今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要一点一滴地从小事上通过疏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和“礼仪观”,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在就业压力市场的竞争性。“亲其师,信其道”寓意着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服饰、精神面貌和气质,甚至习惯都会作用于学生,反馈与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从自我做起。

思想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德育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公平”的教学环境。

言行一致,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衣着符合运动特点,精神饱满,热情大方,遇事得体,课内外一个样,杜绝一切不健康言行。

平等教学,教学中树立“学生为本”,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因材施教,正确理解每个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对体质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提供身体素质,对学生评价合理、全面、公正。

提高素质,教学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为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工作要求,体育教师要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结构,学会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与基本功。

5体育对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影响

体育之所以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能促进大学生培养礼仪,离不开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影响。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道德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毛泽东提出学校教育应以“健康第一”为目标。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这与现行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是吻合的。

对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来说,体育运动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坚定的信念,练就较为完善的人格,养成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思想作风。由于运动具有规则、竞技、拼搏、团队合作等特性,经过长期的个体锻炼和有组织的集体运动,能培养人的法规意识,竞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对心理的调节,有着特殊的功效,体育运动必然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日常行为就会处于良好状态,言谈举止也就会得体。

就学校教育体系而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代教育观认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完成教育、教学发展三个方面的任务,而体育本身的动态特征决定了它在这方面更具有广阔的作用空间。就社会教育体系而言,由于体育具有群众性、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等特点,它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以及培养人们的社会公德等优良品德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社交礼仪要求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它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和习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今天的大学生将是21世纪建设的生力军,可是不少高校存在着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达不到基本道德水平,在大学校园仍有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抓住体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和教学中贯彻,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为社会培养出真正健康的现代文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远波,范佳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程.体育类[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5(6).

[3]汤庆华.在体育中实施礼仪教育[J].云梦学刊,2007(3).

【注释】

[1]胡江邦、杨世红、杨光会、马佳泽,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