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关公共意识研究大都停留在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针对学生公共意识教育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大学生,而对于中学生公共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所以本文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公共空间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等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李健英

[摘 要] 针对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现状,选取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和制度以及公共空间意识三大自变量与公共道德意识认知、公共秩序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公共服务意识等4因变量,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影响现阶段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具体因素,发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公共空间意识影响较大,但校园文化与制度对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提出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有效建议。并对与职高生公共空间意识相关度较高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公共空间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公共服务意识

公共空间意识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公共领域内的准则、规范等的主观认可和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的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价值取向和社会制度的深层意识,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公共意识包括公共道德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公共监督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文明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其中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观念,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体谅他人即体谅自己的“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可见,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息息相关。学生已经可以明辨是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但又有着青春期的冲动与叛逆,该阶段是思想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和巩固公共空间意识的良好时机。对于即将成为我国未来公民的青少年,加强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提升未来公民公共素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不言而喻。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关公共意识研究大都停留在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针对学生公共意识教育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大学生,而对于中学生公共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所以本文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公共空间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等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当前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现状

本次调查以杭州某职高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与个别访谈等调查方法,描述和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意识的基本情况及其认知态度。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2份,有效率93.3%。其中,男生37人,占33.1%;女生75人,占66.9%。调查显示,该校职高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意识认知态度上达4.4(最高值为5),属于优秀水平;公共道德意识为4.2属于优秀水平;公共秩序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文明意识分别为3.8、3.9和3.7属于良好水平;公共监督意识仅为3.3,属相对较差的一项。这说明目前学生当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倾向于“怕打击报复,敢怒不敢言”或“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有人出面时就不出头”或“这是有关部门的事,与我不相干”等消极的心理。总体来说,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公共空间意识的认知程度对良好的公共道德与公共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知与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在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影响行为转化的中间因素和环节。

二、影响公共空间意识的因素分析

对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职高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各项因素中,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与学校文化和制度、监督惩罚措施有一定影响,但并无直接的影响。

1.社会环境对公共空间意识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对社会满意程度与公共秩序意识成显著正相关,即对社会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在公共空间认知程度、公共秩序意识、公共道德意识上的得分均显著优于持不满意态度的学生。可见,对社会环境的满意程度影响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满意程度越高,说明个体越可能表现出高水平的公共空间意识。

除了上述调查外,在对20名中学生样本的深入访谈中发现,中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中,普遍认同感较低的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中学生公共意识认同感较低内容

这些都是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刚刚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社会环境和社会大众行为对个体公共空间意识拥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这正如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如果一个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公共空间规则就会不断被破坏。由此得出结论,社会环境会对公共空间意识产生强大的暗示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人性化的公共秩序和设施管理、有序、规范的大众公共行为将使得中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呈现出积极导向,人们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会克制自己的陋习,让自己的行为与公共标准一样,而反之则会诱导诸多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2.家庭环境对公共空间意识的影响

家庭环境与公共空间意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家庭成员公共参与意识高的学生,在公共空间认知程度和公共秩序意识上的得分均高出于参与意识低的学生。因此家长公共空间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职高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学生们认为父母的文明程度不及自己,如家庭生活中小区的垃圾分类不如学校中做得好,公共空间的公共资源不占白不占,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不能做到拾金不昧,等等,被学生总结为“私民”而非“公民”。而自己在害怕责骂或是嫌弃麻烦的情况下顺从家长的行为,但内心却十分矛盾或忐忑不安。所以只有家长自己有了公共空间意识,才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从而通过身先示范来培养孩子的公共空间意识。

3.校园文化与制度对公共空间意识的影响

在校园文化和制度这个变量中,举止文明与学校倡导相关活动和操行制度及其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规定对职高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均并无显著的影响,但是与公共空间意识的认知程度相关性较为显著,职高生在选择“学校组织的哪些活动对自己认知空间意识影响很大”,其中实地考察、参观和班团会讨论分别为前三位,分别为53.3%、46.7%和42.1%。“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有利于规范公共行为的建议”在本次调查中并未呈现良好的显著相关影响。这表明惩罚式的公共行为监督做法并不能产生我们预期的良好规范效果。正如威尔逊提出的“护花原理”:花园管理者用“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等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摘花可耻”“禁止摘花”牌子,反而使花园里折花的现象骤然减少,所以友善的提醒往往对公共空间意识的提升有更好的效果。如要纠正职高生的公共行为还需从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上去分析,调查问卷中对于自己发生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一是存在趋同、侥幸或是逆反的心理,有31.4%的职高生选择自己独处时会发生不文明行为;二是当事人的未意识到自己不文明行为;三是发生行为的过程中忘记了是在公共场合,一着急或一激动就忽略了,有53.5%的职高生选择与自己利益冲突时会发生不文明行为,只有5.8%的大学生选择在公共场合会发生不文明行为。

三、加强公共空间意识的建议

1.社会方面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完善公共环境设施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公共设施的设置,促进公共管理的人性化服务,提高公众对公共环境的满意度。需要寻找社会上的正能量,对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起到示范作用,对网络上或者新闻媒体中反映出来的不符合公共空间规则的行为,应该给予明确的批评与指正,帮助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氛围。将媒体、网络教育引入校园,社会关注学生群体,制作适用于学生、家长题材的宣传资料,可以定期在不同的社区、机关单位进行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讲座,并接受家长的咨询。同时将校园学生带到社会的公共空间,在图书馆、博物馆等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开展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讲座,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公共空间意识及观念。

2.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形成公共空间意识并认识到公共空间意识适应于社会的重要性,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捍卫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进而身先示范,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内化效果。同时还应该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的实践需要,提高社会共参与、服务意识,使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公共意识,使公共意识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与思维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品德和修养。

3.学校方面

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其核心在于培养、教育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秉持社会公正和社会良知,把握自己的言行。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成才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强化自己的公共意识,使公共意识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与思维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品德和修养。

2012年初,杭州市教育系统专门召开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工作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新学期“增强公共空间意识”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最厌恶的别人妨碍我的行为”调查,征集开展“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图标,举办专题报告会,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公德标兵等,进而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延伸拓展。再如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学生大关路丽水路口学生调研“中国式过马路”,用拍摄加记录的方式,统计行人、电动车甚至机动车的各种闯红灯的行为。和睦小学的课题是“我与社区”,发现了这么些问题:购物付款不排队,乱停车,乱扔垃圾,傍晚遛狗不用狗绳、宠物乱拉屎等。

也可以用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表现来“教育”家长,将文明学生标兵、公共空间意识先进材料邮寄到学生父母单位或家庭所在社区,促进家长更好地理解与实践公共空间意识。

再如,利用威尔逊的“护花原理”丰富校园文化。在食堂的标语中“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在校园门口贴宣传语,垃圾箱附近“分类垃圾,是在保护小动物和人类自己,也是在创造资源”“节省用纸,双面使用,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校方应多组织关于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方面的讲座、知识竞答、互动游戏、比赛等,让学生意识到形成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按照各种公共空间规则行事。

(作者单位 杭州美术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龙溪虎.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影响变量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144-146.

[2]陈家琪.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中的公德问题[J].文汇报,2012:88-90.

[3]石志成.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14):6-21.

[4]郭洁敏.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N].解放日报,2010.

[5]陈付龙,龙溪虎.我国公共意识生成的图式分析[J].长白学刊,2009(5):118-149.

[6]王万明,王瑜卿.高校德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4(7):34-35.

[7]秦菊波.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9(13):2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