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模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模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很多高等院校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了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均设置有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和不同的实习实施模式,教学实践环节分校内实验室进行和校外实习安排两种。通过调查,我们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归纳为三种:一是分散实习模式;二是集中实习模式;三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模式的实证分析与对策[1]1

周荷芳[2]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学校、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状况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将当前旅游管理的实习归纳为三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改进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实习;模式;分析;对策

教学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获得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教学管理中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会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与专业培养质量。国内很多高等院校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了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均设置有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和不同的实习实施模式,教学实践环节分校内实验室进行和校外实习安排两种。本文针对校外实习这一教学实习环节,通过调查问卷、电话采访与当面访谈等方式,对学校、实习生、实习单位三个层面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信息和数据,特别是对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来自省内不同学校3+2的旅游专业学生的调查,使调查内容更加丰富。归纳起来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分散实习;二是集中实习;三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三种不同模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调查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的利弊、探索实习新模式,对提高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习的模式分类及其存在的现实理由

通过调查,我们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归纳为三种:一是分散实习模式;二是集中实习模式;三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所谓分散实习,学校只统一时间和指定指导老师而不具体安排实习工作内容和单位,由学生自行联系和选择实习单位,自主进行实习,最后上交一份盖有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接收单以及签有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和学生实习小结、总结的实习手册。这也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类专业比较通行的一种模式,存在的理由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一个企业追求的是利润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学生短期的实习可能影响企业的利润或即使不影响利润但对企业会带来不必要的管理麻烦时,企业便不愿意承担培训和教育责任批量接收实习生;二是学生层面,现在的大学生吃苦能力相对下降,有的不能承受旅行社和酒店的工作强度,有的因意识到专业预期与现实工作环境的巨大落差,为了少吃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和有人脉的单位实习;三是学校层面,减少对外联系集中实习和管理的工作量。所谓集中实习,指学院统一联系实习单位,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学生统一在这一段时间进行实习。学校层面为执行教学计划、落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旅行社和酒店的内容、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是愿意承担专业教育的责任,统一安排实习的。所谓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指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3—4次的教学实习,前面几次采用集中实习模式,最后一次毕业实习采用分散实习模式,这也是目前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和部分普通高校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满足专业培养的要求,也符合当前就业的形势和学生个性化就业的需要。

二、当前三种实习模式的实证分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分散实习、集中实习,还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导致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也导致就业市场需求的转变,市场需要有创新精神、宽口径、多技能和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以致学生在选择行业时,专业的相关性逐渐淡化。根据国内知名招聘网站“51job”公布的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工作与专业完全相关的占一成,61.22%的人表示目前的工作与专业只沾点边,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人占28.6%,也就是说大约每3个往届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专业不对口。

(一)分散实习模式

本科院系对学生的培养较注重专业知识与理论,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实习时间相对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较短,一部分本科院校对于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采取分散实习的模式。在前期专业认识和专业实习时,除个别同学找不到实习单位由老师负责联系解决实习单位外。绝大部分学生根据学校实习与专业相关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以及人脉寻找,自主选择单位实习,学生进实习单位后相对容易适应,中间更换实习单位较容易,学生和家人也乐于接受。毕业实习虽然要求实习工作尽可能与专业相关,但并非强制。毕业实习要结合就业而进行,应考虑到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后对自己的性格、品质和特长有一定的了解,对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所期待。分散实习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发展前途的岗位,呈现出实习岗位与就业目标一致性的特点。有的学生选择学校所在地或家乡所在地劳动强度较低的单位就近实习,减小了实习压力,有利于人生规划的其他准备,比如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其他行业、考公务员、改专业考研或出国,这也减轻了学校集中安排的难度。大部分同学边实习边寻找就业单位,或者找好就业单位后就在就业单位试用,将就业试用期与实习结合起来。但由于分散实习的单位,学校与其没有合作关系,一方面,实习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更多地关心和培养实习学生,可能出现疏于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行选择的单位(如旅行社或酒店)有的档次较低,学生得不到系统的轮岗锻炼或培养,在工作技能和操作层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我们从对酒店管理者的调查中得知,在酒店实习过程中,本科实习生并没有因为学历较高而占有优势,反而在实践技巧的熟练性上落后于专科生,而一些专科生因对工作的期望值较低、稳定型较好更能赢得管理层的好感,得到酒店的培养与提拔。有的酒店与个别学校有订单式的合作,认为吸收优秀的专科生作为实习生或补充员工队伍已足够,不用考虑吸收约定学校以外的本科实习生。而从学生层面得知,随着学生对旅游和酒店行业经历的了解从空白到较丰富后,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少部分同学对该行业产生兴趣;二是大部分同学反而没有兴趣或丧失兴趣。浙江工商大学历届学生就业资料显示,由于酒店行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的特点,一部分学生初次就业会选择旅行社和酒店,而坚持在该行业就业的不到10%。另外,分散实习的评价标准由于没有与时俱进,多年来对学生实习状况的评价不外乎“实习单位评语+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或总结”,如今多变的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给学校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的手册不能客观反映每位实习学生的真实表现;有些实习单位个别管理人员也会不负责任地把评语写成一个样;有的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准备出国、考公务员等,最后想方设法也会给学校提供同样的实习手册。这样的考评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实习的效果,考评有点流于形式。

(二)集中实习模式

集中实习模式对提高专业操作技能来说是最有效的。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内容不脱节,有利于教学计划与实习计划的有效结合。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多采用这种方式。学校可以通过与高星级酒店达成实习就业的订单式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定时定量地将学生输送至高星级酒店实习,当然各院校教学计划的安排模式有所不同。例如,杭州旅游职业学院针对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学生,采取的是“三学期教学+两学期实习+一学期教学”的模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的是“一学期教学+一学期实习”轮流交叉进行的模式,据该校老师介绍,此模式特意将教学和实习轮流交叉,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尽快在实际中运用。协议中规定酒店承担指导责任,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正规与严格的环境下锻炼其操作技能并积累经验,也使得学生在实习中落实就业。因为酒店承担了相应的指导责任,指导人员与实习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导,酒店可以及时把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学校,以利于学校掌控和监管。但有些同学对集中订单式的实习模式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实习就是实习,没有意识到与未来就业的关系;有些学生毕业后不打算从事酒店业;有的因为工作时间长与工作量繁重所带来的疲惫感逐渐代替了刚工作的新奇感,工作主动性逐渐降低;有的对酒店管理制度不适应,这些均会导致学生在实习中工作消极现象频出,并对高星级酒店的利益和形象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大学生就业的各项调查中,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一再被提及,在酒店管理方向或专业的学生中,这种落差感出现得更快,而大学期间优越感越强的学生这种落差感则越强烈。另外,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酒店都与省内的部分旅游学校达成每年输送一定数量实习生的意向,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例如,酒店为追求利益降低成本一般不安排实习生轮岗,而院校往往要求酒店对每个学生进行轮岗。再有这种模式对有其他择业意愿和人生规划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后才能真正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学生选择其他行业、考公务员、改专业考研或出国时,这种实习模式会给他们带来不便。

(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集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也弥补了以上两种模式的不足。例如,广州大学每年都有教学实践环节,前三年学校统一安排。第一年培养专业思想,一般到旅游胜地如云南、海南等地旅游考察实习;第二年培养服务理念,集中安排五周时间到高星级酒店顶岗实习;第三年结合春交会、广交会到旅行社实习;第四年为自由分散实习,结合毕业论文写作或就业进行。这种模式对专业思想的建立、沟通能力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增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积极和富有成效的作用。

三、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模式的对策

实习环节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要收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的三方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目前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支持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这为学校和学生带来良好的机遇。

(一)采纳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模式,以集中实习为主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中得知,在现有的三种实习模式中第三种,即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相对较好,同时对相对较好的模式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改进方法是:三年级之前的实习均采用集中实习模式。毕业实习采取部分分散、部分集中,在毕业实习开始前对所有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一全面调查,对于不再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准备出国的同学可以选择分散实习,对于确定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的同学采取集中实习。这样既体现了专业的培养要求,也充分体现实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二)加强校企合作、明晰双方职责

现在校企合作协议较多,但大多是流于形式,协议内容中涉及的双方职责不够明晰。因此一方面要拓宽学校和酒店、旅行社的合作渠道,尽可能选择管理规范、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或校友企业作为合作企业,协议中明晰双方的职责。因为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生的频繁进出,必然会对酒店和旅行社一线部门的人员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问题协调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合作企业对实习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是一种短期行为,而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与考虑。合理确定实习生数量与实习时间,实习生资源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补充与调剂,对于那些在旺季广募临时工的酒店和旅行社来说,旅游院校学生的价值更大,渠道更稳定。因此,酒店应根据营业活动的变化,合理安排实习人数与时间,实习人数以占全员人数的15%左右较为适宜,实习生的轮换应安排在旅游淡季进行。

(三)合作双方加强管理,确保实习效果

实习生年龄偏小、涉世不深、心理承受能力差,对酒店的管理制度和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作为合作企业的管理者,应将实习生看成企业的员工,使他们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得到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和关怀。此外,要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效率。这样也可以保证员工的质量,熟悉本企业环境的实习生被录用为企业员工后,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企业也间接地降低了每年的招聘成本,有利于做好时间、人员、费用、管理、培训、使用等方面工作的衔接和安排。

很多本科生本来对这个行业有所憧憬,却因实际工作的枯燥与劳累加之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最后放弃了从事旅行社和酒店行业的念头。作为培养单位要制定实习指导老师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责、权、利,一方面确保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在市场经济时代仅靠奉献精神是不够的,只有责权利的对等,才能使责任得以落实;另一方面要明确职责,要求教师经常与实习学生沟通,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和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疑惑,引导他们适应环境,教育他们吃苦耐劳、培养韧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管理人员更多沟通,成为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牛耀堂.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2009(1).

[2]魏洁文,吴俊.国外高等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3]陈祖斌,戴祎华.金融危机下旅游酒店如何突围[J].管理,2009(2).

[4]张勇.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问题分析发展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戴斌.金融危机下中国旅游经济:趋势与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

[6]陈嘉新,王付军.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

[7]李剑锋.酒店实习生管理问题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8(2).

【注释】

[1]指导校级学生创新项目:金融危机下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状况的实证分析,立项时间:2009年6月。

[2]周荷芳,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规划、旅游交通、人力资源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