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通识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高校通识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贻琦认为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要培养“无所不思,无所不言”的独立人格,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驯服工具。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相互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十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都设置了外国文学课程。由此二者的授课内容和方式都有所区别,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识课“外国文学”是微型版的“外国文学史”。

高校通识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以通识课“外国文学名著鉴赏”为例

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状态,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单一注重专业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而大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是高校当前的任务和责任

所谓国际化的人才是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既在专业领域有高水准,同时也是目光前瞻、视域开阔、思维敏捷、文化底蕴丰厚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合中国当前发展的需要,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

高校通识教育体系的确立和相应课程的开设,正是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关。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倡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能独立思考,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1829年,美国帕卡德撰文为大学课程设置公共课部分,当时包括古典语文、文学和科学课,作为进行专业学习的前提,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公共课,以得到应有的共同培养,并称这部分教育为通识教育。进入20世纪后,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1992年又进行了修订:在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六个领域各设若干课程,其总量应达毕业要求的学习总量的1/4。还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考试或选修某些课程达到规定的“数量化推理要求”的标准。

中国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梁启超、梅贻琦等人就曾提出“汇通中西、传承创新”的通才教育理念。梅贻琦认为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要培养“无所不思,无所不言”的独立人格,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驯服工具。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教育改革,逐渐建立起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12大门类。随着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教育水平向纵深发展,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一方面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思想局限于某一领域,视域狭窄等问题也凸显出来。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相互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领域的突破都与全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及目前的发展阶段或水平有所了解,而且要关注世界政治大事,关注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人口、生态、环保、教育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更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而是人才培养所需的一种必备的教育方式。

近十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广泛开展。通识教育不仅体现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打通,还特别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素养是人的灵魂深处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是人的价值所在。有了扎实的人文素养,国际化人才就较易具备国际的视野和意识,能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通识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体现出这一教育体系的特点和目的。自然科学的介绍和普及是其中必备内容,而文化、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各民族的文学成果既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因而成为各国通识教育中必备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会深切感受到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所经历的艰辛历程。“文学赏析”作为通识教育内容,不仅要了解本国的文学成果,同时也需要了解外国文学,这样才能全面地感知世界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世界各民族在文学领域所作的贡献;才能洞悉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渊源,跨越种族、民族、地域、宗教、肤色等鸿沟,相互尊重,达成和谐。

国内外的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都设置了外国文学课程。那么如何开设这门课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有必要对此展开深入的研讨。

三、通识课“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的通、精、深

通识教育应提供更为广泛的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否则也就失去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难以达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都有外国文学的内容,但是作为通识课的“外国文学”与作为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外国文学史”是有所区别的,二者面对的学生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要对各国文学做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探寻文学本身的发展轨迹及创作规律;而通识课是以文学为载体,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心态等。由此二者的授课内容和方式都有所区别,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识课“外国文学”是微型版的“外国文学史”。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各高校通识课“外国文学”的开设,通常是以三种方式安排教学内容的:一是按时间顺序,从古代讲起,至现当代(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在每一阶段选取代表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二是以国别为单位,分别讲解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罗斯文学、美国文学、西班牙文学、日本文学等;三是专题课形式,如开设莎士比亚戏剧、巴尔扎克研究、20世纪现代派文学等专题课,供学生选择。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以时间为顺序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轨迹,但是受课时所限,操作性不强,常常“断章取内容”;第二种以国别为单位,需要有充分的课时单独开课,才能对每一国家的文学史有简要而系统的了解,其另一弊端是无法将某一民族文学置于世界文学之中,感受到这一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第三种以专题开设的外国文学通识课程,优点是可以对一位作家的创作有翔实的介绍和深入了解,不足是所涉作家有限,无法达到了解外国文学整体面貌的目的。

笔者另辟蹊径,对通识课“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进行了新的尝试,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因为通常一部作品的流传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人物——将人物形象归类,如神魔形象、游侠形象、丑角形象、女性形象、复仇形象、吝啬鬼、多余人、小人物等,在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考察这些人物类型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流变;同时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与中国文学中的类似形象对比,并深入到他们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中。

以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入手展开通识教育的“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课程,预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通:对西方文学总体发展脉络形成系统的认识。尽管课程的安排是以人物类型为单元的,但是从两希源头到20世纪,这些类型化的形象包含了中西文学的上百个人物典型,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把世界文学串联起来,贯穿整个人类文学发展历程。

2.精: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会留下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课程内容涉及的人物形象选自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即是对经典作品的学习。

3.深:本课程内容的设置,并不是把作品人物形象简单地进行归类,而是通过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同异比较,以及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形象演变,揭示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轨迹,并延伸至中西文学、文化的比较,在世界文学的范畴内吸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

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了解世界各民族在文学艺术领域内作出的重要贡献,从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汲取知识和养分,同时结合对本民族文学文化的了解,进行比较研究,深刻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及在世界文化、文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广阔的视域和前瞻的目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全球化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融入世界大家庭里,培养既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人才,在各国文化的互通共融中,争取本民族的话语权,使中国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参考文献

[1]霍亚丽.注重通才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91—93.

[2]崔婧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途径探索[J].江苏高教,2009(1):151—152.

[3]楼忠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N].人民政协报,2009-06-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