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原动力

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原动力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文化基于主体的共同认知、解释和赋义,其路径是共同实践,其指向是价值共享。我们说,高职文化产生与发展本身是十余年来高职教育界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文化互动的动力也需要到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去寻找。实践既是创造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据,也是推动主体互动的原动力。但无论怎样,高职文化建设师生互动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确定哪些工作才是有利于师生发展的。

第三节 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原动力

高职文化基于主体的共同认知、解释和赋义,其路径是共同实践,其指向是价值共享。认知、解释、赋义的广度和厚度是其区别与中职教育的特点,共同实践的路径则是其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认知、解释、赋义蕴含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当这个过程以认知—解释—赋义这个方向运作时,体现了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当这个过程以赋义—解释—认知这个方向动作时,则可能是文化传承或是文化灌输。这两个过程其实是实践的过程。“实践活动才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并且是推动文化发展变迁的动力。如果没有人,如果没有人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文化就根本不可能自发地发生。”[41]

(一)共同实践: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原动力

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42]以前我们一直忽视了文化更深层次的价值并不在于能更好地由上而下推动改革或政令,而是在于由下而上的通过自发实践为院校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更是一所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说,高职文化产生与发展本身是十余年来高职教育界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文化互动的动力也需要到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去寻找。实践既是创造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据,也是推动主体互动的原动力。而共同实践则是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十余年来需要进一步积淀的文化建设基础。因为我们不可否认,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主导具有强大作用——这当然在发展初期是一种有力的支撑。但高职教育现在需要走的是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条路需要文化自觉作为铺路石,才会更加坚实。而“文化自觉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实践中自觉学习、思考、运用科学文化理论的结果”[43]

(二)群体价值: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坐标系

高职院校作为以育人为主要功能的机构,其文化建设或许有多个阶段,比如要了解学校传统,尤其是要挖掘深层意义;又比如要规划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但无论怎样,高职文化建设师生互动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确定哪些工作才是有利于师生发展的。所以,我们要思考高职文化建设的逻辑或机制应该是怎么样的?如果一个高职文化的诞生,它是遵循由下至上的路径的,是从认知、解释到赋义的,那么它将在最大限度上突出群体价值;反之,则可能出现行政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群体价值难以形成或共享,这将为高职走向文化自觉留下阴影。

(三)文化管理:高职文化建设主体互动的新方向

人们常说,“最差的教育是人管人,中间层次是制度约束人,最高境界是文化塑造人”。高职文化对于高职院校的师生而言,能产生那些对于学校、院系或班级来说被认为是适当的价值、行为和态度的功能,同时高职文化可以把一个新的教师或学生社会化到高职院校主流的文化系统中来。因为文化的筛选和内化功能,高职文化是一个师生中的管理、实践和行为的基础,可以使师生形成共同体,院校更具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个团体通过运用其文化有效地解决问题来建立它自己的文化认同”[44],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此。而高职文化管理为具有文化传承、引领、创新功能的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思路。

【注释】

[1]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秦凤白:《现代教育与主体间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3]秦凤白:《现代教育与主体间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4]余嘉云:《构建和谐共生的师与生——生态型师生关系定位与研究》,《课程与教学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5]金生img5:《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6]康伟:《主体间性理论解构师生何以理解:可能与必然》,《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32页。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8]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9]何善亮:《寻求意义:有效教学的人学根基》,《课程教学与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10]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10期,第107页。

[11]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课程教学与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1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页。

[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页。

[14]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15]颜明仁、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教师转变与发展的观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16][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巴里·亨特:《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王波等译校,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1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277页。

[18]欧阳康:《大学·文化·人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9]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课程教学与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20][美]史蒂夫·戴尔勒:《人类动机激发的文化概念和它们对于文化理论的重要性》,王小章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课程教学与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22]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23][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10期,第167页。

[24]钱穆:《文化与教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25]董洪亮:《教学文化及其变迁机制》,《课程教学与评论(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26]钱穆:《文化与教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27][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10期,第167页。

[28]万伟:《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29]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30]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3日,第8版。

[31]谢翌、张释元:《教师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32]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3日,第8版。

[3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3页。

[34]李宗泽:《如何建构高职特色大学文化》,《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0日,第5版。

[35][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课程文化》,余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36]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37]孟丽凡:《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析》,《课程与教学评论(第2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38]孟丽凡:《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析》,《课程与教学评论(第2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39][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课程文化》,余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5页。

[40]吴福平:《文化管理的视阈:效用与价值》,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7页。

[41]杜翔:《文化交往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5页。

[4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9页。

[43]石来宗:《学习实践文化论提高文化自觉性》,《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44]田玲:《文化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及其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