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国家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面向国家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需要调整发展定位,以革新性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动,走创新型发展路线,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为满足中国创新型国家发展需求,满足当前阶段国家发展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中国必须加快探索高端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之路。

面向国家新型工业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的工程教育综合改革

徐向民 韦 岗 李 正 殷瑞祥 晋建秀

在全球化和技术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工程师作为创新者和创业者,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面对产业升级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更好地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工程人才,我国工程教育需进一步探究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核心支柱产业,知识与产品更新更快,国际竞争更激烈,对产业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对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始终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长期坚持改革与探索,曾为产业界培养出一大批核心技术骨干与领军人物,包括TCL总裁李东生、京信通信总裁霍东龄、七喜董事长易贤忠、德生总经理梁伟、创维总裁黄宏生等杰出企业家。学校前期教学改革与探索工作于2009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针对社会与产业最新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我们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我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之一,2011年更是超越日本排行第二,然而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则高达70%;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0%来自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以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为例,其GDP连续23年全国第一,但2010年的总资产贡献率仅为1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比山东低7.1%,比江苏低2.1%,比上海低1.3%;其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比山东低1.9%,比江苏低0.8%,比上海低2.3%;2010年广东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每人年均创造增加值14.43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7.68万元,比山东少14.47万元,比江苏少5.89万元,比上海少10.78万元。

广东省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从广东省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优势,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规模化生产作为其主要产业活动。而世界工厂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注重成本控制等产业特点,决定了大量常规工程人才为社会所处阶段主要的人才需求,也导致了上述人均价值创造率的低下。

img32

图1 中国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美国研究机构认为,对比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综合性成本,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南部州的35%左右,但是,到2015年左右,将达到60%左右。这说明中国的综合成本上升速度很快,中美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距在缩小。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综合成本的上升,以人力成本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必将难以为继,中国正由资源驱动型国家向效率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国家发展,如图1所示。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需要调整发展定位,以革新性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动,走创新型发展路线,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5%~20%)。美国世界顶尖科学家数量约为中国的200倍。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的缺乏在新兴产业中体现尤为明显。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出现的电子信息领域新兴产业,如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平板显示,均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尤其像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这类战略性新型产业,更是由于创新型工程人才储备的不足,导致我国与日韩等国形成难以追赶的差距。据百伯数据研究中心预计,2012年全国云计算人才缺口将达百万名。按照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新兴产业所需的紧缺型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100万。由此可见,我国正处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未能给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为满足中国创新型国家发展需求,满足当前阶段国家发展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中国必须加快探索高端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之路。

2.我国高等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脱节”

我国的大学生培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并不逊色,然而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却存在着脱节。

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报告披露,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70万~80万人才,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则需要200万~300万人,然而能被这些跨国公司看上的人才仅有不到30万,人才缺口高达90%。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对全国1044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缺少实习经验”以51.7%的比例排在用人单位拒绝招聘大学生的几大原因之首,第二是“专业技能水平低或学习能力不强”(43.3%),第三是“专业不对口”(40.4%)。

根据麦可思所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大学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的提高幅度低于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的升高幅度,“211”院校毕业生离校时所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为53%,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为5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1%。有调查统计2010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员工具体各项指标满意度,如图2所示。

img33

图2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员工能力和素质的满意度

资料来源: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2011年“挑战杯”华南理工大学全国特等奖课题)

可见,当前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普遍未达到用人单位要求,高等教育并未能充分发挥人才发展预备期的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3.国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

伴随着产业发展阶段的演进,尤其是高新创新型产业给世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及其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外高校根据各自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各自的探索。

美国工程教育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大工程”观念,指导着工程教育的改革。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伯克利大学将“学术优先”的原则贯彻到工程教育中,积极构建“大工程”课程模式,在社会服务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研发和应用能力。美国普渡大学从能力维度、知识维度和质量维度构建宏大的工程人才培养三大支柱体系,并成立了工程教育系强化工程师资的培养。

德国重商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其工程教育受到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借鉴当时法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催生和强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模式。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可划分为理工科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两类,前一类偏重理论与研究,后一类则偏重应用与技术。这样的分法既满足了工程与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也遵循了人的个性差异。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形式以产学结合为特征,拥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师与工程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综合以上国外高校的探索经验,我们总结出两点共性:一方面,国外高校普遍通过产学结合,充分利用产业界资源,实现对工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国外高校注重对工程人才的整体能力与全过程培养。

4.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艰巨性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正围绕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最新需求,不断进行深入的专业改革。然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却具有艰巨性和困难性。创新人才的产生既有教育的条件(如教育体制、机制、科研经费、创新管理环境等),也有非教育的条件(如个人创新思维的天分、文化氛围等),总的来说,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外共生共长的生态环境。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可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艰巨且困难的过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成长条件。

根据上述国外高校探索的经验可以看出,产学结合及整体的全过程培养是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所处阶段的国情所限,产学结合的社会环境不及国外,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也不足。因此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艰巨性在于:①要克服阶段性瓶颈,产学合作,协同开展;②要完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解决学生成长的目标、动力、路径和出口相割裂的问题。

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索

1.创新人才的定义问题

为了实施更有效的专业综合改革,实现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首要任务是清晰、准确地定义创新人才,进而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视创新人才,但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看法。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新人才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内在因素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而国外的教育界是从心理学等内在因素研究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特点,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牛津大学时任校长卢卡斯、英国教育家纽曼、美国教育家赫钦斯以及哈佛与MIT等高校的育人理念。

虽然关于“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定义很多,但是任何定义的给出都是关注已经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人,而不是按照“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定义去发现、培养人才,关键原因是我们可见的是人才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时、短期的外在行为特征,而人才的内在素质却是通过长期的培养与积累形成的。建立人才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因素之间的关联,构建系统的人才观与工程教育理念,是清晰定义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2.人才成长动力模型的构建

(1)人才是一个内在因素与外在行为相互统一的整体系统。

不同人的个人目标和自我定位影响了个人所希望从事的活动,而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储备的差别导致了不同的活动结果。自我定位与个人能力系统等内在因素决定了人才的外在行为。

(2)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与外部行为相互作用、持续演进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受外部的压力、事件和环境驱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同时根据活动的结果相应地调整自我定位与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教育界相关创新人才定义的观点,我们尝试建立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因素的关联,构建了图3所示的人才成长动力模型,以更好地定义与培养创新人才。

img34

图3 人才成长动力模型

人才成长动力模型由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构成。这两个系统都分为三个层次:抽象层、活动层和支撑层。在外部系统中,具体的环境条件和抽象的压力形成了直接作用于人才活动的驱动事件;而内部系统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在抽象层中,人才的自我效能感结合对事物的评估形成行动的动力。支撑层描述了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素质。动力及能力支撑共同决定了活动层中人才的行为,而人才也在行为过程中完成支撑层中能力和素质的积累。同时,活动层的执行结果和支撑层的内容会反馈到抽象层中,影响人才的自我效能感。

3.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入分析

为了更好地探索综合改革实施路径,我们需要分析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在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人才的能力构成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创新环节、创新实施路径及创新实施条件等方面对熊彼特的创新过程模型进行细化与扩展,我们构建了知识经济价值链条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跟随性创新和变革性创新是实现知识经济价值的两条路径。

价值链条最前端的科学研究大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完成,中间部分和后端则在产业和市场中完成。自主创新型产业主要沿着变革性创新路径,通过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承接转移型产业则沿着跟随性创新路径,通过规模生产获取利润,其中一部分企业会在前端应用已有的技术进行小范围的产品改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属于承接转移型,以规模化生产作为主要产业活动,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优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必将难以为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升级转型,走自主创新产业道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转型任重而道远。首先,电子信息产业变化快、更新周期短,因此自主创新型产业需要承担未来预测和方向把握错误的巨大风险。其次,自主创新型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不但需要进行漫长的前瞻性科研积累,还需要巨大的前期市场培育投入。再次,中国产业升级转型面临各方面的竞争挑战,一方面是国际上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原有产业体系调整与重构时面临的挑战。

因此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作为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发现者和创造者、技术的发明者和应用者、创新活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应具有宽深厚的知识、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系统,能够支撑创新活动、准确把握机遇的经验系统,以及勇于开拓、敢于承担风险、意志坚定的自我意识系统,以支撑其发现和创造知识、发明和应用技术,不断推进创新活动。

img35

结合上述人才成长动力模型中的人才内部系统,我们提出图5所示的人才模型,以深入分析高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img36

基于人才模型,我们在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中分别细化培养目标。

(1)知识系统。

首先,扎实的数理基础、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等基础课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快的特点,高端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不仅应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广阔的国际化视野、高度的产业敏感度和超前的科学前瞻性。再次,当今的电子信息产业越来越展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广泛了解人文社科类知识,并具有跨学科意识及能力。同时,创新型高端人才还应具备突出的分析及写作能力,以归纳整理复杂的科技和产业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向他人传递。

(2)经验系统。

在工程实现方面,高端创新型人才也应具备基本的工程项目问题解决能力。在组织管理方面,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人才,我们要求学生具备工程项目及团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创新意识及能力方面,高端创新型人才在工程实践中应时常形成新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3)自我意识系统。

价值观方面,高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主动性与合作性,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进取精神方面,高端创新型人才应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4.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剖析

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成长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漫长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高层次创新人才产生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产生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目标与过程紧密结合的长期性,成长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协同性,人才内在动力和外在驱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持续性。

(1)目标与过程紧密结合的长期性。

人才育成具有长期性特点(如高等教育一般需要4年以上周期),不可一蹴而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更是如此。从上文的能力素质分析可以看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长期依据目标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获取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才有可能实现创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替频繁,产业发展周期缩短,尤其在高端电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所以这又要求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成长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协同性。

人才成长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高等教育虽然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培养,却会对人才日后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高校成长环境与社会竞争环境脱节,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时,由于在职业生涯起点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失去获得最适合个人发展的机遇和资源,进而影响个人职业成长,导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际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因此,如果想要学生走入社会后对产业有创新性的贡献,在高校中便应该为其营造鼓励创新的成长环境,使其具备创新创造的经验和思想。从另一方面说,发现并把握机遇的能力及勇于承担风险的开拓精神是高层次创新人才能力支撑层的关键组成部分。我国企业由于现阶段面临较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几乎难以承受员工创新行为的失败结果,这种环境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而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规律出发,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与犯错中学习成长,把产业需求(工作环境)与高校宽松创新环境(成长环境)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的开拓与冒险精神以及机遇把握能力。

(3)人才内在动力和外在驱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持续性。

人才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在知识系统、经验系统与意识系统三方面的长期专注投入和持续积累,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以提供驱动人才自我成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以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使行为强化和持续,并使热情、信念等得以坚持。高层次创新工程人才作为人才中的精英部分,将扮演引领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领军角色,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创新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尝试、屡败屡战的过程,随着创新活动的推进,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需要足够的自我效能感维持创新的热情,鼓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获取更大的成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能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严重影响到培养效果以及人才成长的速度。

我们结合人才成长动力模型,按人才成长的时间节点划分,总结出各阶段外部环境的特征及其作用于人才内部系统后所导致的人才特点,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思考,如图6所示。

由图中人才成长环境的改变及其导致的个人能力及社会角色的演变,我们总结出高等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的三个问题:①人才培养过程是否有前瞻性的、明确的、与过程紧密结合的目标导向,将决定培养的人才与产业需求是否相匹配;②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否有效协同,将影响学生在高校和工作岗位两个阶段能力发展的延续性,以及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能否获得工作单位对其能力的认可以及原有职业目标发展所需的重要机会;

img37

图6 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人才成长阶段分析

③人才培养中能否形成针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机制,以有效促进内在动力和外在驱动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学生持续的创新热情与创新精神。

三、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综合改革实践

1.改革思路

在深入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学院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特点,提出我们专业的综合改革思路: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产学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整体、系统的培养。工程教育综合改革思路见图7。以下是三条具体实施路径。

(1)前瞻目标导向。

本专业教学改革立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培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5~10年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为长期目标,在这种前瞻性的目标导向下对人才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培养。通过开放式课堂、讲座等形式给予学生正确的职业目标引导;建立校企间双反馈双评估机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保证过程与目标相适应,以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

(2)高端人才育成。

高端人才的育成需要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同时学院应努力营造与产业相匹配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提前接受社会竞争挑战,锻炼意志。一方面,学院依托优秀的师资及实验平台,从宽口径课程体系改革、全方位实践平台搭建、自主创新项目组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持续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会贯通,全方位培养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以形成良好的分析、处事能力。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培养,以实践项目或顶岗实习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产业的认识和理解,保证学生在职业生涯起步时有合适的“起跑点”,准确定位目标,快速适应环境。

img38

图7 工程教育综合改革思路

(3)高效成长驱动。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生要实现学习的热情专注和能力的持续积累,需要有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将外在环境的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并发挥出来。我院通过高效能培养机制(如实验班退出机制、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等),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成长效率与自我效能感。

2.改革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最早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中南五省12所院校相关院系合并组成;1958年由著名教育家、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重建,在华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硕博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2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6个硕士学科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国家重点学科及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2006年;射频电路与天线,2008年;数字系统设计,2010年)、2个国家特色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007年;信息工程,2008年)、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国家电子信息类专业创业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TCL通讯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1年)。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曾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

3.培养方案总体设计

本专业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突出“系统性”与“产学协同”特点,对内针对学生内在动力模型着重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培养方案,对外以产学协同合作教育方式填补高等教育与产业的“鸿沟”,建立起包括校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校外的企业能力深度拓展等环节的完整的、系统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从学校内基础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培养,到企业中产业知识拓展、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以更好地满足迅速发展的产业对工程创新人才的能力需求,具体措施有四点。①加强产学协同引导,帮助学生确立紧跟社会需求与产业前沿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②构建宽领域、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基础理论科学知识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同时采取全新的教学改革方式,将双语教学、生本教育、课外创新实践、跨学科教学、深度参观与基地实习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系统地、广泛地学习电子学科与技术类、交叉学科类专业课程。③通过全方位实践环境建设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全面普及与常态化管理,营造工程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必需的良好环境条件与事件驱动,实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点”“面”结合。④通过产学协同,面向企业人才需求的素质与能力基础培养前移至校内阶段,并通过深度参观实习、岗前培训、应用实习、项目组实习、项目组独立工作等形式,打通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通道,保证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协同。

4.主要创新措施

(1)前瞻目标导向。

我院以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对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学生在校培养和企业需求协同的全过程引导和反馈机制,以加强学生对产业的前瞻性认识,并确立自身满足未来产业需求的清晰的发展方向。①前瞻性人才目标导向,激励学生树立清晰目标。结合前述关于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深刻剖析,以及对相应各类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能力的深度分析,通过学科导论与开放式讨论课程,加深学生对本学科发展与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架构;定期邀请企业家和杰出校友进行讲座或座谈交流,内容浅至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环节了解,深到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工程经验等企业战略研究,帮助学生理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明晰学习目的,树立崇高理想,以制定高层次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②培养过程双反馈双评估,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培养过程采取“校内导师组”与“企业导师组”双反馈双评估机制。参与产学协同的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产业角度给出对学生的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的要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企业定期派出导师,与校内导师组共同对学生创新活动等表现给予评价。学校和企业双方对每个学生的能力评估会被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促使自身发展定位与产业需求相匹配。学生在不断的评估与调整中,实现能力的持续积累及纵向提升。同时,学校与企业间通过长期的互动交流机制,针对性地调整人才规格与培养计划,有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程监管,以更好达到预期培养成效。

(2)高端人才育成。

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进入职业生涯的起点至关重要,应注重学生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及自我意识系统的综合培养。我院将学习成长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进行良好融合,保证毕业生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良好匹配。①设计宽口径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学生宽厚的知识系统。一方面,实施宽领域、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改革,拓宽知识结构。通过学科导论、综合性课程设计、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及毕业设计等综合性设计课程,有效促进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综合理解,构建厚实的学科基础;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拓宽知识系统,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为未来把握全局、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开设工程特色课程,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该系列课程由合作企业参与共同开设。课程涵盖各企业的专业方向、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以及项目实施等方面内容,加深学生对产业现状的了解和企业管理战略的研究,培养学生具备满足产业需求的开阔眼界和战略思想,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修读该系列课程有两种学习路径:一种是“课堂授课+考试”,一种是课题项目授课(开题+中期答辩+结题答辩+报告)。②搭建全方位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一,建设实践平台,提供完善的实践环境。学院拥有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与培训中心、新一代移动通信实验室、电气信息及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学院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创建的实验室等平台资源。实验室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将新技术糅合在实验内容中,使学生能兼顾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新技术的了解。学院在学生宿舍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基地结合当前产业前沿应用,分若干板块(集成电路、电子设计、智能家居、通信应用等),由各企业资助实验器材,营造企业实践环境,见图8。创新实践基地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创新实践氛围。其二,实施创新性项目,培养创意意识,动手能力。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央高校业务费研究项目”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并以“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覆盖所有三年级学生,鼓励学生自立创新性探索课题、自组团队、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及动手能力。其三,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培养项目管理能力。学院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企业包括: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微电子研究院、TCL集团、广东电信研究院、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训练场地。另外,学院与TCL集团、中兴通讯联合申请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学生在实习基地将承担独立领导、管理项目等顶岗实习工作,锻炼对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决策、执行的自主能力。其四,到企业顶岗实习,打通产学通道。企业根据当前产业情况及自身特点,提供各类实习岗位,给予优秀学生轮岗的机会,并安排导师进行指导。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感受工作氛围,接受工作挑战,能充分实践所学知识,准确定位自我,积累能力。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导师与学校老师充分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调整培养计划,保证高端人才的育成。

img39

图8 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3)高效成长驱动。

培养过程中,通过精英式的制度文化、压力式的竞争氛围以及优良班级文化构建,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驱动学生高效自主、持续全面地学习。一方面,探索企业化班级管理机制,提升组织管理能力。班级干部组成形式与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相结合。将班长与总裁、学习委员与总工程师、宣传部长与市场部部长等关系一一对应,班级活动面向所有同学以开放式竞标的形式进行的组织实施,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沟通交流和资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优化文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创新班培养实施过程中将建立严格的退出制度,每学期末通过各类调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评定,排名靠后的20%的学生进入淘汰答辩,由教授组成专家组,根据学生学习成效和能力提升状况,判定其是否适合继续留在创新班(退出创新班的学生将转入相应的普通班)。通过压力环境营造学生成长的紧迫感,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动力。学院还实施年级班级评优,通过横向比较促进班级相互学习,推动班级优良文化育人环境的形成。

5.改革成效

基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提出了一个与高校及产业需求现状相适应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

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实施名单(2011年);获评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与TCL通讯共建,2011年);新增广东省教改项目4项(“信号与系统”省级精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平台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类创业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信息工程”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

(2)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专业培养方案按大类培养进行了宽口径专业整合与优化;课程体系以课程组为单位,按产业与专业发展需求进行了课程整合与优化;出版教材6本。

(3)创新平台环境搭建。

学生创新基地(近200平方米)已初步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行,该基地设在学生宿舍区,以便对学生24小时开放。引入龙头企业(如中兴、TCL、三星等),在创新基地建立按产业实际开发工作环境要求配置的联合实验室。

(4)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与TCL、中兴、炬力、全志、周立功、创维、德赛、三星、微软等在人才培养、科研交流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学生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央高校业务费研究项目(‘985’经费)”,如表1所示;2010—2012年,“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学生自立创新性探索课题共446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3项(2011年,最高奖项特等优胜奖、特等优胜奖提名;2012年,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特等奖(2011年)、全国一等奖(2010年);近三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获省一等奖15项;近三年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

表1 学生参加三大创新项目情况数据表

img40

(5)学生表现优异。

保研学生受接收高校欢迎。2008—2012年,每年保研到全国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排名前十学校(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生人数分别是4、11、22、16、23人,占保研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8.2%、15.1%、14.9%、13.1%、19.5%。就业学生受工作单位好评。2009—2012年,每年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8、72、104、137人,分别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10.7%、14.7%、20.1%、25.2%。

四、总结

未来的10~20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期,产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对高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作为电子信息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及输送基地,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后,我院将继续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经验,培养出更多满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江.我国创业创新型人才的现状[EB/OL].[2011-03-08].http://wenkn.baidu.com/view/7fb780e3524de518964b7d6a.html.

[2]从对比看得失,推动广东工业加速现代化——“十一五”广东工业发展与全国及主要省市对比[EB/OL].[2011-04-22].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110422_85622.htm.

[3]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EB/OL].[2012-06-25].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6/25/c_112278732_3.htm.

[4]曹欢,郭朝晖.美国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启示[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2).

[5]全国云计算人才缺口恐达百万名[EB/OL].[2012-02-15].http://data.ccidconsulting.com/ei/yjs/cyyw/webinfo/2012/02/1331687878388013.htm.

[6]江苏新兴产业尚缺人才100万[EB/OL].http://www.shoeshr.com/assistant_139931.html.

[7]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2009-12-21].http://ha.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9-12-21/44893.htm.

[8]我国今年约有4万大学生就业 大学教育被指脱节[EB/OL].[2010-07-06].http://www.dayoo.com/roll/201007/06/10000307_102722576.htm.

[9]王世斌,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10]张新科.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J].继续教育,2006(7).

[11]蔡建敏.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J].群言,2011(12).

[12]大学校长:如何培养创新人才[EB/OL].[2009-04-11].http://edu.people.com.cn/GB/9113663.html.

[1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14]王通讯,雷祯孝.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J].人民教育,1979(9).

[15]李广晨.什么是创新型人才[J].基础教育课程,2006(9).

[16]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17]Albert Bandur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Worth Publishers,1997.

[18][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19]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王通讯,雷祯孝.试论人才的知识结构[J].人民教育,1979(1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