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论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族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民族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民族院校作为主要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急需转变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浅论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 立 闻 亮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0074)

[摘 要] 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的重要特征。本文阐述了民族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民族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国际竞争将更为集中的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加注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民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便更好的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值得每一个民族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 大力培养民族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知识经济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高科技为重要的资源依托,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既依赖于知识的不断进步,更依赖于知识分子的再生产;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和以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增长将比过去更明显的依赖于知识的大量生产,快速传播,及时汲取和有效应用。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常规的生产素——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其重性日渐下降,取而代之的符号化知识的重性却在与日俱增。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靠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历史使命,民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亦不例外。

1.2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内地和沿海地区,因此在民族院校的教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我国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内蒙大煤田与新疆油田的开发,西藏旅游业与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广西北海及内蒙古满洲里市的崛起,预示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处在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而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2]国际市场高新技术与民族地区有竞争力的资源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更是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民族院校作为主要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急需转变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民族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受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民族高等教育逐渐形成重文史轻理工、重基础轻应用的思想观念。[3]民族院校的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专业和课程设置脱离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强调单纯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3]

2.2 教学内容陈旧

民族院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既有知识体系构成的教材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师的讲义、教案,缺乏时代性,许多教材编写于七、八十年代,有的甚至更早,较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缺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次缺乏启发性。课程内容大多属于定论的东西,不容置疑,有争议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尤其是敏感问题基本回避,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性;再次缺乏求异性。内容设置强调统一性,一味的讲究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培养。总之教学内容的陈旧,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民族院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形成应试教育的怪圈,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激发兴趣不够。

2.4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民族院校课程内容划分一般较细,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有些专业口径狭窄,而各个专业之间又泾渭分明,隔行如隔山,学科之间难以迁移。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因此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单薄,缺乏综合、交叉优势。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纰漏,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5 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民族院校在教育评价方式上,仍然以传统的书面闭卷式的成绩考试作为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人们已比较习惯于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标准,过多的强调了以教师所授内容为标准的单一化考试的作用,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能力的检查不够。现行的成绩考试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对教材或教师讲义的接受甚至是记忆程度,鼓励对既有知识和成果的认可而不鼓励甚至排斥独立思考。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乃至发展程度和状况的惟一尺度和依据,学生的创造个性和能力不在测量和评价的范围,创造性成果未能纳入测量和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导致学生普遍出现严重的应试学习甚至死记硬背倾向,创新精神受到极大压抑,创造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4]

2.6 教学管理缺乏灵活性

多年来,我国民族院校的培养目标有章可循,不能跃雷池一步。学校为了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科学知识,组织有序的教学工作,将课程和教学时间进行统一安排,形成整齐划一的封闭教学管理系统。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知识、兴趣、能力的个别差异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7 轻视实践教学

民族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情况,所设课程大多注重理论的学习,忽视实践环节。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乏力。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十分单薄,基本上成为辅助性手段,即使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有一些举措,也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3 推进民族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3.1 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改革旧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我们民族院校的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自觉的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上来,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5]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但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最高目标。通过传授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现代教育的应有功能。

3.2 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前沿性和新颖性。科学是发展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一些教学内容陈旧、僵化、严重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现状,不断地增加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概念,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全面性的特点。

3.3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学方法甚至比教学内容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难受。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重于通过课程的讲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采取更加生动、活泼,有助于师生交流互动的多样化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

3.4 完善课程体系

突破旧的不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的束缚,加强基础课程,使学生基础扎实,知识广博;加强文理工融合课程,由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重新组合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增大选修课比重,由统一化课程转向多样化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保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组织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3.5 试行新的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指挥棒式的引导、激励功能。民族院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仍然以传统的书面闭卷考试为主,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乃至发展程度的主要尺度和依据。传统的考试制度,内容固定,答案唯一,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向“死读书”和“读死书”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试行新的教育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应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创造业绩纳入考察、评价的范围,要能对学生的创新个性做出科学的测量与评价,而不仅仅是对既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以笔试和口试,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面考察和典型问题处理、开卷和闭卷、分数和评语等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评价学生。

3.6 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统得过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旧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建立新的弹性管理制度,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对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特长生,应采取特殊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鼓励其发展。对与创新能力较强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要有一些特殊待遇。

3.7 大力加强实践环节,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民族院校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要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设置组织机构,搭建活动平台,创设工作项目,提供物质支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竞赛等一系列校园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6]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对做出了创新成绩的学生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要给予物质奖励,并予以广泛宣传,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俸兰.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6.

[2]腾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85.

[3]马麒麟.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1.

[4]索里.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6]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