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学分的设置

民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学分的设置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高等院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有力地保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成果的表现和物化能力是创新实践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进行教育创新。

民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学分的设置

何冬兰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武汉,430074)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及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了实践、创新学分,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和制度保证。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学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与市场的寿命周期将不断缩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资源,就意味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起动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工程”。特别是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组成了主要由企业(以大型企业集团和科技企业为主)、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和部门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三部分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中高等院校构成了创新体系的主要知识供应链,民族高校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担负起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使命。[1,2]

高校融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于一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发源地”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是高级专家学者的“聚集地”和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大本营”。只有高等院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有力地保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生大多基础比较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较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本科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观察和记忆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问题和难点的解决能力、组织和管理的实施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和物化能力等。[3]

(1)良好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是指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认识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记忆能力则是指贮存和重现经验知识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又一基本条件。观察能力敏锐的人能从微小的事件或偶然的现象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或线索;记忆能力强的人,能迅速而准确地记住必要的信息材料,纳入自己个人的精神财富,以便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从记忆的仓库里检索出来,加以利用。

(2)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指独立确立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学会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抓住要点的能力等方面,它反映了高校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以及将这种认识运用于独立实践活动的能力。

(3)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指对问题的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具有强的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就能将研究的问题分解成它的构成成份并理解其组织结构,如对各部分的鉴别,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认识其中的组织原理等。

(4)问题和难点的解决能力。客观世界极其复杂,任何创新活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必定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和难点,这就需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确定难点、克服难点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攻克难点,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基于现实看发展,抓住关键看联系,在错综复杂的大量问题和难点中找出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再以点带面,各个击破。

(5)组织和管理的实施能力。组织和管理的实施能力,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管理和协调方面的能力,包括策划、组织、协调、指挥、沟通、控制等多方面。科学技术高度系统化、整体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任何领域内的创新都变得更加需要高度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完成各种科技攻关任务。

(6)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指能够较娴熟准确地驾驭文字、自主流畅地表达的能力。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如果不善于表达,必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7)创新成果的表现和物化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和物化能力,是指能够将创新成果以学术论文或实物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和物化能力是创新实践的落脚点和归宿。如果创新成果表现为学术论文,就要求人们必须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格式,掌握学术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谋篇布局等。如果表现实物形式,则必须具备选择和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工具,加工、处理、装配零部件的技术能力,以及掌握相关市场信息的能力等。

2 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目前的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进行教育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4]具体措施是:

2.1 树立创新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重点是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内涵、规格、模式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新是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的转变。第一,要传授有效的知识,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第二,要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在培养和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第三,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环境,要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创新人才培养才有明确的思想保证。

2.2 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要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关键是要搞好教学改革,在新的创新教育观的指导下,推动教学的创新,用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方面,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削枝强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要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和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也要精选。

(2)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拼盘式教学和双语教学,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以及研讨式课程(Seminar)。只有从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引导的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改革考评方法。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教学评价制度。探索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要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这两方面的考核结合起来。考试的方式也要灵活多样。

2.3 改善教学环境

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1)加强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组建特色专业或特色班,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2)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课余科技学术活动,这些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对学生智力锻炼和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试验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培养。另外,在科技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战胜困难和挫折,会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自觉性,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把开展这些活动提到教学的高度来认识,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

(3)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实施学分制,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层次、学习进度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跨专业跨系选课,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复合。与此相应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

3 民族高校设置创新学分的特点

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边穷地区,其创新意识没有得到较早的启迪,缺乏竞争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整体而言起点较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各个民族和地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民族院校的生源和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在创新学分的认定范围和创新学分的效用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认定范围

各民族院校对创新学分的认定范围与对本科生的创新学分的是否作为毕业的必须条件及其数量有关。如果对本科毕业生没有创新学分的硬性要求,创新学分的认定要求则较高,如中央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定义的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本科创新教育项目或其他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成果和专业学科竞赛奖项,经核准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包括公开发表的或经过鉴定的或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创新研究的科研成果及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奖等,其目的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本科生创新研究计划和各种学科专业竞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有余力或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把课外创新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且学分数量要求较高的学校,对创新学分认定的范围相对要宽广一些,如中南民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分别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5个和6个创新学分方能毕业,他们认定创新学分的范围包括:学科竞赛、专利发明与学术论文等;科研实践训练;各类资格证书;教学计划外的创新类研究课程;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增强学生创新实践意识。

3.2 学分的效用

目前,许多民族院校本科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创新学分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都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除此之外,还有二种效用。其一是学生取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以冲抵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公共选修课。如中央民族大学规定: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成果取得的创新学分可以冲抵教学计划中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其他创新成果取得的创新学分只可以冲抵教学计划中非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创新奖励学分可以累计,但冲抵选修课程学分原则上不超过10学分,超出部分的学分,学校予以记载,但不冲抵课程学分。西北民族大学规定:创新学分可冲抵通识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但最高不超过8学分。中南民族大学规定:学生取得的创新实践学分超过10学分时,可以申请超出部分冲抵公共选修课的学分,但最高不超过2学分。其二是创新学分为必修学分,不得与其它学分互换。如西藏民族学院本科生必须取得6个及以上创新学分方能毕业。

民族院校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构建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制定创新学分管理办法,为学生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和制度保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俊一,管黎光.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2):80-81.

[2]蒲云,代宁,王永杰,等,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2.

[3]李磊,何冬兰,冉春桃,等.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75-76,125-126.

[4]张云志.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EB/Q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zhi_ye_jy_281/20060323/t20060323_11835.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