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模式识别程序能够识别某一特定刺激的模式或对事物加以分类和判断。经由概括而形成的模式识别产生的过程中,所有的条件项均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项全部包括在内了。实际上,模式识别程序与动作序列程序是不可分离的,模式识别是完成动作序列的前提条件,但它们的学习过程和所需要的条件仍然是不同的。

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模式识别学习

模式识别就是把输入的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辨别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模式识别是对内外刺激模式进行分类和判断的基础。通过模式识别程序能够识别某一特定刺激的模式或对事物加以分类和判断。

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把握产生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

概括指对同类刺激模式的不同个体做出相同的反应,即学习者对凡是符合同类刺激模式的共同特征的所有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而个别刺激所具有的非共同特征不再是做出识别和判断的必要条件。概括实际上是提供概念的若干正例(变式)以促进概念学习的心理基础。在模式识别学习过程中,变式越充分,越典型,学习者通过概括得到的概念的本质特征越准确,产生式的条件项越精炼、数量越少,进行判断和识别时就能越少受到概念的无关特征的影响。正例能够有效地促进概括的进行。

分化也称区分,与概括相反,它是指对不同类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过程。分化导致产生式条件项的增加,使产生的使用范围缩小。经由概括而形成的模式识别产生的过程中,所有的条件项均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项全部包括在内了。例如,老师在教“圆”的概念时,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圆和其他图形,由于这些都已经是在同一平面上,学生们在判断圆形时只注意“是否各点到圆心距离相等”这一条件,直到教师拿来一个球,才意识到判断“圆”的必要条件中应加上一项“所有的点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可见,分化过程常常是通过反例来帮助实现的。反例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模式识别中辨别和区分的准确性。

(二)动作步骤学习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这种学习主要是对产生式动作项的学习。这实际是对做事、运算和活动的规则和顺序的实际运用能力。动作步骤学习是从陈述性的规则和序列开始的,动作序列的执行则从模式识别开始,即只有首先能对需要执行某一动作步骤的情境条件的模式做出准确的判别,动作步骤的执行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否则就会造成解题时胡乱套错公式或“空有一身绝技,不知何处下手”的技能滥用或技能无用现象。

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经过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

程序化就是形成清晰的产生式,这个目标要分两步实现:第一步是建立规则和序列的命题表征,以供学习者执行这些动作步骤时依顺序激活并作为行为的指示。第二步是将动作步骤的陈述性命题表征转化为程序性的产生式表征,并在执行时逐渐脱离陈述性命题的检索、提取和监控,实现自动化。动作步骤的程序化的全过程可以从小学生学习运算技能中得到清晰的体现。

程序合成是指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的合并一方面因为减少了产生式的数量而缩短了激活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工作记忆的负担,使复杂动作序列更为流畅。但这并不是说应该把所有能组合的产生式都合并在一起。在学校教育中,对于那些最基础的、变化较少的、以后会大量使用的系列才可以考虑组合,如基本的读、写技能等,以便以后学习复杂的知识;而对于那些只在解决特殊问题时组合在一起的动作序列,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更有利于灵活地拆分和组合,增加运用这些技能的变通性。

不难发现,不管是程序化过程还是程序组合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馈。

实际上,模式识别程序与动作序列程序是不可分离的,模式识别是完成动作序列的前提条件,但它们的学习过程和所需要的条件仍然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