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由来

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由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提出在我国高校的基础和专业课中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计划后,高校的双语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拉开了序幕。此外,2002年教育部又跟进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说明了双语教学正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

一、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由来

全球化以一股锐不可挡的世界潮流席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对于每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的“钻石体系”模型中有力地论证了一个国家永续的实力在于其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一个国家在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话语权,谁拥有了强势的技术创新力量,谁就拥有了国际分工中的谈判资本以及社会生产力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力正以蒸蒸日上的人力资本的形式活跃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在21世纪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世界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及越变越小,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而世界也因此将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势,迎接资本、技术、人才的全球性流动和配置。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和经济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如今,英语交际的职能已逐步退出语言价值的核心,在当今的世界正演化成为一种衍生科技和财富的工具。无疑,双语教育充分实现了语言的工具作用和利益作用。世界各国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争得席位,都不同程度地在本国大学开展双语教学,这无一不折射出双语教育已成为各国增强国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理由使得人们越来越相信,未来的世界将掌握在双语人才手中,以加拿大、美国、瑞士、芬兰、文莱、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性的双语教学潮流正逐渐在全球蔓延。和我国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其强劲的发展态势正是得益于高校的双语教育。现在的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软件大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其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印度高级人才的双语优势足以使印度迅速融入国际社会,也足以使印度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抗争。

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大国,提高人口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只有通过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更好地融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社会。无疑,我国的高校正是肩负着这一艰巨使命,成为高等人才的发源地,双语教学也正是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而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2001年乌拉圭回合成就了我国加入WTO的梦想,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在一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至今,既精通专业又通晓外语的复合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态势下,2001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布到位。”这一举措是对我国高校多年来传统教学的挑战,也是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才紧缺的呼唤。伴随着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诸多承诺,特别是有步骤地扩大对外开放的市场领域,包括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等行业,将推进我国按照国际规则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新的形势无一不折射出传统教育难以胜任新时代所面临的这一挑战。培养具有全球眼光、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并具备国际竞争所需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提出在我国高校的基础和专业课中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计划后,高校的双语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拉开了序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重点大学率先试点,逐步开设了20%左右的公共课程和30%~40%的专业课程为双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此外,2002年教育部又跟进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说明了双语教学正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自此,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进行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4年12月,在总结前几年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后,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它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将推进双语教学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上,《意见》指出:高校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加强双语课程和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和交流”,“及时对双语教学进行跟踪,加强质量监控”,以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制订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章程,由浙江大学牵头任组长,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为副组长,吸收35所高校为成员组,包括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

此后的2年,浙江大学建设开发了教育部管辖的三大网站之一——全国高校双语教学资源网(http://www.btrc.edu.cn)。网站的建设和开通,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双语课程、教师、教材等教学资源信息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的在线浏览和下载,也为有关高校的管理部门和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它标志着高校双语教学正在逐步迈向网络平台化、数据信息化、资源共享化的通道。2005年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双语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重申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的平台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思维研究方式、国际合作方式和技术成果。2007年8月为落实文件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提出从2007年之后的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一切旨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的接轨。事实证明,人才的优化培养是一国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保证,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