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信息素质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信息素质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文献检索课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基于信息素质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研究

吴建华 陈菁华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430079)

摘 要:首先分析信息素质的内涵和组成要素,并建立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信息素质的复合型内容结构、层次型组成结构、稳定-变化型时间结构特点。然后,针对信息素质的结构特点和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实分工格局,提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内容安排的针对性原则、目标定位的适度原则、教学形式的镶嵌原则,以及教学设计的立足点:“信息是一种资源”。最后,提出设置与信息素质内涵相适应的课程目标,设计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八大模块教学内容。特别提出把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列为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这种设计是有效的、可行的。

关键词: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结构特点;教学设计;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1 引言

诚如Koltay(2009)所言,“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但要在不同形式的教育中予以实施却并非易事。”[1]

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出内容完备的、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值得借鉴,但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具有自身的特点,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并不一定适合我国。根据信息素质内在结构特点,探索信息素质教育规律,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式,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指导意义的纲要式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参考标准,是我国广大信息素质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没有真正利用过图书馆,也缺乏相应的训练;第二,拥有较完备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加之国家施行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学生在信息技术层面一般都受到过良好训练;第三,大学图书馆长期通过开设信息检索类课程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但开课率和选课率都比较低,数据库培训受众也十分有限,总体上未能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目标。因此,我国公民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信息素质教育都是片面的,因而获得的信息素质是不完备的,整体信息素质水平低下。调查显示,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受过学校专门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生不足三成(马费成,2009)[2]。我国大学生、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质状况整体较差,信息安全、信息道德意识薄弱,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欠缺(吴筱萌,2007)[3]

以文献检索课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这个从文献检索课、信息检索课向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转型的过程并不顺利,教学人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本文站在信息素质课程建设角度,分析信息素质的内涵和结构特点,研究适合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并为建立具有指导作用的课程参考标准奠定基础。

2 信息素质的结构特点

2.1 信息素质的内涵与组成要素

(1)信息素质内涵

国内外对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很多,皮介郑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总结,提出了信息素质过程-目标结构理论(2003)[4]

他发现,国外对信息素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一般从人的信息行为过程出发。不管信息素质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信息过程本身总是相同的,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过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秩序上都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这个信息行为过程由以下六个阶段组成:明确信息需求→查找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交流)→评价结果和过程。

国内人士对信息素质内涵的认识,则一般从信息社会对人的要求出发,即信息素质由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五个目标要素组成,信息社会要求人们努力达到这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从而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适应信息社会。

他将前述的过程结构和目标结构联结起来形成了信息素质过程-目标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在该体系中,信息素质目标是内核,过程则是达到目标的载体;过程的要求可归结为目标,目标具体表现为行为过程。目标经升华和内化最终形成信息素质。

据此,他把信息素质的内涵归结为与信息行为相关的一种稳定的能力和品质。“信息素质是信息主体在信息行为中认识和表达信息需求,并利用适当的信息工具从各种信息源查找、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以及此过程需要的信息观念、意识、知识、态度、习惯和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能力和品质。”笔者认同这一理解。

img48

图1 信息素质过程-目标结构体系

(2)信息素质组成要素

Eisenberg(2004)等总结了有关信息素质本质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信息素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信息素质是一些技能,信息素质是一种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信息素质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些技能。[5]

概念及其内涵是复杂而抽象的,考察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可以帮助人们清晰、具体地认识它,从而把握它。

人们对信息素质的组成有多种不同的意见,但现在一般认为由以下六种要素构成:图书馆素质(library literacy)、媒体素质(media literacy)、计算机素质(computer literacy)、因特网素质(internet literacy)、研究素质(research literacy)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6]

信息素质构成的这种组合式描述易于理解,已获得广泛认同。但是,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丰富,是一种综合素质,对这种综合素质的研究和应用还在深入。

我国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把信息素质归纳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

Markauskaite(2007)研究师范生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素质的本质及其组成,发现它由两种认知能力和三种技术能力组成:①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交流与元认知能力;③基本ICT能力;④与ICT相关的分析与生产能力;⑤信息及因特网相关能力。同时发现,一般认知能力和技术能力分别是ICT素质中相互独立的两种能力,但基本ICT能力是两者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8]

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能力、交流能力、ICT分析能力、ICT生产能力、基本ICT能力、技术能力,这么多概念,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把握,这些概念在信息素质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从几个基本概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3)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技能是指人们运用有关知识,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能力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一定任务的可能性,是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反复训练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都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

能力与技能都与大脑的机能有关,都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但能力比技能复杂。能力由“知识、技能”等处于表面位置的“应知、应会”部分和“价值观、自我定位、驱动力、人格特质”等处于基础位置的情感智力部分构成。能力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根据Markauskaite的研究,信息素质能力由两种认知能力和三种技术能力构成。认知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元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即基本ICT能力、ICT分析与生产能力、信息及因特网相关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把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表达为如图2所示的模型。

img49

图2 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

2.2 信息素质结构特点

(1)内容结构呈复合型

从水平层次考察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可以清楚地发现信息素质组成内容呈现出复合型结构。信息素质本身由图书馆素质、媒体素质、计算机素质、因特网素质、研究素质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组成,这导致与信息素质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极其丰富的,涉及多样化的相关课程。邱瓞曾就提出了一个包含20多门课程的医学专业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建议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数据库技术、逻辑学、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科技写作、心理学、伦理学、知识产权[4]

信息素质相关的能力也是由认知能力和技术能力复合而成。

(2)体系结构呈层次型

从纵向考察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可以看出信息素质体系结构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技能→能力,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其中知识→技能→能力由下而上,自身组成结构渐趋复杂,无论是从教育培训的角度,还是从测度的角度,难度都逐渐加大。

这种信息素质的层次型体系结构特点引发的难度变化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以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为例,一般情况下对信息的相关性、重要性、完备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判断,相对比较容易;但在特定环境下对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价值的判断则比较困难。随着信息活动的专业性加强,这种判断就更加困难,对信息素质的要求更高。例如,日常生活相关活动与专业性活动相比,需要的信息素质知识、技能、能力显然是不同的,后者要求更高。

人们发现了信息素质的这种体系结构的层次性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曾晓牧(2005)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能力,不同学科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素质能力有其学科特点,将大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质能力由基础到高级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的信息素质能力,由基础图书馆应用知识和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构成;第二层次是通用的信息素质能力,是使用在任何学科和日常生活中,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转移的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是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质能力。她还进一步将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通用层次的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和学科层次的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9]

(3)时间结构呈稳定-变化型

从时间维度考察信息素质,可以发现它一方面是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独特的时间结构特点是由其复合型内容结构决定的。

如前所述,信息素质组成内容丰富且多样化:与信息及信息技术相关的价值观、情感、态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这些要素有些是稳定的,有些是缓慢变化的,还有些是快速变化的。

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原始推动力,技术在信息素质的发展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导致信息形态、信息传播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的快速变化,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技能、方法、能力都会随之变化,这是信息素质变化的方面。当然,技术不是导致信息素质变化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的发展也会引发信息素质的变化。

信息素质中还有相对稳定的方面,如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方法。现代社会对劳动、创造的尊重,对效率和利益的追求,这些是基本不变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抽象、综合的基本方法不会变化,如分类、归纳、推理、比较。技术也许引发手段变化,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方法是不变的。

3 针对信息素质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

3.1 确立基本原则

信息素质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我国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亦具有独特之处,教学设计应该针对信息素质的特点,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为此,这里先确立几个基本原则。

(1)教学内容安排——针对性原则

教学内容安排既要考虑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又要立足于客观现实。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实特点是,有两股不平衡的力量在实施信息素质教育。

一股力量是处于强势地位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我国2000年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3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7]。同时,大学课程中又设置了信息技术类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些课程既有课时、学分的要求和课程标准指导,又有计算机和网络实验条件作保证,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的推动。总之,我国学历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完备的。在职人员则一般通过短期培训、自学完成信息技术教育,职称计算机考试是成人信息技术教育的助推器。

另一股力量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检索类课程。虽然教育部先后三次发文要求高校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课,2002年又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要求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但开课率和选课率都不高。

在这种业已形成的现实分工格局下,以信息检索课为基础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就必须面对现实,针对信息素质内涵和结构特点,在信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同时面向现实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扩大课程影响,扩展自身发展空间。

我国这种信息素质教育格局导致的结果是,人们普遍重视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得较好;与此同时,对信息资源缺乏了解,信息资源利用能力低下。这就是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可以把信息资源的利用确立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一步的讨论将在下一节展开。

(2)教学目标定位——适度原则

信息素质体系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点,这给教学设计带来直接影响。不少研究者提出分层次、分阶段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建议。

曾晓牧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信息素质能力、通用信息素质能力、学科信息素质能力。王莹也把军校本科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识信息技能、专业信息技能、创新信息技能,并建议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大一到大四整个大学阶段[10]

我国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公共外语课和公共政治课占用学生大量时间,这一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设置多个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是不现实的,也行不通。

因此,以信息检索课为基础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宜遵循适度原则,定位于基础部分。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方法,了解通用的和学科相关的基本信息资源,具备基本信息素质意识和能力。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信息素质基础的人会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

(3)教学形式设计——镶嵌原则

信息素质教育课是一门方法课、实践课,因此,课程应该融知识传授和技能、能力训练为一体。课堂教学形式应遵循镶嵌原则,把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与技能、能力训练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习了知识,又训练了技能,提高了能力。这种教学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镶嵌原则还体现在把信息素质能力的训练内容嵌入其他课程中。信息素质内容结构的复合型特点,决定了信息素质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信息素质基础教育以后,把学科相关信息素质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达到强化信息素质能力、促进专业学习的双重目的。

3.2 教学设计立足点:信息是一种资源

(1)确定与信息素质内涵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目标

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素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由图书馆素质、媒体素质、计算机素质、因特网素质、研究素质和批判性思考的技能组成。但是,人们达成这种比较全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而且从教学实践层面考察,认识并不到位,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未根据信息素质概念的发展调整到位。

信息素质是一个从计算机素质发展而来的概念,随着信息素质内涵日益丰富,人们认识到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计算机素质关注以技术为基础的定义、概念和技能,信息素质则定位于较高层次的概念和能力。美国教育考试中心(the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ETS)针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这种变化,对信息素质测试工具即在线ICT考试进行了修改。新的ICT考试评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每个参加考试的人要完成15项任务,这些任务不仅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而且测试学生界定、获取、评价、管理、整合、创造、交流信息的能力。ICT考试总分为300分,设置的合格分数为150分。美国中西部一所大学600多位学习计算机素质课程的一年级学生参加了ICT考试,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平均成绩是154.15分,只有约40%的学生合格(Higntte,2009)。[11]

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与信息素质内涵不相适应。信息素质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培养方案却停留在以前的“计算机素质”上,显然是不合宜的。课程内容集中于计算机、因特网、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使用层面,并不能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信息,从而作出好的决策的能力。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造成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与信息素质内涵不相适应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认识上的偏差。构成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承载信息资源的基础,人们普遍重视信息技术,把它作为参与信息社会活动的手段,但没有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虽然信息学界、信息资源产业界认识到了信息资源的价值,但这是一部分人不具有普遍性。要改变这种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素质内涵相背离的局面,就必须确立新的教学设计立足点:信息是一种资源,计算机、因特网、多媒体技术等只是获取、利用、开发、交流信息的手段。这样,就把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而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

(2)设置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与课程目标相适应。

图书馆界长期开展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方面的教学与培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对这些课程进行调查、整理,可以发现现阶段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向海华(2005)调查了中美部分重点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状况,其中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信息素质基本概念、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各种信息源的特征和鉴别方法;信息检索一般原理与方法;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电子资源和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和方法;信息评估与利用技能;信息的引用、过滤与合理使用;研究过程;图书馆设施、资源、服务的特点与使用方法;学科特定信息资源;常用工具软件使用方法。[12]

对比信息素质过程——目标结构图和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总体上还是比较全面的,尽管具体到各个图书馆,内容设置完备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异。我国2002年才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因此,由文献检索课向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转型的时间比较短,课程内容有比较重的文献检索课程痕迹。以武汉大学图书馆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信息素质教材为例,虽然教材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为指导编写,在大纲设置上力求体现信息素质的内涵,但仔细阅读全书,可以发现文献检索方面的内容比重过大(燕今伟,2008)。[13]看来,要真正从文献检索课程转变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还需要一个努力探索的过程。

这里针对我国特点,建议信息素质课程设置以下8个模块的内容:

模块1:信息素质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标准;

模块2:信息与信息源——分布、类型、鉴别方法;

模块3:信息检索一般原理与方法;

模块4:网络信息的特点与检索方法;

模块5:各学科主要信息源与检索方法;

模块6:信息的引用、过滤与合理使用;

模块7:科学研究、信息管理与常用工具;

模块8: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3.3 分析与综合能力训练: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1)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训练是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上述内容安排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训练。信息素质评价标准要求人具有良好的信息分析、判断、选择、综合、交流能力,这部分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训练来实现。

美国20世纪80年代调整了本科教育战略,批判性思维教育兴起,“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衡量本科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也是研究生入学检测的主要目标。”[1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部分校从2000年开始开设“多媒体写作与技术交流”(multimedia writing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MWTC)课程。这是一门传统的、注重修辞的技术交流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日益丰富的电子环境下工作并准备多种媒体文档的能力。2002年秋季学校批准了一门3学分的课程“InfoGlut:Deal with It”,由一位馆员讲授。该课程侧重技术对信息生产、传播、使用的影响,主要与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标准3、4、5相关,即批判性思维方面相关的内容,如把新信息融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为实现特定目的选择信息,理解与信息相关的经济、法律、社会、道德问题。由于图书馆不是教学单位,课程被嵌入“多媒体写作与技术交流”课程中,内容包括:信息组织、媒体、出版、版权/知识产权、隐私、审查/过滤、全球化。课堂被组织为研讨班的形式,重点放在讨论、小组活动、案例研究方面。课堂讨论很有效,因为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活动发现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自身经验结合,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该课程获得了成功。InfoGlut首次把信息素质这一概念介绍给学生,学生对信息组织、信息使用相关的概念和问题反应积极,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讨论,还与其他教师及课程负责人讨论。结果,课程负责人与馆员商量把信息素质嵌入其他课程中(D’Angelo,Maid,2004)。[15]

Koltay(2009)研究发现,言语交流,特别是分析-综合写作活动,在信息素养的日常语言应用、半职业化或职业化信息概述三个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职业化信息概述的一个典型活动就是编写摘要,编写摘要的职业需求与信息素养之间具有某些一致性。善于评估、使用信息的人能够从文档中提炼要点并抽取相关信息,能够针对生成产品的目的和格式对要点进行综合,能够综合要点形成新的概念,能够利用产品有效地与他人交流。鉴于编写摘要的职业需求与信息素质的这种一致性,训练摘要编写员的分析-综合写作活动可以用于信息素质教育中,以实施最高层次的信息素质训练,交流能力的训练是其核心。[1]

上述两个例子都说明,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练习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2)在信息素质课中嵌入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失。第一,中小学阶段没有专门的逻辑学课程,有限的逻辑学知识是通过语文课获得的。第二,大学阶段没有设置专门的母语阅读与写作课程,学生缺乏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训练。这一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为此,可以尝试通过信息素质课程来适度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

笔者曾连续两学期在信息素质基础课程中安排2学时的批判性思维及综述写作方法方面的课堂内容,并组织课堂讨论,同时安排课后综述写作练习。课堂讨论和综述写作获得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课堂讨论分小组进行,学生被分为4~6人一组,各小组在老师指定的几个讨论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讨论。第一学期的课堂是某学院的选修课,课堂人数众多,要求每小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一位代表参加面向全班的小组间讨论,由一人向全班陈述讨论结果。第二学期的课堂是学校通选课,人数较少,则改为各小组面向全班公开讨论,由一人总结小组讨论结果。老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课堂讨论热烈,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进行讨论。两学期课堂讨论的一个共同现象是,各小组的讨论逐步深入,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这一现象使老师和同学都受到鼓舞。

课堂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综述练习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学生感觉文献阅读与综述写作练习这一任务很困难,总体上完成得很不好。课程后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很感兴趣,希望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希望看到老师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阅读与综述练习也希望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可以得到老师的现场指导。

为此,笔者准备增加2学时用于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的课堂教学,通过老师演示→学生阅读、分析→老师指导、点评→学生综合→老师指导→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的课堂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摘要、综合、写作、交流能力。

这种训练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有一定要求,选择内容不太专深、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题材,效果会更好。

这种短期课堂教学,不可能让学生受到完备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但是可以达到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的,并自觉运用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进一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4 总结

本文分析信息素质内涵和组成要素,提出信息素质组成要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信息素质的三种结构特点。针对信息素质的结构特点,提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以及教学设计的立足点,进而提出设置与信息素质内涵相适应的课程目标,设计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八大模块教学内容。特别提出把批判性阅读与写作作为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这种设计是有效的、可行的。

总之,通过对信息素质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试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体系,希望这种立足于“信息是一种资源”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能够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然,这种教学设计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自己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而且要在信息素质教学方面达到更加“专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Koltay T.Abstracting:information literacy on a professional level[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9,65(5):841-855.

[2]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4-29.

[3]吴筱萌,温岩,汪琼.北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24-29.

[4]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文学情报中心,2003:43-55,62.

[5]Eisenberg M B,Lowe C A,Spitzer K L.Information Literacy: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M].Westport:Libraries Unlimited,2004:43-56.

[6]王波.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89-90,88.

[7]马越.中学信息技术课中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量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21-22.

[8]Markauskaite L.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trainee teachers’ICT literacy:the main components of,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general cognitive and technical capabilities[J].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2007,55:547-572.

[9]曾晓牧.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8.

[10]王莹.军队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8:88,87-88.

[11]Higntte M,Margavio T M,Margavio G W.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MOVING BEYOND COMPUTER LITERACY[J].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9,43(3):812-821.

[12]向海华.中美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26-56.

[13]燕今伟,刘霞.信息素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4]谷振谐,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20.

[15]D’Angelo B J,Maid B M.Moving Beyond Definitions: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4,30(3):212-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