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社区学院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改革提供一些线索和思路,有效推进我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美国社区学院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的启示

龙 洁

(上海政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 201701)

摘要:美国社区学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为美国培养出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层次和他们相近,但在近年大学扩招的背景之下没有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毕业生的就业份额遭遇挤压。本文重点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改革提供一些线索和思路,有效推进我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 就业 就业力 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正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所言,“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之下,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激增,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份额受挤压,导致包括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雇主满意度等在内的各项就业指标与本科以上毕业生的差距日益加大。一方面,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人才需求主体仍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类中低端劳动力,俗称“蓝领”和“灰领”。而另一方面,我国人才市场近年来出现了高级“蓝领”、“灰领”紧俏难觅的结构性矛盾。据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一个高级技师平均拥有7.33个就业岗位。在北京,高级技师岗位与人才的比例是7∶3。可以说,我国高校人才层次结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失衡,是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

美国社区学院和我国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相近,但在过去40年中顺应美国民众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类学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社区学院坚持以社区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创新,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因而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誉为“人民的学院”。相对于它“转学”教育功能的衰落,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得到了长足发展。它紧扣时代需求,调整办学方针与课程设置,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从培养“半专业”人才向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人”的方向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堪忧

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 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0%,这一数据意味着全国有十几万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为失业状态。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失业率甚至高达30%(详见下图)。在失业率前10位的专业中,不乏很多“热门”专业,如法学、动漫和金融专业等。

img15

毕业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行业门槛儿高于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如法律类岗位普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二是供过于求,毕业生数量远远超出产业人才需求量。

《报告》显示,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4%。近年来,毕业生“裸辞”(指在没有找到新工作前就已辞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这让雇主非常头疼。频繁的跳槽既不利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定,也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据《报告》跟踪测算,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与经历过的雇主数量成反比,只有一个雇主的毕业生收入最高,为3 549元,比同期毕业生的收入平均水平高出10%。与高失业率和离职率相对应的却是非常低的职业满意度。63%的2010届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其中有3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不符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22%的毕业生认为不符合个人兴趣。

2010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仅为51%,2008年该数据为61%,下降了10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还有,专业对口率随着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程度降低,即职业发展的水平越高,专业的对口率越低。《报告》称,大学生掌握的职业水平为50%,远低于工作岗位的要求。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大学的专业教学内容广而不精,缺乏实践和实习环节,是自己难以达到职业的核心知识要求、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不甚理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严重滞后,导致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与各行业发展所需人才之间的不匹配,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例如,目前我国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学校却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服务业人才。地质工程、石油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由于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且失业量较低,被《报告》列为绿牌专业,而这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关注。究其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的决策难免滞后于市场。因此,我国政府和高校应直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顺应市场变化改革高校专业设置机制,高校也应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向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立足社区需要——灵活开放的招生模式

1965年,美国《高等教育法》公布实施,首次规定联邦政府要向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长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高等教育法》规定社区学院有资格从“院校管理”资金中得到22%的份额,用于引进新的课程、教师培训以及与企业的合作。1993年,下拨到各州的专项经费达到了9.73亿美元,奠定了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经济基础。据美国社区学院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AACC)统计,2006年美国共有1 166所社区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的最大特点是“门户开放”政策(Open door admission),任何人只要中学毕业或通过了中学同等学历考试,就可以上这类学校。入学的人员种类包括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家庭妇女、退休人员等。招生的开放性和入学对象的多样性使社区学院教育的职能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具有多样性。社区学院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适应现代职业生活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掌握与职业岗位群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又要具有现代人所应有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学院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来满足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学生的需求,在培养目标上始终坚持“职业性”与“实用性”并存。

(二)注重实践——个性化、职业化的教学模式

美国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大多都能掌握某一特定岗位的劳动生产技术,动手能力强,得益于社区学院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学院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媒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可完全按自己学习的进度单独进行,从而拥有焕然一新的学习经验。

首先,在教学安排上,学院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毕业实行双证制度(学位证和职业资格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接近1∶0.8,甚至达到1∶1。在技能教学上不仅仅传授单一技能,而且强调各种能力的综合性和职业性。学生还必须利用寒暑假期在社区的相关部门实习。为了跟踪和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社区学院建立了以培养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的教学体系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和“自我培训评估系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馈能力的培养等等。

其次,灵活多样的专业设置是个性化培养目标的外延体现。社区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贴近现实、灵活多样、针对性强。其多样性表现在课程涉及了二百多个职业,为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就业做好准备。社区学院的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与一般大学前两年课程相同,学生毕业后可升入大学三年级,满足了学生升学的需求。第二类是授予证书的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时间两年,满足了部分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门技术以便就业的需求。第三类是继续教育课程。招收的对象年龄跨度很大,多数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在职员工,所学的知识以满足将来的职业发展。

第三,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学生教育需求的教学内容。“社区学院是经济的发动机”,技能发展和培训被认为是社区学院应完成的任务,社区学院面向市场,采取市场化的运作,学生被看做顾客、消费者或投资者。以1999年至2000年为例,修习保健科学和技术课程、工程和相关技术课程的学生占总数的36%,修习商科、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社会政府服务等方面课程的学生占39%。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市场意识很强,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美国社区学院加大了职业课程的开发力度。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学院会为特定的企业定制培训计划,为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自己贡献。在增强课程活力的同时也获取了企业的支持。社区学院的教学场地和设备也主要来源于企业。不仅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有实习的设备,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每年社区学院还对自己的教师进行培训。大量的教师到企业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既解决了社区学院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诸多问题,也让教师的职业实践技能不断提高。

第四,以国际化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提高课程建设质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区学院的课程设计国际化逐渐得到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联邦和私人基金相继投资社区学院,以提高商业、英语、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开发显性的或隐性的国际化课程,并且明确强调学科本身就应该具有国际的特性,非西方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拓宽西方文明的视野。增强学院的国际化背景,也有助于学院吸收海外学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院的多元化文化发展。

(三)政府推动——企业支持下的就业模式

美国社区学院学生数量占全美大学生的1/4,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区学院推行了STW(school-to-work,即“从学校到工作”)计划,随着学习化思潮的进展,后来改为STC(school-to-career,即“从学校到生涯”)计划,为学生个体的继续学习或更好地就业做好准备。鉴于社区学院对美国社会的重大贡献,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即宣布将启动120亿美元的社区学院改革计划,其终极目标是:到2020年,在这些学院里获得学位和证书的美国人增加500万。在这120亿美元中,25亿美元将用于社区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90亿美元将花在增加学生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上,另外5亿美元将用于设计和开发免费在线教程。如果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则说明社区学院的就业指导没有到位,不能开辟就业新途径。因此,社区学院必须形成“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办学功能多元化格局,开展培训计划,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如前文所述,社区学院和企业的合作非常密切,这也表现在企业为社区学院注入资金,以帮助学院拓展就业途径和开发实习基地;同时企业也获得了人力和技术资源的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的格局。一是公司直接开办社区学院,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办通用汽车公司工程和工业管理学院,培养本公司需要的工程技术和工业管理人才。二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如科罗拉多州的全国技术大学是由18家企业和2所名牌大学联合举办的。三是社区学院参与工厂企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如奥克兰社区学院,是密歇根州最大的社区学院,地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的战略要地,以便各企业和三大汽车公司与学院挂钩进行合同培训。

三、以提升学生就业力为核心,推进我国高职高专的就业工作

就业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是舶来品,指受雇者经过就业技能、技巧训练过后具备或者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必需的主观条件。我国学者认为,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就称之为就业力。当前,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我国高校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一)面向市场,加强校企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培养模式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实践环节各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因此培养出了受市场青睐和企业欢迎的人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历层次和社区学院类似,建立和完善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需要借鉴的重要方面。

首先,建立专业与市场联动机制,连续几年供大于求的专业应缩减招生规模,反之亦然。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前瞻性人才培养计划,并通过专业设置调整体现出来。建立以区域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使学科发展不仅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保持一致。

其次,要加强和企业方面的合作,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如全程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制定,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工作机会,把实习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纳入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推行仿真化的职场体验课程,把毕业生从“原材料”变成“备用件”。学校招毕办要定期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然后反馈给学校各个部门,及时修正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不但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要在内容的实效性上下工夫。如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课题等。在教学的内容上,实用知识与先进技术要统筹兼顾,教材版本要由固定型向创新型转化,注重介绍国内外的新理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要兼顾,把教学过程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致力于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弘扬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努力做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在教学手段方面,改进传统教学手段与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兼顾。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二)开放式办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质量观、人才观,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高职教育是本科压缩型的现状,理论的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实践教学上来,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并与企业合作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从美国社区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来看,这种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社区学院的实践教学特色值得借鉴,高职教育不应该是封闭的,社会各界各层次都在参与,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敞开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包括开放灵活的招生政策,通过和企业合作的办学方式吸引职场人士重回校园,或者让在校学生参加企业的短期培训,或者依托区域内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定向培养、定向输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社区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还启示我们,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懂得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学能手。从社会各界吸引这类人才回到校园。同时,鼓励在校教师学习新兴行业知识,不断进修提高,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专”。在职教师中可以维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他们是来自企业的管理、技术专家,他们可以为学生带来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信息。当然,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不同知识、能力结构的教师来承担,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师都需要在学历层次上有一定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是“双师型”的,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工业、农业、医学、经济、管理、法律等社会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要培养这一类型教师,首先,要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切实提高高职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其次,要多渠道、多方位吸收优秀师资,充实专、兼职队伍,满足扩招后对师资的需要;再次,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海霞.多样性与人本性: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特色[J].现代教育管理,2010,(8): 116~119.

2.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20.

3.何有良.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学体系对我国高职高专学院的借鉴——以圣克拉拉社区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0,(9).

4.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