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中国民俗文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民俗文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们对中国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倾向,都存在问题和偏差,不容乐观。我国学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意识到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教育教化思想,[1]因此,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服饰民俗”一章中,设计了一些问题,如“影响中华传统服饰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在“中国民俗文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吴思增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并世代相传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现象。正因为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模式,所以每一个人,都在他所生活的群体中,接受着这种最基本的民俗文化熏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俗文化项目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衰落消亡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们对中国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倾向,都存在问题和偏差,不容乐观。所幸的是,我国学者逐步意识到在学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在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我国递交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书。2006年5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18个单位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国学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意识到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教育教化思想,[1]因此,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作为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系列之一的公选课“中国民俗文化”,如何贯彻导论课的教学目标——“从哲学思辨到器物、建筑,从社会思潮到风土民俗”,“突现文化价值,使文化素质教育回归文化本位”,如何让博大精深和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莘莘学子的生活,使民俗文化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本科生教学中得到利用和深化,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一、民俗多样性与传统性并重的教学思路

民俗文化现象纷繁复杂,从社会的民间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乎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民俗事象尽管内容复杂,但在表现形态上,不外乎物质、社会、精神三种,即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三类。[2]

在教学的设计思路上,本着民俗的丰富性与传统性相结合、学生兴趣、要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希望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示和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地的风土民情,同时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完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内容和章节上,作了如下安排:

引论:民俗概述

第一章:人生礼仪。主要讲四种礼仪:成年礼、婚礼、出生礼和葬礼

第二章:服饰民俗

第三章:饮食民俗

第四章:游艺民俗

第五章:居住民俗

第六章:节日民俗

第七章:神话与民间传说

二、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享有的大众文化。然而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是指有史可考、有书可载的文化,因此保护、发扬和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教学过程中,列专章讲解节日民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本身即保留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其中也有许多道德习俗通过节日保留下来,至今对人们发挥着教化作用。在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通过讲述当地的节日习俗,加深了对节日内涵的理解。如一位来自山东的学生和一位上海的学生曾谈到每年的春节祭祖仪式,在家庭活动中保存至今,通过生动的描述使其他同学对这一节俗有了更深的认识:春节不仅仅是娱乐、辞旧迎新,还包含着祖先崇敬,希望祖先的灵佑护晚辈平安如意等寓意,起到了重视亲情、强调伦理的作用。

民俗文化中,有优秀、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可供我们传承,同时也有不良的成分需要我们区分,如何让学生自觉地、有选择性地接受民俗文化?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思考,动脑筋。在“服饰民俗”一章中,设计了一些问题,如“影响中华传统服饰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和课堂内容的推进,使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

如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典型事例联想到战争的因素,是功能上的需要促进了服饰的变革——由先秦时期广袖长袍到吸纳“短袍”、“长裤”的胡人样式,从而加速了中华“裤”的诞生,而这与西方服装史上“裤”的演变又是一致的。

在服饰的审美需求方面,谈到“丝绸”的诞生和传播历史,我国有“丝国”之称,丝绸使中国5 000年的历史推进到7 000年以前;谈到中华传统饰物——荷包和中国结的寓意和流传,这两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饰物包含了由实用到审美的功能演变,是中国吉祥文化的体现,又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它们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由此引发了学生对传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这一章节中,对“魏晋风度”、“唐装万象”、“文雅宋服”加以对比和串讲,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得出了“思想与社会思潮也是影响传统服饰发展变化的原因之一”这一结论,并且展开了“利”与“弊”的讨论,在思考与争论中对传统加以批判的继承。

三、了解各民族习俗,扩展文化视野

民俗文化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极其丰富,可以说包含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在民间各种庆典仪式和民间礼仪以外,还有诸多以言传身教而来的表演艺术,例如流行于大江南北的秧歌、腰鼓舞、龙舞、狮舞、花灯舞、旱船舞,以及各种吹打乐和赛歌会,并由此派生出更多的民间舞种和民间音乐;更有堪称承载民族文化、代表民族符号的多种民间艺术,如天籁之音般的侗族大歌,有着明显祭祖与巫术色彩的佤族《木鼓舞》,传承苗族历史的芦笙和芦笙舞,体现“尚圆意识”的土族传统游戏“轮子秋”,体现老百姓生活智慧的剪纸,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的陕北安塞农民画;各具特色的各地民居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表——吊脚楼、防御与庇护的经典之作——羌寨的碉楼、宗族意识浓重的闽西南“土楼奇观”、我国传统住宅最具代表性的正统形制——四合院等等。

所以说,民俗文化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最基层、最本原的群众文化,它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民族、民间文化宝库,各个艺术门类都可从中汲取素材和养料。通过了解各地的民族习俗,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生活、完善知识结构、扩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四、学习礼乐文化,加强人文素养和礼仪传承

礼仪是一切文明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仪更是灿烂夺目,别具一格。钱穆先生曾指出:“所谓乡俗、风情、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属于地域文化,“中国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3]但一直以来,中华礼仪一直经历着被边缘化和误读。一些睿智的当代学者意识到:“向广大学生正确地介绍中华传统礼乐文化,是一种具有存亡绝继意义的工作。”[4]

有感于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以“人生礼仪”章节为主要平台,达到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礼仪传承的目的。

儒家讲“礼乐教化”,“寓教于礼”,把教育理念隐含在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这种礼仪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有“人生礼仪”的说法,人生礼仪有很多,出生有诞生礼、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人死亡有丧礼和祭礼、迎接客人有待客礼,成为社会规范人人遵循。在授课中,兼顾到了民俗的多样性,如成年礼部分,向学生介绍了度戒、换裙、穿裤、拔牙染齿、文身等少数民族成年礼;在婚俗方面,对走婚、抢婚、哭嫁、不落夫家、入赘等特色婚礼加以讲解;更重要的是,对汉族传统成年礼、婚礼加以分析。

婚礼部分,谈到华夏传统婚礼的真正形式:六礼和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同牢而食,合卺而饮”,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传统婚礼并不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的形式,华夏婚服的源头也并非“大红盖头”、“大红吉服”、“凤冠霞帔”的形制。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婚礼的风貌经历了一个从庄严到喜庆,从理想到世俗的过程,意识到传统婚礼的合理内核,并探究了后世婚礼奢华之风的历史渊源:是古代婚“摄盛”风俗的遗存。

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是“冠礼”课程。在教学中,对冠礼的过程、意义和内涵、冠礼的发展现状(近邻韩国、日本,较多地保存了这一古老的礼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引发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周边国家发扬”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自身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倾向上的问题,如因不了解而不喜欢,进而放弃。

而这一点,对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形成,以至民族精神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蔡元培先生提出,民俗是国家元气的表现,关系民族命运。他说:“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5]所以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因为民间礼仪、民间节日、民间科学等民俗文化中都以隐形的方式蕴含着族群意识,民族认同感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群体意识,它能够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拯救当代社会失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

期末论文,则是要求学生谈一谈对成年礼的看法,其中不乏佳篇。有的阐述了成年礼的意义,有的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成年仪式,有的则对现代成年礼发表建设性意见和提出设想,因为古代的成年礼很难在今天推行,而社会又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成年仪式,对此学生在论文中多有新意和创见

民俗文化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它会随着历史不断延续下去,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生活流程中,储存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结构中,具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它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让学生了解民俗,了解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为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民族观、文化观、人生观提供借鉴和指导。

【注释】

[1]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物质民俗,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制作等文化传承;社会民俗包含和家族、村落结构、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如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精神民俗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一般包括民俗宗教、信仰、巫术、占卜、预兆、道德、各种禁忌及口随语言民俗,如神话、传说、民歌、谚语、谜语等。参见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3]《一堂中国文化课》,见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4]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见《自序》。

[5]段宝林:《蔡元培与民俗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