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书育人的政策导向

教书育人的政策导向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表明,全面落实《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保证、政策是核心、教师是关键。因此,必须努力把握提高教师素质的“三大导向”。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将为先进群体的超前导向创造有利的条件。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也是展示师德风范的重要方面,应当重视对教师的育人工作实绩进行科学的评价,

制度建设:教书育人的政策导向

杨 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表明,全面落实《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保证、政策是核心、教师是关键。因此,必须努力把握提高教师素质的“三大导向”。

一、深化提高教师素质的思想导向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正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任务。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教育将继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新的发展形势,不仅给高校提高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导向。

(一)三个“有利”的新机遇

1.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四位一体”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又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它将有利于我们在高起点上确立“师德建设工程”的新目标。

2.“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来的导向性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从21世纪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出发,指定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这对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为我们的师德建设创造了重要的导向性机遇,它将有利于我们在高标准上制定新的规划。

3.“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带来的超前性机遇

“知识经济”将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巨大变化,这给人类知识的创新、集聚与发散地——高校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党和政府提出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特别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艰巨的任务,使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又获得了能够超前建设和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将有利于我们在高层次上制订新的对策。

(二)三个“转变”的新挑战

1.经济体制“转轨”的挑战

现阶段,我们仍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轨的发展时期。这就意味着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一系列新的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校教师的思维方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评价标准和导向措施等方面,这就出现了一个如何“适应”的问题。这个“适应”的过程也是建设与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冷静地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进一步研究在建设中求得发展的新对策,并在迎接挑战中强化自身素质的建设。

2.思想观念“转换”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逐渐成为社会运作的中心,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各种冲突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转换。这些社会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的教师队伍产生各种影响,特别是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道德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关系如何把握的问题。在当前价值多元、目标多层和选择多向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在继续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通过加强领导,重点指导和强化引导的措施,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广大教师自觉塑造“师德风范”的行为准则。

3.队伍结构“转变”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的教师队伍还面临着结构“转变”的挑战。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大,带来骨干力量年龄结构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兼职和第二职业的逐步扩大,带来教师有限精力实际分配的“转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缴费上学,推行学分制和毕业生自主择业,使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教师育人水平的期望值逐步增长,带来了教师育人能力需要“转变”的必然要求。这些现实的挑战,促使我们在提高教师素质、弘扬敬业精神和完善育人方法等方面,都应从主动建设出发,积极解决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导向。

(三)三个“综合”的新导向

1.教师地位、责任与素质的一致性导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师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敬业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竞争、分配和调控机制,还处在逐步完善阶段,外界的“波动”虽然使教师对职业与岗位的相对稳定性感到“比较满意”,但面对社会分配的“不平衡”和程度不同的功利“诱惑”,又会使教师感到“不太满意”。部分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由于经济的原因往往对教师的社会地位感到困惑,由此带来对“责任”与“素质”的自我要求认识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多增加对高教事业的投入,加快高教事业的发展,使他们在看到发展希望的同时,自觉增强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和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克服暂时的困难,在本职岗位创造新的成绩,确立自身的价值与实际地位。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力把握教师地位、责任与素质的导向原则。

2.教师觉悟、标准与评价的层次性导向

现阶段,高校教师的思想觉悟水平,从整体上看正在逐步提高,这表明我们的教师队伍有比较好的思想基础。从实践来看,一段时间以来比较重视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特别注重以典型人物的标准作为评价尺度,也就是对先进(优秀)教师的高度觉悟和模范行动,具有很明确的标准,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从实际出发,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全体教师都应有的基本觉悟、基本准则和基本的评价标准。在总结“抓两头、带中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现实中占绝大多数的“中间”群体的“需要”和“可能”,着力研究促使“中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抓中间,促两头”的方法,探索教师素质提高的新路子。

3.教师素质养成、规范与师表的超前性导向

我们看到,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师德规范和师表形象,不仅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而且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更具有突出的示范性、辐射性与超前性的作用和意义。值得重视的是,教师在事实上还承担着全社会精神文明传播载体和道德标准的双重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队伍不仅在自身建设中,需要“一致性”与“层次性”的导向原则,而且从对全社会的现在与将来高度负责的要求来看,理应进一步提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师表形象的超前性导向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将为先进群体的超前导向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优化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导向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也是展示师德风范的重要方面,应当重视对教师的育人工作实绩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既是衡量教师实绩、总结经验的必要措施,也是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再创新成绩和评价教师师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师德建设的绩效评价与政策导向

1.绩效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书育人是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统一,艺术与科学需要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的若干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使绩效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绩效评价应把握以下原则:

准确性:要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方法,都应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如果评价指标不符合工作的客观实际,就会造成教师的工作实绩得不到正确评价,从而挫伤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反之,不切实际地任意拔高,也同样会失去评价的准确性。因此,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的可信度。

及时性:要求进行绩效评价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一般应在每学期末总结工作时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在教师作出突出成绩或取得重要经验时,进行及时的评价。这样,既能及时鼓励先进,又能启发和激励更多的教师共同努力,作出更多的成绩。

权威性:要求评价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具体标准和评价结果,应在教师中具有相当的认同率和信任度。评价组织应能代表相当一级党政和群众组织,应由各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价标准的解释权应当集中,并有一定的说服力。评价的结果应体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并使实绩、评价、表彰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

导向性:要求评价的时机、内容、方法和标准,都应当做到在鼓励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启发和激励更多的教师,这也是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评价都是对以往工作的绩效作出判断和分析,也是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导向牌”和“指示灯”。评价的对象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评价标准应体现出工作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可行性:要求评价的标准和程序,既要全面、准确,又要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或繁琐复杂化,对各类教师的评价标准应增强可比性,评价的过程应体现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水平。

2.政策导向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杠杆

学校在改革教书育人体制和完善育人工作运行机制的实践中,应当有效地发挥政策导向的杠杆作用,使各项政策系列化,为巩固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提供科学的保证。为此,在制定和运用各项政策时,应注重政策的权威性与稳定性、导向性与合理性、协调性与适用性的统一。

(1)政策的权威性是稳定性的前提,而政策的稳定性又是权威性的有效保证。政策没有权威性,就会失去实际的影响力,也就难以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政策如果缺乏稳定性就会失去持久的吸引力,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2)政策能够发挥导向作用的基础在于它的合理性,而政策的合理程度则体现在它的导向力度上。政策如果缺乏应有的导向力度,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也就难以发挥杠杆作用。政策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导向功能。

(3)政策的协调性为适用性创造条件,政策的适用范围则取决于政策本身的协调程度。协调性就是要求各项政策相互配套,共同促进教师的育人工作;适用性就是要求在运用政策时,要考虑时间、环境和对象等因素的联系,也就是要根据一定的时间、环境和对象,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保证教书育人的水平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高校应当切实增强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优化学校的环境,并通过绩效评价,发扬先进,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各类教师的个体活力与群体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的整体优势。

(二)教书育人队伍的素质优化

1.注重个体活力,增强群体效应

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教师的个体活力如何充分发挥。

要使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教师个体活力与工作责任心的外在表现;而作为教师个体活力的深层动因,则是自觉的“内驱力”,即对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具有历史使命感,它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个体活力,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注重教师个体活力的同时,还应当明确教书育人是各类教师的共同任务。这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为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整体效应和优势,提供一系列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有效保证。

(1)建立必要的学习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通过经常性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水平,使育人工作更富有成效。

(2)建立完善的育人工作制度。教师育人工作制度,应该使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思想到位和责任到人,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又有可操作的过程控制系统,使各阶段的育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并形成有效的“衔接”。

(3)建立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制度。通过校内外的座谈、报告、研讨、参观等活动,可以达到相互启发和促进的作用,既发扬成绩、鼓励先进,又能推动整体水平的共同提高。

(4)建立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制度。学生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思想上会产生各种疑点、热点和难点。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育人工作,就有必要经常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定性的调查和定量的研究,并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规律。这样,有利于采取各种有效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困惑。

(5)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应该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检查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实际水平。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状态。

(6)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这既是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导向,也是对各类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思想激励,各级组织应充分发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积极作用。

2.注重师表形象,增强育人实效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师表形象。良好的师表形象是教师内在素质的积极展示,对育人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师表形象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真正对学生的“人格力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内驱力”,则在于师表形象的深层内涵。这就是教师的政治信念与思想品质、文化修养与治学态度等内在素质。教师的这些内在素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稳定的,形成的作用力也要强烈得多。

学生从认知到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往往就是以自己所信任的教师为榜样,设计自身的形象、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教师的师表形象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教师优良的师表形象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刻苦的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在实践中自觉增强政治理论和教学业务的修养水平,经过实践锻炼,在思想、道德和业务修养上,都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以优良的师德风范和综合素质去影响众多的学生,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这项光荣的工作。

三、强化提高教师素质的典型导向

加强教师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实际工作的“着力点”应定位在“增强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上。当前,我们在面向学生建设“素质教育工程”的同时,有必要从教师师德水平的实际出发,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

(一)确立师表形象

加强理论武装、弘扬敬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做到教书尽责、育人尽心,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师表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广大教师在全面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同时,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高校的党校可组织党员和骨干教师深入学习,高校“两课”教师要做到“先一步、高一层”。在坚持理论武装的基础上,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师”的精神支柱。

(2)组织“专家报告团”,深入基层为广大教师作现代教育理论与国内外形势的专题报告,使广大教师更多地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各阶段的形势与任务,更好地开拓思路、更新观念、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3)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开展新世纪“师表形象”大讨论,发动教师、专家学者、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围绕塑造新世纪“师德风范”的主题,有重点、分专题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研讨和交流。在广大教师中形成“辛苦我一人,培育一代人”的思想共识和育人氛围,共同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师表形象。

(二)树立先进典型

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一批具有敬业精神,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身边的楷模,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广大教师争创先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学校基层,继续发现一批近年来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先进人物,推出若干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楷模。通过多种媒体在学校和社会上,大力宣传教师爱岗敬业、精心育人的先进事迹。

(三)建立配套制度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一整套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用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制度保证师德建设和育人工作的全面落实。要理顺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重点明确党委宣传、组织部门、行政人事、师资部门和教育工会的分工职责,使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工作的合力

(四)设立建设基金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设立加强师德建设和奖励育人成果的专项建设基金;通过立项、招标、实施、评估和奖励,促进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师德风范重在建设。在全面提高师德建设水平的过程中,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投入建设。通过设立专项建设基金,为各项重要“硬件”和特殊“软件”的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创造必要的条件。建设基金应重点用于奖励代表一流水平的师德建设与育人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以及若干重要基地与载体的开发建设。

建设工程重在立项。师德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应当加强“工程立项”,重点规划若干标志性项目和导向性工程的建设,并采取招标竞争方式,发动教师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项目成果重在鉴定。学校应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成果鉴定,奖励优秀成果。通过项目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一支思想领先、踏实肯干、师德高尚、成果突出的教师专家队伍,并形成“辐射效应”,推进师德建设和育人水平整体上再上新台阶。

高校教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因此,要促进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重视与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以“增强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目标,努力实施新世纪的“师德建设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