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之魂

政府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之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另外,《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也位列其中,因为高等学校包括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自形成之日起就与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紧密相连,且这种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导向作用也越发明显。

第一节 政府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之魂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10年的大踏步前进,取得的成绩和争取到的地位有目共睹。目前,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207所,占普通高校数的61%;2010年招生数300多万人、在校生突破100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7%,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热情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尤其近期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是把我国高职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纲要》在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阐述中提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所在,要摆在关键位置。另外,《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也位列其中,因为高等学校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越来越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但需要指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壮大与各级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甚至说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政策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自形成之日起就与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紧密相连,且这种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导向作用也越发明显。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加深对这种伴生关系了解和认识。

(一)古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1840年以前)

我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差别很大。那时的职业分化程度很低,并没有建立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只是在各个职业圈内对少数人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当时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官府承办的官学,另一种是民间盛行的学徒制。那时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采取学徒制的传授方式,并且主要是在民间进行。汉代设立了我国第一所高级文学艺术专门学校,这就是东汉灵帝年间始置的鸿都门学。唐代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专门技术教育体系,既有官办的,也有半官半民性质的,有中央设置的和地方设置的。如四门学是半官半民性质的,书学、算学、律学则为官学,均招收八品以下官吏及一般庶人的子弟,入学年龄为18岁至25岁,这些专门教育机构都可以算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有一些机构为培养适合本部门的专门技术人才,建立了相当于职业技术培训的制度。如内史局下设历学、数学、天文学、漏刻学,掖廷局下设习艺馆,太卜署下设卜益学,太仆寺下设兽医学,太乐署下设内教坊。而太医署分为医学、针学、按摩和咒禁四大科,各学由各科博士教授,学生人数因需而定,一般从十几人到上百人不等。内教坊设有音声博士,而太乐署有音声学徒一万七千人,都需分批接受职业培训。宋代的专门学校除太学、四门学、律学、医学、算学及书学外还增设了武学和画学,置内舍生最多时曾定为九百人。以后的元明清各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其办学规模及学科设置都在不断扩展。但是在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时,官学中以儒学占主导地位,技艺教育不受重视,对于职业技术知识的教学,不可能占有大的比重,发展必定受到限制。所以,就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政府对教育的政策导向主要是针对儒学教育,高职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处在绝对的非主流状态,由于缺乏话语权,其相关的政策导向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近代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1840—1949年)

19世纪40年代,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为了防止丧失国家主权,维护清王朝即将倒塌的封建统治,1860年兴起了以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提倡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因此他们大力创办实业学校。最先设置的是以培养翻译与办理外交事务人员为目标的北京同文馆(1862年)和以培养造船、驾驶技术人员为目标的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随后我国的农、工、商等实业学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产生了中国第一部法定学制体系——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当时称为实业教育,但是该学制并未实施。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付诸实施的学制,即癸卯学制。它规定实业学堂同普通学堂一样也分为三级,其中最高级是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我们如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实业学堂分设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四种,招收普通中等学堂毕业生和18岁以上的同等学力者,普通中等学堂毕业生持毕业证明无需考试就可入学,但同等学力者须通过考试选取入学。此外,其他高职类的教育机构还有实业教员讲习所,招收中等学堂或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生。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质和量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13年8月公布《实业学校令》,该法令第一条和第十一条分别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工商业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设立专门学校,分农业、工业、商业及医学等”。并且改高等实业学校为专门学校,程度提高,可与大学齐,强调“学术”。而实业学校设甲乙两级,程度降低,更偏重技艺。1917年5月,黄炎培等教育界和实业界的人士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当局于1922年修订的新学制主要纳入了美国中小学的“六三三”制,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在高职方面,专门学校可附设专修科,年限不等,招收自愿修习某种职业者。据192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统计,当时高职院校有职业大学、专门学校附设专修科113个,职业学校846所,合计1518所。1928年进行了学制修订,改“专门学校”为“专科学校”,这是中国独立设置“专科学校”的开端。抗日战争开始,许多职业学校毁于战火和动乱,专科学校为了继续办学纷纷内迁,到1937年仅剩下24所。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整个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实业救国”等政策及思想主导下,缓慢前行,高职教育发展缓慢。

(三)新中国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在接管改造原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也积极发展新的职业技术教育。“一五”计划期间,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要求,政务院发出《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技术教育遭到了重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由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才的短缺形成了矛盾,特别是一些经济开发区急需大量的各类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因此,1980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首批建立了13所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高职学校。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共商改革发展经济、教育、科技大计。随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中提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决定》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决定》颁发后,全国先后建立了128所职业大学,如江苏南京的金陵职业大学、山西的太原大学等。

1986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鹏同志在会上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实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和大家来办的方针,这是由我们中国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总体上来说,职业技术教育大体上可分为高等、中等和初等三个大层次。划分层次,应该把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和各类学校的性质、特点结合起来考虑。我们的高等职业学校、一部分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以后,除小部分人继续深造外,大部分人要走上各种职业岗位,走上各行各业的生产第一线,在基层工作。所以,这类学校应该属于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应该划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个层次。”从此,“高等职业教育”正式开始在官方文件中使用。

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来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简称“三改一补” ——改革、改组、改制、补充)。1998年教育部在“三改一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多一改”(即多形式、多模式、多机制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来发展高职,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名额用于在全国20个省市中发展高职教育。

1999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朱镕基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这为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一再强调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的“立交桥”,为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施原则。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不仅给予了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还指出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

2006年12月8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及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要求,经各地推荐,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了天津职业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8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自此也拉开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的序幕,一批发展前景好、潜力大、地方服务能力强的院校得到了优先发展,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8月20日,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又确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等42所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扩大了示范建设的范围。

2008年7月18日,经各地推荐,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又确定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30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8年度立项建设院校。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对百所高职院校的示范立项建设,旨在通过示范建设引领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

因此,以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的导向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所以从整个角度来说,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决定一个城市高职教育发展快慢、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经费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的动力源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济外向型程度加大,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模式。现实的经济建设需要一大批懂得现代技术和管理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失调”的困境之中。尤其办学经费问题一直是高职院校头疼和焦虑的事情,也是社会各界人士长期关注和呼吁之事。经费投入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的动力源,也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一)政府经费的高投入为高职教育强市提供了可能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总量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1997年的78.30%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50.55%。随后几年,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继续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处在地缘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要大,因此,造成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之间经费投入的巨大差异和生均经费的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院校生均经费严重不足。同样,对一个省而言,由于各院校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由于各院校的行业主管部门经济实力不同,因而,各院校之间获得的办学经费拨款额度也存在着差异。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教育一直是国家主导的。职业教育属准公共产品,教育经费的解决,应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政府投入力度的大小,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生存和能否有效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由六方面构成: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二是基建拨款;三是社会捐集资收入;四是学费和杂费;五是除学杂费外的其他事业性收入;六是其他收入。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两项是最主要的,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增长和水平提高的需求,且存在着自发性强、随意性大、缺乏相关制度约束及机制保障的问题。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多为地方举办,其办学经费也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投入。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该计划还提出:“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代国务院实施授权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审批高等职业学校的批复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几乎全部都是由地方政府举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地方化的特征。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虽然总量不断增长,但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却有所下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总量,2002年为393.4亿元,到2006年达到572.9亿元,增长了45.6%,表面上看这一增幅很大,却远低于全国教育总经费72.3%的增幅。从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占教育总经费支出的比重看,2006年仅为6.6%,比2002年还降低了1.19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一,所城市的高职教育要想取得快速发展,政府经费的投入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自身特点需要充裕的办学经费

1.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经费支持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技术(专科)院校招生数量有了更快的增长,2002年高职(专科)招生145.23万人(本科招生159.53万人),2003年高职(专科)招生199.64万人(本科招生182.53万人),2004年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本科招生209.91万人),从2003年起高职类招生人数超过本科招生数,同时,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和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2010年高职院校数量达1200多所,在校生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大关。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感到鼓舞。但是,在学校规模扩大以后,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在教育经费绝对数增长的同时,生均经费相对数却在下降。这在高职教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投入的不平衡,有的省、市其财政预算内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而有的省区则不能保证经费的正常增长。二是省属高职院校与地市属院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学费收入成为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主要来源,这势必影响到以助学金和奖学金形式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反哺能力,这种状况反映出大部分地市属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政府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是应对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张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2.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办学的高投入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这类人才不同于普通技术工人,当然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高水平的培养模式、科学的管理制度等方能实现。例如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不仅要在前期硬件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基地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这就要求购买的生产设备要先进,科技含量要高,质量要好,只有这样的实训基地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没有充裕的经费做基础很难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充裕资金做基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必须要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是高职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普通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背景相对缺乏,他们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掌握和研究,而忽视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本身就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不相适应。而且,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缺乏实训、实习指导经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一部分是来自中专学校,近年来,许多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其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理论相对缺乏,自身的知识结构也有待更新提高。此外,一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的年轻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但是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高职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对技能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所以高职院校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师资水平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广泛吸引专职教师。就引进专职教师而言,高职院校要通过构建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广大有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高级技术人才来高职院校任教。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大量聘任兼职教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高职教育来说,已不是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三是搭建各种实践锻炼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利用现有师资优势,按照企业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大力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利用人才、技术集中的优势,派出教师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扶贫等服务项目,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应用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创造机会让教师广泛与行业企业接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直接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过程。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强化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能力,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实践证明,无论采取以上哪种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都必须有充裕的资金做基础才能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提升的目的。

三、重点项目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市的引擎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成人学校,统称高职院校,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为主。1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均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呼唤通过重点项目支持实现重点突破

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大踏步前进,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区域分布日趋合理

1998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1998年至2007年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从431所增加到1168所,招生数从28.9万人增长到283.8万人,在校学生从73.3万人增长到861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9.8倍和11.7倍。2007年招生数、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高校的50.15%和45.65%,2008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37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8.6%,高职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的比例高达54%,2010年我国高职院校达1200多所,在校生人数近1000万人,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适应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纵深,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初步建立起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2006年,启动了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全国遴选了415个专业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试点,重点建设了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和学生实训与师资培训基地。到2008年,已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级精品课程612门,为探索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引领并推动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专业结构逐步优化,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

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已达到19个专业大类、532个专业,专业种类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和职业种类,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反映高职教育的特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的紧密结合。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呼唤通过重点项目支持实现重点突破

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制造业蓬勃兴起的现实,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高职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专家的介绍,我国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性轻实用性的弊端,尚未真正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在教育目标上难以体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培养人才的要求。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尤其是一部分由中专升格而来的院校,至今仍然沿用或照搬普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转型力度有待加强。反观普通高等教育,由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突出,各普通高校正在加快教育模式改革,并逐渐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衔接,以此缓解就业压力。这种趋势必然会导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的产生,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将会被削弱。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同质化。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量将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从长远看,随着国家政策对中职教育扶持力度的加大,中职教育的规模、教师素质、教学设备都将得到改善,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将随之提高。与此相对照,部分高职院校迫于生存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高职教学的管理与对教研的投入,教学呈现出简单化、机械化的特征,模糊了高职与中职的界限,其结果势必会导致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同质化。

高职院校之间的同质化。高职院校除了面对普通高校与中职学校的同质化挤压外,更要面对高职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探索生存与发展的良方,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只有少数几所院校。多数高职院校,除了在地域、学科领域、规模大小等硬性指标上有所区别外,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就业模式与管理方式上并无大的差异,甚至在招生宣传上也大同小异,各高职院校之间难以拉开距离,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中职学校以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将给社会、国家和自身带来严重的后果:高职教育同质化将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多元化的和具有一定结构比例的,大量专业相似、知识结构相似、技能相似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应从以下方面实现突破和发展:

第一,重点支持部分高职院校优先发展。面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大,部分院校缺乏特色,同质化办学趋势明显的现状,政府增大投入力度,增加对部分院校的扶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潜力大的院校优先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讲,政府对高职院校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尤其是市属高等院校。政府的支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支持,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可能都需要这种支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是政策性的支持,由于体制上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缺少更多的自主权。因此,政府要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实习基地等一系列软、硬件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另外,从本地经济发展所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来看,政府也可以在高职院校申请示范性院校以及骨干院校的工作中有所作为。这种支持不仅会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还会极大地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第二,重点支持项目的实施。2010年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已达1200多所,在校生人数960多万,规模上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再接下来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有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是其必然趋势。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今后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将紧紧围绕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五个方面推进改革与发展。

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通过重点、重大支持项目使优势高职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先发展,从而促进整个高职教育合理均衡发展。从2006年到2009年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起了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建设,为引领整个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0年教育部又在百所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建设基础上,又启动了百所国家级骨干校建设计划,进一步扩大国家层面对高职教育的支持范围和扶持力度。另外,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有关政策,相继启动了省级、市级高职教育支持项目,例如各省实施的省级示范校、市级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都是通过重点项目的支持,实现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