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十大优势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十大优势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社会力量,快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逐步形成了“陕西民办高校”现象,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陕西经济增长较快,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两位数递增。而公办高校又不可能包揽全部生源,加之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向民办高等教育倾斜,因此留给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生源空间是巨大的。这也是陕西民办高校能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重要基础。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十大优势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社会力量,快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逐步形成了“陕西民办高校”现象,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深刻剖析、总结其诞生与快速发展的动因与内涵,对指导和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陕西具有良好地域优势

陕西地处中国腹部,为中西部交汇处,全省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3700多万人。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饱经沧桑,广袤而神秘,她有过辉煌的历史,累世为虎踞龙盘的帝王之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13个皇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陕西人杰地灵,文风昌盛。陕西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和贸易的中心之一,文化积淀深厚。陕西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辐射性强。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区域看,长江沿岸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最具潜力。前者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后者的连云港则无法承担此重任,只有她的心脏——西安具备这一条件和可能,西安又是西北的龙头城市。历史的渊源形成了陕西人世代相传、重视教育的传统,家里生活再苦也要送子求学。陕西的私立高等教育也有过辉煌的一页:一是始于春秋至于明清的私人办学;二是始于唐初至于清末的民间书院;三是始于清末至于解放初期的私立大学。据考证,陕西蓝田由唐学士李元道于623年创建的瀛洲书院是我国历史上民间最早的私立书院。陕西大量的珍贵文物古迹,全国最富有的旅游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无疑成为学子赴陕读书的最佳选择地。随着党中央开发西部战略的继续实施,未来经济的腾飞,西部将成为大批有志青年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最佳场所,陕西无疑具有吸引众多生源的无穷魅力。

二、陕西具有经济发展优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和市场关于资源配置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投资的高等教育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民办高等教育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进入了一个显著增长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地调动多种形式的资源配置用于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直接动力。民办高校生存的基础是生源,求学者的原动力是就业。20多年来经济的发展既为民办高校提供了物质基础,又为收入不断增加的社会成员缴费上学提供了经济基础,还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陕西经济增长较快,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两位数递增。特别是西安地区连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产生了裂变,使部分社会资源通过重组、合理配置和流动转化为教育资源。民办高校没有国家投资,但具有选择不同属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其中非国有资源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企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办学者以及求学者办学和求学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又充分吸纳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理念,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大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并逐步形成了陕西独特的民办高校办学模式。陕西民办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多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使民办高校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紧密,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陕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相对充裕,客观上能够满足国家设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标准的需要。学校用于征地、租地和租借其他场所办学所需资金相对经济发达地区成本低。宽敞的校园是陕西民办高校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陕西经济在全国虽然属欠发达地区,但物价较低,学校的基建投资、设备购置、教职工工资、学生学费及其他费用支出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低廉的投资,廉价的劳动力和大多数工薪阶层及部分贫民阶层子女能够接受的收费标准,有利于吸纳生源,陕西民办高校运作成本小、启动快,容易上规模和完成原始积累,形成良性循环。

三、陕西具有高等教育资源优势

陕西公办高校云集,形成全国最大的人才聚集中心之一。陕西高校沿袭优良的教育传统,形成了笃实的校风和学风,是举办高等教育的好地方。陕西现有普通高校76所、成人高校21所、军事院校9所,教职工9万余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专业类型很多,国家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有一大批门类齐全的专业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陕西具有发展高等教育的良好条件和氛围,这都为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陕西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其70%以上的教师是依靠公办高校的教师退休后聘为专任教师或在校任兼职教师构成,在一定时期内民办高校还要依附于公办高校而生存。

四、陕西民办高校具有生源优势

民办高校在起步阶段,必然把扩充生源确定为自身的生存点和增长点。全国生源市场潜力巨大,但无法满足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即达957万余人,而普通高校招生数约为657万人,仍有约300万考生处于无大学可上的境地。

陕西的地理位置名义上在西部,实际上处于中西部交汇点上,它与周边8个省、市、区相邻,具有十分优越的吸引生源的地理优势。多年来,陕西民办高校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外省生源占主体,其比例为60%左右。与陕西接壤的8个省、市、区的高考生源约占全国生源的1/3,十分充足,而这些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均落后于陕西。从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趋势看,高中阶段教育的年招生数要远远大于普通高校的年录取数,应该说在一定时间内民办高校后继生源不会萎缩。而公办高校又不可能包揽全部生源,加之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向民办高等教育倾斜,因此留给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生源空间是巨大的。这也是陕西民办高校能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重要基础。

五、陕西具有吸引投资优势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初期既没有国家财政资助和社会捐赠,也没有收取赞助费、建校费等,完全依靠较低的学费收入、低成本支出和开设容易启动的文科类、管理类专业滚动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虽然启动慢,但风险小,基础坚实。陕西民办高校坚持低收费,坚持办平民大学,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适应了创办初期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近年来,陕西采取扩大融资渠道,加快校园建设,提高办学档次的新思路。大手笔的资金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学服务,优美的育人环境,无一不使人耳目一新。通过银行贷款、建筑单位、教学设备设施供货方垫资、个人筹资、与企业联办等途径,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迅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目前全省仅由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给予民办高校贷款的受信额度就达35亿元。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面的拓宽,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学设施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陕西民办高校现有固定资产96.2亿元,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民办高校的投入只能越来越大,企图依靠学费滚动积累已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势必要进入资本市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实践证明: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只有彻底改变小规模、低投入、慢滚动的发展模式,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才最终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六、陕西具有竞争优势

民办高校的发展,既取决于它能够配置稀缺教育资源的综合实力,即配备办学条件能力,聘用优秀教师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等,又取决于激烈的竞争环境,陕西民办高校以“鲶鱼效应”激活了整个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教育的竞争从私学诞生那天起就已存在。春秋时期的孔子私学和少正卯私学规模、名声都很大,由于竞争激烈,少正卯私学曾经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来,几乎使孔子私学垮台。进入21世纪,这种竞争只会愈演愈烈。陕西民办高校数量多、水平接近,客观上形成了群体竞争态势。竞争具有双重性:即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只要把握得当,以良性竞争为主导,那么对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作用明显。陕西民办高校就是靠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全国民办教育领域搏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他们在人才竞争、师资竞争、环境竞争、设施竞争、生源竞争、宣传竞争、质量竞争、管理竞争、就业竞争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办学者面对竞争,能够依据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准确反应,及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调整原有的工作方案,决不墨守成规。如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体制、规划预期目标等都力求以创新求发展。即使是年年重复的日常工作,也要不断改进。招生工作每年都有新举措、新突破,保证了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那些没有摆脱自发性发展和相互无序竞争,一切仍处于粗放型管理的民办高校,严重丧失了办学信誉,正在被淘汰。竞争虽然激烈、残酷,但总趋势是提升了民办高校的地位,扩大了办学规模,规范了办学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只要允许充分竞争,不实行行业垄断,新的竞争者就会不断加入,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将从供不应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目前一些民办高校的高效益是暂时的,总会趋于长远均衡,促进民办高校更新换代和相对稳定。从陕西情况看,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机构总数通过“关、停、并、转”逐步减少,而规模会继续扩大。

七、陕西具有教育理论指导优势

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办学经验,只能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对于民办高校开展学术研究,政府给予宽松的环境,允许民办高校可以进行各种有关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形式以及管理方面的大胆试验,允许有关思想的自由讨论并为其提供空间。在考察陕西民办高校中可以发现各校之间互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教育思想、学术思想的活跃。省教育部门还组织开展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项目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列入省级科技成果,其研究的特点是选题紧密结合全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各民办高校工作实际,力求解决办学中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教学问题、管理问题等,为改进学校工作,科学决策,促进发展提供依据。省教育厅多次组织民办高校举办《发展论坛》,进行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研究等。在民办教育理论研究方面,陕西走在全国前列。西安外事学院在1994年就十分重视开展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成立有专门研究机构,划拨科研专款,组织专人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承担相关课题,出版《民办教育研究》专刊、编著民办教育理论专著等,七方教育研究所已在全国享有盛誉,被教育部授予先进单位,并广泛联合全国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精英,收效显著。

八、陕西具有学生就业优势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家长送子求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大动力是望子成龙,毕业后能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更强化了这种心理。陕西民办高校普遍重视为学生服务。西京学院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最具代表性。各校为了满足学生就业这一愿望,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打开就业市场。在区域上他们向经济发达地区挺进,在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单位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实习考察,同时形成人才录用机制。在类型上他们向外资、合资、高科技产业倾斜,以满足学生获取较高报酬的需要。在层次上他们倡导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从“温饱”逐渐向“小康”过渡。多年来,西安外事学院在沿海五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为学生就业提供基地。西安欧亚学院要求每一个班主任都要承担推荐本班学生就业工作,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陕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受到全国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都能较满意地离校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又成为影响家乡及周边学生继续到民办高校求学的直接动力,产生了强大的发酵效应。

九、陕西具有创新人才优势

20多年来,陕西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思维敏捷、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民办高教战线的带头人。他们不断研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规律,提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具有实干、苦干精神。各级党政部门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陕西民办高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一批热心民办教育实干家的示范、带头和扩散效应,为陕西民办高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业型人才资源。由于他们的锲而不舍、勤奋努力,率领全体教职工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个办学的奇迹。许多人已在省、市人大、政协及有关党派、组织内担任一定职务,有的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报道,有的荣获省“十佳青年”、省“劳动模范”称号等。他们这种示范、带头作用又给其他学校树立了榜样,对全省民办高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姜维之、丁祖诒、黄藤、胡建波、任万钧、周延波、赵步长、吕明、穆建国、张晋生、李瑞明、王海棠、李继先、张明、李健唐以及一批后起之秀,姜波、赵超、任芳等,在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史上他们是拓荒者,创业者、践行者、也是成功者,功不可没。

十、陕西具有地方政策扶持优势

陕西民办高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宪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与指导下生存和发展的。陕西民办高校在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一批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同志也为民办高校献计献策,极大地激发了办学者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升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解决了民办高校在办学中的许多干扰和困难,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多年来,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有关部门、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省上四大班子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考察、调研、指导民办高校工作。制定出台了十项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定,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高等教育事业,一些金融机构为民办高校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为办学积极解决用地、基建、公路拓宽改造等问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地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民办高校的规模、质量和档次。

多年来,陕西各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出台较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还早一年时间,《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民办教育的地方法规,这些都为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新政策带动新发展,民办高校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办学、自筹资金、自主聘用教师、自行设置专业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侧重于对民办高校进行指导、策划和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给办学者充分的自主权,属学校自主决策的事不干涉、不插手、不压制。属教育部门业务范围的工作不推诿、积极办。发现学校有违规违纪行为,及时批评教育或查处,不护短、不手软,坚持了一扶持、二服务、三管理的原则,收效很好。陕西民办高校所具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令许多其他地区的办学者赞叹不已。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教育部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所汇成的汪洋大海,承载着陕西民办高校这艘航空母舰破浪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