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教学艺术风格的涵义及其特征

人文教育教学艺术风格的涵义及其特征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人文教育教学艺术风格,简称人文教育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较长的人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对于人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学风格体现得更加明显,不同的教师在上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的课,但教学方式却各不相同,同学们的反映也有较大差别。人文教育教学的可变化因素非常多,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不断创新,又要相对稳定。

一、人文教育教学艺术风格的涵义及其特征

所谓人文教育教学艺术风格,简称人文教育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较长的人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由于教师的思想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不同,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调控方式、结构艺术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与精神气质均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感觉,从而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教学风格。

对于新教师而言,虽谈不上教学风格,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他们不断在借鉴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并在某种风格的仿拟中表现出一定的教学行为。以语文教师为例,有的教师模仿于漪,于是在他的教学中洋溢着激情和人文关怀,也许这种激情与关怀还有矫情造作的痕迹;有的教师模仿钱梦龙,于是在他的教学中体现出教学的机智和沉稳,也许这种机智和沉稳透出些许的机械和僵硬;还有的教师模仿魏书生,于是在他的教学中充满着变化与洒脱,也许这种变化与洒脱有着些微的油滑和刁钻……总之,每个人的教学行为都受到一定风格的影响,教学风格是教学形式的基调,它决定着教学形式各要素的位置与价值。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每个教师自觉追求的目标。教学风格是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独特性

独特性是教学风格的最基本特征。因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自身的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教学风格的独特性,使许多教师在炉火纯青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自我性,因此即使在执教同一课本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来。对于人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学风格体现得更加明显,不同的教师在上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的课,但教学方式却各不相同,同学们的反映也有较大差别。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风格的不同。只有教学风格显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之势,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高峰。

2.发展性

虽然教学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教学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一个系统,教学风格不是封闭的,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风格,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并且思维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和实现风格的转换,需要对各家教学特色进行潜心体验、广采博取、不断求索,才能与时代要求达到高度统一。

3.稳定性

教学风格一旦基本形成以后,就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教学风格是某些特点的一贯表现呈现的稳定状态的标志。这种稳定表现为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但是,这种稳定性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因为教学艺术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艺术追求上的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更不是没有创造性可言的单纯重复。

人文教育教学的可变化因素非常多,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不断创新,又要相对稳定。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不能用一套刻板的程式,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特点,创设性地设计各种教学方案。稳定并不意味着固守,教学风格的“稳定”是总体格调的稳定,“变化”则是具体方法的变化。人文教育教师就是要能够在这种“变化中求稳定,稳定中求变化”中发挥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