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门人(二)
子 斌
三
关于学问之事毋可骄傲,毋可要挟教师,而于各种课程之分配事权当悉听教师之命令,若其有所训话,则应如愚顽病夫之于明医,侧耳诚听,倘有所命尤宜谦恭执役,以冀回赏。许尔伯曰:撒比特之子载德为人送殡而骡至,将骑,适易卜尼阿巴师亦至即为之引骑,载德曰:天差之从兄弟乎祈放之,师曰:吾已受命如此待遇硕学伟人矣,载德遂亲吻其手曰:吾亦受命若斯之待遇至圣亲属矣。圣人曰:“穆民不以求学则不应有韬媚态度,”是以学子之于教师不得骄傲自大也,学问为脱祸求福之因缘,慢然不问皆属对教师之骄大。
譬如欲逃避啮人猛兽者,不必辨则君子或小人之指以逃避也,无知安拉之毒兽,殆烈于各种猛兽也。
魔鬼以运动穆民为发财机会,而于诱惑穆民迷路之人,复加奖叙。是以谚有曰:“学问与高傲之青年兮;而激战,怒潮向高起之丘陵兮;以澎湃,”故学问也者非谦和诚听则不能成功也,真主曰:“此中必有有心人,或诚听而注意者之(记恺尔)焉”记恺尔者学问也,有心之为言详细领会所学也,欲详细领悟不能也,必须留心诚听,以明了侧耳细听,虚心下问之一切而后已,是以学生对教师一如沃壤之仰沾时雨,而尽量吸收,悉心体察也。教师每有教育方式以示,辄应拳拳服膺,而委却私意也,教师苟或偶有所错,则应取其所长,而加以细味,以细味能以发挥精理,深有裨益耳。
常见一般医士每遇热疾反投以热性药剂以治,增其热度而使能以负担救治之目的,无医药经验者将生疑议,指为庸医也。
真主尝以“穆撒”,“海济尔”之史事觉示世人,海济尔谓穆撒曰:子之与我同志也不能忍耐,而□子所不明之事其能容忍乎,于是以箴默服从与穆撒约曰:既伴随予,即不应哓哓以事物责难,须静候,予自告子以信息——穆撒果尔不能容忍,往往诘难,遂演成二人分离之结果。
要之,凡事自用自专弗遵教师指导之一切学子皆得目为破坏及捣乱分子也。
或曰:安拉尝言“尔等如果不知,可以诘问有(记恺尔)者”是□问乃命令也,曰:须明了事虽若是,但须得教师之许可方可,苟以汝本人程度不能理解之问题而□等以问,则应受斥责,故“海济尔”拒绝“穆撒”之问,以时机尚未成熟耳,教师自有教汝及汝程度能否承受某项问题之确切把握,关于各组年级学生于解释某种问题之时机未成熟时,则教授该项功课之时候尚未入来也。阿里大贤曾言曰:不可哓哓多问,不可粗鲁回答,若其疲惫也不可谍谍,其起行也不可牵制衣服,不可泄漏机秘,不可在旁毁谤他人,谈论人短也,若其有所疏失当容其声谢,当其保持真主法度之际,应为主而尊敬之,更不可跄坐其前,若彼有所祈求也众当趋而服侍,种种皆学者应有之义务也。
四
初事学习之人,无论其所研究者为社会学,或宗教学,皆当一律,勿使习闻各家学说之异同,以其能扰乱心思淆惑观听,先止可示以教师所喜悦之一良法,而坚固其意志,以后始可与闻旁及之一切学说,一切主义,若教师不能选定一家主义,而其习惯□是相沿各种派别及其恍惚则当防备之,以其误人胜于正人也。瞽目不能领导瞎子,而指彼等为迟疑盲瞎之由来即于此也。
不许初学接近各种恍惚盲论,亦犹不容青年回教之与异教徒杂处,思想正确之人可以随意浏览各种辩驳言论书籍,亦犹壮年回徒可以与异教徒相杂而处,是故怯懦之人勿使顿入敌阵,而骁勇者则宜之。常有庸人自疑踵随智者所相沿之各项宽容为可以,此盖忽于此项详细,而不知上知者之课程自不类于下愚者之工夫也。是以有云曰:先前见我者为正人,末后见我者为邪迷,以末后则功课退藏隐密,非各□主制课程则四股百体皆停顿止急。旁观者将视为玩忽,视为懒惰,猗欤休哉,是则心启神觉之特务,无在而不关系高尚道德之“记恺尔”也。
上知与下愚譬如海洋与瓶水,投污垢于汪洋大水中不见其污也,若置少许于瓶而巧辩曰:投此数倍于海为可以,则置此于瓶未尝不可也,似此浅而易见之事下愚者尚自恍惚,讵能以妄拟上知乎?予则谓不知乎,海也者博博渊泉之汪洋也,其广大而不择污流者,以能溶解秽污而成水性也,瓶则反是,以其区区杯杓之水,少杂污秽即足以变为污性也,准此,则于圣人可行者于其他之人则不可行也,是以圣娶九后为可宜,以其具备卓越教徒民众之能力,后数虽夥而圣有均衡待□之德焉,至其他之人则以未能保持平均,矧复有虐□偏私,以及因博妇欢而招真主之谴责种种之虞哉。
吁嗟以天神比似铁工之人其能得救援耶!?
摘自《天方学理月刊》1931年 第3卷 第11期 第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