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试论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是服务性的学术机构,担负着为科研服务的重任,服务对象是特定的科研人员。本文对西北地区社科院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试作初步的探讨。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改变了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局面,但随着书刊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造成科研单位图书馆的经费紧张。但是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缓慢的、落后的。

试论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马淑萍

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是服务性的学术机构,担负着为科研服务的重任,服务对象是特定的科研人员。图书馆馆藏丰富、信息量大,文献信息都有着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目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讯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将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馆藏文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数字化,就必须实现西北地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之间的统一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以提高西北社科院图书馆的整体效率,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节省读者的时间,是摆在西北地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一个紧迫的问题。本文对西北地区社科院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试作初步的探讨。

一、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1.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的特点

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有着几十年的文献积累,某一学科领域文献信息资源馆藏非常丰富,基础雄厚,专业性强,都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如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回族伊斯兰教、西夏文献资料丰富。甘肃省社科院图书馆以丝绸之路、敦煌学、西北史地、西北民族等文献为特色。新疆社科院图书馆馆藏已经形成了以少数民族文献及新疆地方文献为特色的藏书体系,并有将近十种不同语种的文献。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改变了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局面,但随着书刊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造成科研单位图书馆的经费紧张。

2.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网络环境

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不仅实行了馆藏资源的计算机化管理,而且实现了因特网链接,有的是利用服务器、局域网提供服务,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检索能力。有的图书馆建设了馆藏书目数据库的特色数据库,如宁夏社科院图书馆已完成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回族伊斯兰和西夏专题索引数据库正在建设当中;陕西省社科院图书馆建设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青海社科院图书馆数字资源正在建设当中。但是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缓慢的、落后的。

3.西北地区社科院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

西北地区图书馆服务对象比较固定,文化层次高,专业知识深。同时,科研工作的性质使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现代化的信息服务,需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通常需要一次文献,利用的文献信息源主要是学术期刊、专业工具书籍、会议学术论文、内部资料等,对文献资料强调准确性,查找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对检索系统的要求是既要有较高的查全率,又要有较高的查准率。西北地区社科院科研工作者的信息需求特点是广、快、精、准,只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才能满足广大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

二、西北地区社科院建设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是科研系统中的专业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甚至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上,以地方文献或本院重点研究的学科为主,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在服务对象上,以本院内的科研人员为主。与其他社科院图书馆之间联系不足,这一点给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概括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资金问题

投资少,原因主要有:(1)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十分密切。(2)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有的还停留在基础设施上,部分自动化建设专款只投在硬件设备建设上。由于投资的制约,致使数字图书馆迟迟不能见效。

2.合作协调问题

西北地区社科院系统图书馆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联系不足,没有像中科院系统那样,做到全国一盘棋。这一点给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障碍

3.规范和标准性问题

形成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是对数据库质量重视不够,其次,建库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CNMARC格式标准和编目条例的理解运用存在差异。再次,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对中西文书刊的界定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不规范,很多数据库无法以标准的机读目录格式输出和接收,无法与其他数据库兼容共享,只能自建自用。

4.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

数字化对一些社科院图书馆来说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对图书馆部分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许多馆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单纯地认为数字化文献就是数字图书馆,由此导致网上信息简单、重复。

5.人才问题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科技与文化结合的重大工程,需要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而且还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

三、建设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的益处

1.组建西北地区社科院系统图书馆数据库联盟体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联盟能节省大量资金,能充分发挥各馆的财力、人力、信息资源、技术力量等各方面的优势,将物流、资金流整合使用,取长补短,共同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实用型,有市场竞争力的数据库,为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2.为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

在西北地区社科院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馆与馆之间各自为政、自我发展,没有形成广泛的资源共享体系。各个图书馆的经费比较悬殊,有的社科院图书馆有资金购买大型全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而一些资金有限的图书馆则无力购全或无力购买此类数据库。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减少数据库的重复建设,达到资源共享,应当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将这些光盘数据库送上网,提供给网上读者,使信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这也是解决西北地区有些社科院图书馆资金紧缺和信息资源建设重复矛盾的最佳途径。

3.打破了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的空间限制

联网后,可实行西北各省社科院之间的远程查询和借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读者可以得到全文多媒体信息及二次文献。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的“无墙”特征扩大了读者范围,保证了读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网络获取准确的、长期的、动态的信息资料,不受时空限制,享受虚拟图书馆服务。

4.不受复本的限制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同时借阅某一特定文献,复制也非常方便。检索到结果后,可直接在网上浏览文章的全文内容,也可将检索到的文章全文下载到本地的计算机上,然后脱机浏览。还可打印全文内容。网络环境中的数字图书馆不存在开馆时间的限。

5.数字化资源可节约图书馆的物理空间

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给文献信息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存储空间,也为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全面迈向数字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都收藏着大量的古籍、珍本、经文、地方志、历史档案等别具特色的文献,如何将这些珍贵文献资源呈现给读者,是文献资源建设的一大重任,也是保存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可将收藏的古籍善本、各种经文(包括用少数民族语言所写的经文)以及地方史等资料建成数据库,通过因特网提供给读者,这样既可有效地保护文献,又可广泛地传播信息,使图书馆的功能得以无限延伸。

四、建设数字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

1.统一协调,加强合作

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建设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不但需要集合各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统一组织协调。在以往,西北地区社科院之间的许多合作项目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国家级部门的参与,缺乏更加优化宏观环境。要使西北各地社科院有广泛、自觉、高效、长期的合作,必须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参与,从宏观上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西北各地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协调、组织与实施,共同展开对西北社科院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2.建设有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

首先要将西北社科院各馆特色的传统纸质型文献信息数字化;其次要不断收集符合自己特色的数字化信息,建成有自己特色的网上数字化图书馆。这就要求西北社科院各图书馆做到收藏有特色,注重实用性,避免各自为政,盲目自治,标准化程度低,重复浪费等问题。应当加入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数字化网络联合体系中,联合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分工协作,由每个馆负责单个学科门类或某一学科门类下的小类数据库建设,明确其信息资源收藏范围和对象,有机地将中外文资源结合起来,建立起特色化的信息资源网络。

3.严格按照全国文献信息标准化规定建库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依靠多个图书馆,选择统一的标准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文献信息的共享、交互。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中之所以产生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设立西北地区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统一协调的权威机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对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统一协调规划的权威机构,制定统一标准,各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数字图书馆,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4.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建设西北地区社科院数字图书馆不仅是世界潮流和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文化大发展的契机。实施数字图书馆发展计划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提高西北地区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西北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占领国际信息资源制高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西北地区数字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5.加强队伍建设,培育人才

建设西北地区社科院图书馆数据库必须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保证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至少要求有以下人才的参与:一是管理人才;二是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的人才;三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四是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了解用户对社会科学的情报需求、清楚信息时代跳动脉博的专业人才;五是需要英语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哈清.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和展望.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2]吴新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层次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

(马淑萍,女,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