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方面,技术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总体看来,研究内容系统、全面,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作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档案文献遗产的载体,其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作者进而分析了中文古地图的形态、大小、质地等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着地图的保存。

1.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方面,技术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从古代的保护经验,到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后保护技术的形成,到现代保护技术的成熟,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带来的巨大作用。没有技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往往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上。

1.3.1 从载体角度考察保护技术的研究

强调档案文献信息开发的重要性往往容易导致对信息载体的忽视。然而,信息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存在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载体对于信息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档案文献遗产载体研究成果颇多,既有研究某种载体材料的单一研究,也有同时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载体的综合性研究。总体看来,研究内容系统、全面,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1.3.1.1 纸质类型档案文献遗产保护

纸张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作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档案文献遗产的载体,其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纸张,而且古籍纸张、图纸等纸质类型的遗产也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既有普遍意义上的一般性研究成果,也有为解决某一具体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

工业图纸不同于普通公文用纸,其研究工作以往被忽略了。蔡丽娜、李凤莲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图纸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归纳为:“在档案馆或档案室里,对图纸这类特殊文件的管理还没有一致的标准。”“图纸最显著的特点是尺寸大小不一,且幅度尺寸一般都较大,这直接影响到图纸的贮藏、保存和利用。”“图纸对外在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弱,在不利因素下损毁过程快,且损毁后修复比较困难。”“图纸绘制人员使用各种方式绘制图纸,增加了保存这些图纸的复杂性。”“保管方法的不当,如折叠存放等原因,造成了对图纸的损毁过程;保管图纸的档案库房和设备达不到标准化安全保护要求。”“保护技术不够科学,影响到图纸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难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图纸档案的需求和利用。”“图纸都是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制成的,在复制和保存中,采取任何可使其变形的方法,都会使图纸走样或失去它的真实性。”(46)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图纸保管过程中对于库房的要求、对于设备的要求,提出了保管环境的处理方法和保管方法,并提出了图纸储存前的检验、平整叠放、去酸、托裱、照相复制等保护和修复方法(47)

古代地图的保护也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王玲玲分析了古代地图不利保存的原因:“首先,我国古代官府对地图近乎神秘的严格管理导致地图不易流传”;“其二,地图的生产与复制比书难得多”;“其三,古代地图绘制技术限制了地图集的产生”。作者进而分析了中文古地图的形态、大小、质地等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着地图的保存。以修复为例,“中文古地图自身所具有的图幅大、质地多样、颜色和颜料复杂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文古地图的修复工作。(48)”为了加强这些古地图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中文古地图的存放方面重点考虑单幅图的存放。当然,中文古地图的总体存放环境自然是保温、保湿、防尘、防虫等,书架、图柜等置放地图的设备最好用非化学油漆的制品,以免苯等有害物质对藏品的损害……”在修复过程中,“更要谨慎行事,坚持‘整旧如旧’和保持地图原貌的原则,采用在技术上已有充分把握的修复方案,做到不损毁地图。对于还没有把握的技术和修复用料最好不用,宁愿暂时不修,等技术成熟或修复用料安全后再修。(49)

在书画的去酸方面,邢惠萍、李玉虎分别对揭裱下来的画心进行脱酸,然后再进行修裱。与没有进行脱酸直接修裱的画心同时加速老化,对三者的物理强度(抗张强度、撕裂度等)和化学性能(α-纤维素含量、价铜等)进行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为了使珍贵的书画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其延年益寿,在修裱前,要对酸性高的画心进行脱酸。”他们还研究了强力缓冲脱酸保护法,该法对熟宣画芯的保护要比传统的碳酸氢镁法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50)

我国现存古籍十多万种,它们作为原始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古籍的保护因此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张清志将我国古代文献保护技术分为文献保管技术、文献馆库建筑技术、文献修裱技术三个方面(51)。王美英将古籍的保护分为直接保护、间接保护两种。在简要介绍古籍直接保护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古籍间接保护的几种新方法,即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和光盘存储;此外,还提出了“古籍保护之保护”的新概念(52)。何丽则从保护的理念、保护的管理体制、保护措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53)

字迹材料是构成纸质档案文献遗产载体不可缺少的方面,近1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复印件、打印件等新型记录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复印件数量的增多,复印材料是否耐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张兆成对复印墨粉类字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组成,并通过墨粉字迹抗粘连实验、墨粉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实验、墨粉附着牢度实验、墨粉耐摩擦能力实验等一系列理化实验,从原理上阐述了复印墨粉类字迹粘连、脱落的原因,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作者提出,保存这类字迹材料时,“一是档案的保存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宜过高;二是档案最好要装盒直立存放以减小字迹面压力、避免字迹发生粘连脱落现象”(54)。彭远明则详细地列举了保障复印件耐久性的措施,包括:从选择优良的复印纸和复印墨粉材料、使用符合要求的适当强度的复印光源、采用足够的作用时间、避免强光的破坏、选取合适的复印墨盒上粉量使字迹有合适的色泽密度、复印完后静置片段、待复印件冷却后进行处理以及防止复印件档案在保存时因墨粉融熔而生的纸页粘连现象提出了保障复印件耐久性的措施。此外,他还提出了减少复印纸粘连的技术方法(55)

关于打印字迹的耐久性,姜守信、郭莉珠、李明贤等筛选了普遍使用的20种计算机打印字迹材料(色带7种、喷墨10种、激光3种)进行各项老化实验,分析研究计算机打印字迹的耐久性。结果表明,作为档案保存的计算机打印件,最好选择激光打印字迹材料;色带、喷墨类打印字迹材料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它们的耐久性都低于激光打印字迹材料,不宜选作档案字迹材料,尤其喷墨类中水基墨,耐久性差,不能用于档案保存(56)

针对国画颜料研究方面的欠缺,李佳采取水浸实验、耐有机溶剂实验、耐酸实验、耐碱实验、耐氧化剂实验、紫外光照实验、干热老化实验、模拟日光老化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画档案颜料属于比较耐久的色素成分”;“相对其他因素来说,影响国画档案颜料耐久性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是碱、紫外光和氧化剂。”“为防止外界不利因素对国画档案颜料的影响,我们应注意控制国画保存和展览过程中的温湿度(根据《国家标准汇编》博物馆、美术馆展室的温湿度标准为温度18℃~28℃,相对湿度为45%~65%)、光照强度,尤其是紫外光的强度;保持空气清洁,防止空气中一些具有酸、碱性和有害气体对国画档案颜料的破坏。对于特别珍贵的书画藏品除有专门的藏品库房外,还应进行专门的包装储存,如采用套、盒、袋等加以特殊保护。”(57)

上述字迹材料都是以往较少注意到的,但在当代实践工作中却不可避免地碰到这些问题。因此,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途径对现实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1.2 照片遗产保护技术

照相术从发明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一百多年来留下了丰富的照片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其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张国民对黑白底片的组成及保护进行了讨论。作者提出,为了保护底片,除了控制保存环境外,对底片冲洗过程需要控制。“首先,要保证底片冲洗制作的质量,严格按照胶卷使用说明书进行冲洗。其次,要防止大的自然灾害发生,要注意防止火灾、水灾的发生。第三,尽量做到保存环境恒温、恒湿,温度控制在摄氏20度以下,湿度控制在40%左右,特别要注意湿度的变化,并定期检查。第四,防止有害气体的侵蚀,有条件的单位要做到底片贮藏室或底片贮藏箱的密封。最后,要防止人为因素造成底片的丢失、划伤、污染等。”(58)

针对彩色照片不耐光、耐水性能差等问题研制了照片保护剂,作者设计了照片保护剂对彩色照片色彩影响实验、紫外光照老化实验、彩色照片吸水率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针对彩色照片不耐光、抗水性能差等问题研制了照片保护剂,未见其明显改变彩色照片色彩。照片保护剂能够显著改善彩色照片试样的耐紫外光照性能,非常显著地降低彩色照片的吸水率,极大地提高彩色照片的抗水性能,同时对彩色照片的防污、抗霉变、抗粘连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彩色照片的长期保存与利用。(59)

“醋综合征”是胶片文献遗产保存常常遇到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杨业蓁、周萌等进行胶片去酸吸附剂及其包装材料的筛选研究,同时进行了胶片实测、吸附速率试验和吸附剂重复利用实验。所选吸附剂能够预防“醋综合征”的发生,同时能防止已产生“醋综合征”的胶片进一步酸化。(60)

1.3.1.3 磁性载体遗产的保护

自从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发明磁记录以来,在这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磁记录方式、磁记录材料、磁记录应用以及磁记录的理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显示出它的突出特点和广阔的应用领域。

磁性载体遗产的保护必须依据其特性。不少研究工作者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商平安等分析了磁性载体的衰减性及其数据信息的易失性,以及在外界强磁场作用、磁性载体遭到物理、化学因素损害下的特性,提出“为了达到长期保存数据信息的目的,对磁性载体档案应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检测,获得重要的检测结果,采取措施,科学地、不断地更换磁性载体”(61)

陶琴、郭莉珠、金霞等通过相对灵敏度(dB,盒式录音带)、视频信噪比(S/N)、彩色信噪比(录像带)为测试指标,选择了4个厂家、5个品牌材料,对于温湿度、霉菌对磁性载体材料信息耐久性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并评估了各种材料的理论寿命,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结论:在温度0℃~4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盒式录音带、录像带电磁性能下降;在相对湿度45%~90%范围内,随着湿度的增大,盒式录音带、录像带电磁性能下降;随着保管时间的延长,盒式录音带、录像带电磁性能下降;高温(45℃以上)高湿(90%以上)保管条件会造成磁性载体材料耐久性降低;尤其是高湿对磁记录材料的影响较高温的影响大。例如:在温湿度对盒式录音带相对灵敏度的影响试验中,可观察到,同一相对湿度(45%)条件下,盒式录音带的相对灵敏度随试验温度的逐步升高而降,如15℃、25℃、35℃、45℃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1.10dB、-1.16dB、-1.20dB、1.30d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盒式录音带的相对灵敏度、录像带的视频信噪比、彩色信噪比等指标下降。在温度0℃~25℃范围内,湿度导致的磁性载体记录信号衰减不明显;但在温度25℃~45℃范围内,湿度导致磁性载体记录信号衰减明显(62)

此外,软磁盘作为一种存取工具也受到关注。张建华等对于软磁盘的检查与接受、保管和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63)(64)

1.3.1.4 光盘载体的保护

同其他档案文献遗产载体一样,光盘的寿命是有限的,这已经为实践证实。因此,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首先必须弄清影响光盘寿命的主要因素。“影响CD-R光盘寿命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湿度和光……”《影响光盘可读性的因素》一文则从光盘制作原料、工艺过程、光盘的标记、光盘存储环境、光盘读取设备等多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了光盘的寿命。这决定了光盘保护的基本方面(65)。与此同时,光盘能否长期存取数据,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其自身的结构。试验研究表明,“最适于存档的光盘类型为结构完整的CDROM和含由酞菁染料的CD-R”(66)。针对不同的光盘类型,从数据存取的安全角度考虑,也有研究表明,“CD-R光盘最好选择以酞菁为染料,金、白金或铂为反射层的盘片”(67)。一旦涉及标记光盘,则需要优先选用黑色染料标记的光盘(68)。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优质光盘的必备因素,为挑选优质光盘提供了参考。

由于光盘的理化性能可以通过机械参数、伺服参数、光学参数、记录参数等多种参数加以衡量。如何从中选取适合于数字长期存取的指标?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于衡量数字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是块错误率(BLER)(69)。通过块错误率的变化,可以考察光盘数字信息的变化,从而为光盘数字迁移时机提供参考。

唐跃进对CD-R类型的光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源自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分析了光盘存储原理与标准、工艺制造过程对CD-R光盘耐久性的影响、温湿度对CD-R光盘耐久性的影响、光对CD-R光盘耐久性的影响、刻录机、颗粒污染物、水浸、墨水和摩擦等对CD-R光盘耐久性的影响、CD-R光盘预期寿命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光盘档案保护对策。在宏观方面,“主要对策是探索光盘档案的形成规律,吸收国内外光盘保护的科研成果,加强对光盘档案保护原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形成光盘档案保护网络,建立光盘档案保护的保障体系;实行光盘档案保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光盘档案保护队伍建设;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建立光盘档案保护综合决策与信息反馈机制”。在微观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保护光盘档案。第一,为了提高CD-R光盘档案的质量,档案部门应选择与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的CD-R光盘生产厂家合作生产可录光盘;第二,严把光盘档案的进馆关,必要时要提供光盘读取的配套软件;第三,掌握光盘档案的预期寿命。在对光盘档案进行信息迁移时,应把握好迁移的最佳时间,太早会造成浪费,太晚则会丢失信息;第四,对CD-R光盘档案载体要细心维护,尽量延长CD-R光盘档案的寿命。其主要方法是:尽量减少CD-R光盘的利用,对于经常利用的光盘档案,可制作原盘的副本提供利用;控制保存和利用环境的温度在14℃~24℃,相对湿度在45%~60%,防止温度与相对湿度的骤变;光盘档案应避光保存,防水、防潮;光盘档案的表面应保持整洁”(70)

在图书馆部门,CD-ROM类型光盘图书已经成为图书馆增长最快的藏书成分。《馆藏CD-ROM长期可读的策略研究》一文从光盘可读性的界定出发,借助于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后提出,筛选入藏是保证CD-ROM长期可读的根本;控制环境是保证CD-ROM长期可读的关键;跟踪质量是保证CD-ROM长期可读的基本措施。该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保证光盘寿命的措施;“首先,尽管光盘是否长期可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社或光盘制造公司,似乎与图书馆的关系不大,但图书馆应该加强对入藏CD-ROM的筛选,优先让ALE类型CD-ROM进馆,避免A型和AE型进馆,为光盘的长期可读性奠定物质基础。”“其次,加强对光盘保管环境条件的控制,将馆藏CD-ROM保管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中。”“第三,加强对光盘实体的管理。例如,将光盘图书、CD-ROM数据库与纸质图书分开存放,建立馆藏光盘目录,建立光盘可读性跟踪体系,对光盘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战略角度上考虑,为保证光盘的长期可读,需要加强国家有关规范条例的制订和实施,例如,规定光盘厂家和出版商所用CD-ROM的质量,明确可以入藏的CD-ROM类型,提供合适的保管环境,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等。(71)

1.3.1.5 电子文件与数字图书的保护

电子文件的保护与传统纸质文献的保护并不相同。于英香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实质性上看,“纸质档案保护的实质是对其进行物理保护,而电子档案保护的实质是对其进行逻辑保护”。从技术上看,“纸质档案保护技术相对稳定、成熟,而电子档案保护技术不够稳定、成熟,还有待更新与发展”。从保护的时期上看,“纸质档案是阶段保护,而电子档案则需要全程的保护管理”。从保护工作的范围上看,“纸质档案保护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固定,属于静态保护,而电子档案保护工作的范围则大大拓展,且不固定,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从档案保管人员的社会关系上看,“纸质档案保管人员具有相对稳定、独立的社会关系,而电子档案保管人员具有相对广泛、多样的社会互动与合作关系”。从保护的费用上看,“纸质档案的保管费用构成相对固定、成本较低,而电子档案保管费用构成相对复杂,总体维护费用比较昂贵”(72)

金波将影响电子文件寿命的外界条件归纳为: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灰尘的影响、有害气体的影响、光线的影响、磁场的影响、机械磨损和震动的影响(73)。这些因素决定了电子文件的脆弱性。因此,“电子档案文件与纸张和缩微胶片相比,耐久性要差得多……(74)”为了信息的长期存取,“电子档案文件在保存时,要求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作为存件,不得外借”(75)

麻新纯提出,“电子文件保护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具有系统性”(76)。“电子文件保护系统是由载体材料保护、保护法规建设和信息安全保护3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法规建设”。“这3个子系统在结构上是协调的,在功能上是耦合的、相互补充的,其协调中心就是电子文件安全目标”。

针对数字图书的保护问题,曹妮妮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两种保护手段——密码方式和电子注册加密方式,分析了基于指纹的数字图书保护方案、基于数字水印的数字图书保护方案,为数字图书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77)

华林对少数民族文字电子档案的技术保护提出了讨论。作者认为,完善的库房条件,适宜的温湿度、防电磁场干扰和防止灰尘污染是需要保障的条件。同时,在条件合适时,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字电子档案进行维护与迁移保护。(78)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文件和数字图书的保护往往离不开对其载体的保护。这些载体类型多样,罗茂斌以磁带、软盘、硬盘、光盘等电子文件载体为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它们损毁的原因和保护的方法(79)。金波也对硬盘、软盘和光盘的保护作过研究(80)。从载体角度上考察,前文中关于磁性材料、光盘等载体的保护研究成果也可以认为是电子文件保护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认为是数字图书保护的研究成果。然而,总体看来,关于技术方案的研究比较缺乏。

1.3.1.6 其他载体的保护

鉴于载体类型的多样性,近10年来关于其他载体保护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例如,俞绍莉提出了老唱片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老唱片的方法(81)。张慧、李玉虎采用一种新型的强力缓冲液对熟绢进行沉淀中性强力缓冲处理,旨在提高熟绢的耐久性。作者采用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白度等分析手段对经热老化、热湿老化和光老化等人工老化对白色熟绢进行强度测定表明,该方法处理的熟绢物理强度保持率要比没有脱酸的好得多,证明了该种缓冲液对熟绢起到保护作用,可用于绢本古旧字画的保护(82)

再如,尹慧道对石刻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程序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石刻档案文献遗产可以通过去污、脱盐、除苔、补裂、封护等处理程序加以保护,并提出了综合保护技术方法。这种综合保护技术牵涉到许多学科,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例如:用电子显微分析法、X光衍射分析法对石质晶相结构进行分析,以有助于判断石刻材料的抗风化能力,并为维修选材提供依据;用原子吸收和离子发射光谱法对石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判断某一石刻档案风化损坏的程度,所测数据为风化防护提供科学依据等等(83)

1.3.2 虫霉防治技术

1.3.2.1 虫霉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有助于了解实际,从而使得虫霉防治工作有的放矢。从文献考察,近10年来从事虫霉调查的机构并不多见。

20世纪末,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对于档案文献遗产害虫进行了调查,长达7年的调查工作中,对30个省、市、自治区458个档案馆(室)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获得档案害虫54种。调查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主要害虫(5种)、次要害虫(27种)、偶发性害虫(22种)(84)。在图书馆部门,广西图书虫害调查与防治为省级图书部门预防有害生物树立了典范。通过调查研究害虫种类、危害现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馆藏图书防治方案,这对于推动了图书害虫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1.3.2.2 防霉治霉

霉害是南方地区常见的损毁档案文献遗产的现象之一。如何预防霉害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常见问题之一。

李焕荣等以三菱签字笔、斑马签字笔、激光打印件、喷墨打印件、针式打印件、静电复印件、喷墨打印件为材料,以球毛壳、产黄青霉、拟青霉、球孢联孢、互隔交联孢、黄曲霉、黑曲霉、总状毛霉、黑根霉、青霉、混合霉菌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霉菌作用时间,多方面、广角度地观察和测定霉菌对字迹色差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基本结论,例如,喷墨打印件、斑马签字笔等水溶性字迹色差的变化受水的影响较大,在短期(15天)内,色差值普遍偏大,随时间的延长,霉菌的综合作用效果表现为使染料字迹褪色;温度、湿度对激光打印件、针式打印件、复印件、三菱签字笔等字迹基本无影响;霉菌在短期内对上述字迹影响不大,但在长期作用下,霉菌对上述字迹都有不同的影响,呈现的基本规律是时间越长,霉菌的影响越大;各种试验菌种及混合菌种对所选的字迹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效果。(85)该试验结果可以为纸质档案文献的防霉保护提供依据。

1.3.2.3 防虫治虫

害虫防治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不少成果。系统的研究当属张美芳在害虫的抗药性方面的研究。作者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结论,为防治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她分析了烟草甲和花斑皮蠹的抗药性机制,从不同虫态的分析、杀虫剂持续的时间、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两种常见的档案害虫的遗产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害虫的抗性治理措施:“从用药量、用药方式和正确选择杀虫剂上控制害虫的大面积发生。(86)”她以高效氯氰菊酯、DA91杀虫剂为例,以3龄花斑皮蠹幼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对药剂在不同时间对害虫的药效、杀虫剂在不同时间对害虫抗性发展的影响的分析,作者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延长两次杀虫的时间间隔。在使用杀虫剂前,需要基本准确地了解杀虫剂的最佳作用时间。每种杀虫剂都有其最佳作用时间点,到时间就要撤掉杀虫剂,从而减少害虫的选择压,避免害虫短期内获得高抗性。”(87)此外,她还以3龄花斑皮蠹幼虫为材料,选择了14℃、25℃、35℃3个温度段、55.3%、65.9%、76.2%、86%、95%5个湿度段为试验条件,以T1制剂原液、DA91杀虫剂药剂为代表,研究了温湿度环境与害虫抗药性的关系(88)

尹慧道等系统分析了高温杀虫、低温杀虫、微波杀虫和高压充氮杀虫的杀虫效力,并探讨这4种物理杀虫法对复印纸、书写纸、宣纸、新闻纸4种纸张的抗张强度、耐破度、白度的影响,以及对红墨水、纯蓝墨水、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激光打印、喷墨打印、静电复印7种字迹的褪变的影响。通过4种方法的对比试验,作者认为,“高温杀虫一般不提倡”;“低温杀虫简易方便,但由于虫种虫态的差异,以及个体耐寒性差异,杀虫可能达不到100%死亡效果”;“微波杀虫所承受的风险较大”;“高压充氮杀虫对档案材料危害最小,但需要随时监控设备及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免气压过高而发生安全隐患”(89)。这些结论可以为实践所参考。

此外,罗茂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在文献害虫种类、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磷化氢熏蒸杀虫、气调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详述了近年来我国在植物性杀虫剂活性成分的分离、测定和杀虫机理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于指导档案文献遗产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90)

1.3.3 修复技术

修复档案文献遗产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对破损档案文献遗产的一种挽救手段。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8年),以郑振铎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和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抢救和保护民族档案文献典籍,使得许多线装古籍和珍贵的旧刊旧报免于毁失(91)。从那时至今,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工作一直是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正因为如此,关于修复技术的研究备受关注,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

1.3.3.1 修复材料

作者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高分子材料结构与老化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影响,提出了高分子材料化学改性与档案保护的关系。“高分子材料化学改性就是用化学方法改变高分子材料中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从而赋予它更多特性,以达到使用要求,同时也能扩大其使用范围。”作者以修复为例,档案、图书修复中使用的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加固剂乙基纤维素就是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纤维素经过不同的化学改性后制成的。除了应用于修复之外,作者认为,“通过化学改性,还可以将纤维素制成具有防火、防水、防微生物等特殊功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92)

在档案制成材料和修复用材料中,有些是蛋白质类材料,并且主要是纤维蛋白类材料,如蚕丝、明胶和皮革等。张清志对这类材料进行了研究。作者分析了各类纤维蛋白材料的结构特征,认为“与档案保护问题关系较多的是纤维状蛋白质,它的分子类似细棒或纤维状,并且又可分为α-角蛋白(指甲、羊毛中)、丝心蛋白(蚕丝中)、胶原蛋白(皮肤、软骨及结缔组织中)三组。”作者通过分析后提出,“纤维蛋白材料并不耐久,因此,一般说它不宜作为档案载体材料选用。(93)”由于实际工作中需要,如胶片中的明胶层,修复时一旦必须采用,需要谨慎从事。

1.3.3.2 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是建立在特定的载体上的。近10年来,关于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纸质档案文献的整体性修复、古代帛书帛画织物的修复和抢救遭受水灾的档案文献遗产3个方面。

关于纸质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将化学物质有机高分子单体混合物扩散到档案、古籍的每页纸上,单体混合物的各自分子便附着在纸张纤维的表面并逐渐扩散浸入到纸张纤维内部,这时利用核技术通过放射性伽玛射线的辐射作用,使有机高分子单体分子与纸张纤维素分子以化学键的形式发生了化学反应,即发生接枝、聚合、交联作用,使有机高分子单体混合物与纤维素分子的化学键牢牢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加固每页纸张的作用,使纸张强度和耐久性从本质上得到加强。“这种加固方法可以对整卷档案、整本古籍做到一次性加固处理,克服和避免了我国传统的纸张加固方法中必须一页一页纸张加固的繁琐。(94)”该方法是天津市“八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工艺简便、易于操作、加固质量高等优点。

宋玉军论述了对馆藏古代帛书帛画织物所采取的修复方法。作者指出,修复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原状,在加强出土帛书帛画织物材质的科学研究时注意地方特色,而且需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处理。“操作程序是保护修复出土馆藏古代帛书帛画织物的技术关键,应环环紧扣,不能有丝毫马虎。”因此,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根据拟订的修复方案,一步步开始实施(95)

对于遭受水灾的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是修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陶琴等的研究表明,遭受水灾后,纸张含水量会发生变化,元书纸、宣纸、毛边纸、复印纸、书写纸、新闻纸吸湿后的重量分别为吸湿前的重量的5.26、4.38、3.90、2.11、2.57、2.87倍(96)。这些水淹档案文献如未得到及时抢救和减湿干燥处理就会出现粘连、霉变等不良结果,同时还会为虫霉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造成霉变和虫蛀现象。因此,需要加强水淹档案文献遗产的应急性抢救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物资准备和抢救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在物资准备方面,需要组成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对外联络场地、抢救物资、部署救灾物资、紧急准备放置受淹档案的空房间、配备大功率去湿机等。在选择抢救方法时,有去污泥处理、利用去湿机减湿干燥、远红外干燥、自然晾干等方法。(97)在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因时制宜,不可千篇一律。

1.3.4 其他保护措施的研究

除了针对不同载体的保护技术外,档案文献遗产还存在其他的保护措施。举例如下:

1.3.4.1 阅览室的保护方法

寻霖、章曼纯分析了阅览室中古籍的保护,尤其是防火、防盗、防高温高湿、防虫、防尘等措施(98)

1.3.4.2 预防措施

吴晓红、郭莉珠分析了影响数字档案安全的因素,系统地阐述了数字档案灾害的概念、分类体系和基本特征,并从制定减轻数字档案灾害预案、数字档案灾害日常管理和危机时刻管理3个方面探讨数字档案灾害管理,为数字档案的安全保护提供参考(99)

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籍数字化不仅是保护古籍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一种预防古籍损毁的措施(100)

1.3.4.3 保护材料的开发

“PET Low-E双中空玻璃是由美国Southwall Technologies公司1970年引用太空科技(NASA)航天飞机及隐形轰炸机的隔热技术,以真空喷溅式的镀膜原理,将高隔热的金属,多层涂布在PET薄膜上,利用特殊的工法制成的。”该材料“高度透明、高度隔热、高度抗紫外线、高度隔音、高度省能源、高度环保。(101)”作者认为,该材料可以应用于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

派拉纶(Parylent)是一系列的对苯二甲基聚合物的总称。“它最早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研究开发,并应用到宇航电子仪器的保护工作中。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开始将派拉纶成膜技术应用于图书及文物的保护,并获得成功。90年代,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图书馆率先引入了派拉纶成膜技术,将其应用于图书古籍的保护,其实验效果异常理想。由此,我们档案界应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举动的意义,借鉴这种成熟的技术及成功的经验,将派拉纶成膜技术嫁接到档案保护技术中来。(102)

1.3.4.4 利用复制技术进行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

国家气象档案馆针对规格多样、图文成像质量差的珍贵历史气象档案复制工作的实现能力,进行了具体实验。认为缩微摄影技术、电子计算机扫描技术开展珍贵气象科技档案复制工作可行性分析有一定的凭证性和权威性。“同时两项技术都有一套完整的快速图像采集机制、高密存储机制、拷贝再复制机制、复制品输出机制、检索管理机制,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快捷、安全管理。这两项技术不仅是档案复制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103)

国家气象档案馆收藏的原始气象观测记录表、簿、气象资料出版物、天气图、气象观测技术规范及气象史料文献。针对这些珍贵气象科技档案,制定了保护工作的原则:珍贵气象科技档案的保护,首先是原件的保护;珍贵气象科技档案的保护,应从完善档案馆基础建设和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入手。为有效地保护珍贵气象档案,可采用缩微、电子扫描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复制。(104)

1.3.4.5 利用图像技术进行保护

刘家真分析了国际上电子文件存放与保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的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图像技术用于保护的优点:“图像技术用于保护领域,无论从图像质量、复制能力、拷贝输出、费用与效果上看,都优于其他保护措施。此外,在保护文件的同时,还以现代化的存取方式为用户提供多途径、远距离的检索。因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档案馆、图书馆开始使用图像技术对重要或变质的文件、图书进行保护性处理并直接上网为用户服务。同时,欧美地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国际性组织对信息的保护与存取进行一体化研究,如保护数字信息存取(PADI)、保护与存取委员会(CPA)、保护与存取欧洲委员会(ECPA)等。CPA预言,图像技术会驱使档案馆、图书馆进一步地改变未来。(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