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贯彻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念和原则

贯彻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念和原则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从教学艺术变成了教育科学。其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没有能够经历和体会到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危机”的严峻和“终身学习”提出引发的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从而难以形成和接受这种以多样化和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为重要标志的终身学习理念。

二、贯彻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念和原则

从理论上说,我国推进教育公平与效率应着力贯彻以下理念与原则:

1.遵循教育科学规律

如前所述,现代教育科学的诞生,为教育公平与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从教学艺术变成了教育科学。这种教育科学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集合了脑科学、语言学、信息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新发现,为半个世纪以来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那时开始,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决策与政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不再是长官意志,也不是利益集团手中的武器,而是按照教育科学规律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发展手段。

其最重要的是:

(1)传统教育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有人以为,传统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和发达国家的验证,只需要一些临时性的点滴改良和自动调整就行了。问题在于,科学的发明和科学创新的不断发展,这种形势是史无前例的。它已不是从数量增减的简单现象出发,而是质量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着人类及其深刻的特性,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革新人的天赋才能。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在任何距离之间都可以直接传递信息,发明了日臻完善的、理性化的计算机。这种形势使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教育满足不了当前各国的需要,也解决不了各国面临的问题。失学、辍学、缺乏基本技能等导致的人们心理的和社会上的损害,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均衡。[6]以自发性和交流模式为特征的世界已经形成。[7]

因此所有的国家都十分注意使自己的教育机构和方法不断得到改进,从而使尽可能多的学习者掌握尽可能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获得崭新的进步。这是可以实现的。

(2)建立现代教育科学体系

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这就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应培养人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简而言之,要彻底重新评价教育的目标、方法和结构,但又不妨碍教育的扩展。[8]

科学技术的革命、知识爆炸、庞大而广泛的互联网的存在,以及其他各种经济和社会的因素,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体系。表明了某些教学形式的弱点和其他一些教学形式的优点,扩大了自学的活动范围,并且提高了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各种年龄的学习者进行指导和教育,要求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校外学习形式。藐视校外教育不过是旧时代的遗风而已。[9]

因此教育体系必须全部重新加以考虑。因为新的东西层出不穷,我们的学习就必须长足不断,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如前所述,既然学习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和经济资源,那么除了要改革教育体系以外,还要达到学习化社会的境界。

(3)从教育转变到学习

·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

·因为新的东西层出不穷,我们的学习就必须长足不断,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越来越变成了学习。

·人越来越不成为教育的对象,而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体了。教育不是任何人恩赐的尤物。人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他是所获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教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教育必须从学习者本人出发。

·重点在教育和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我们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承认和肯定人类或国际教育界已达成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才能推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只有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力创新和改革我国的教育,我们才能对人类教育贡献我们自身的力量。

2.落实终身学习原则

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我国在推进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上与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存在相当差距。

其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没有能够经历和体会到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危机”的严峻和“终身学习”提出引发的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学会生存》报告的深刻意义在我国也反响不强烈。

其二,我国长期的封建历史,阻碍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接受。人们长期生活在一种君臣、父子的氛围中,“伦理至上”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虽然批判、清除过封建主义遗毒,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批判,社会中残存的封建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当前我国教育中对“应试教育”的追逐、对非正规教育的鄙视、对成人教育的淡漠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封建意识的反映。使我国教育缺乏全民、平等、权力、尊重的意识。从而难以形成和接受这种以多样化和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为重要标志的终身学习理念。

其三,长期“左”的思潮将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导致人们对教育本身功能与作用的误解。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发展的基础、工具和载体,本身是没有倾向性的。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发展和大转型的时期,特别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途径,发挥教育的多样化的功能,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参与,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巨大成果。

这充分说明并证实,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系统必须迅速加快步伐,跟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原则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推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国家的作用。

按照终身学习原则,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将终身学习发展的两个阶段一起走。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公民都具备现代生活的基本素质。

首先,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里的人人绝不仅仅指学校的全体学生,而是包括所有人群。这才是全民和人人的真正含义。必须提供多种渠道和多样化的机会才能实现这一点。

其次,保障人人具有或达到核心能力的要求。即类似于我国所说的素质。但核心能力应更加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直接测量法予以评价。而不单纯是课本知识或学科知识的掌握。人人具备这种核心能力,是通过义务教育和成人学习来实现的。必须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开辟正规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渠道或第二次机会,使他们具备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素质。这两种途径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培养核心能力上,它们是有机结合的关系,不是机械捆绑。它们相互补充,才能实现“全民素质教育(literacy for all)”。

第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沟通和互认。这里应该包括《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所有层次的教育。不论是正规途径或非正规途径所获得的学习,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教育需求与供应间矛盾较尖锐的时候,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缓解供需矛盾将能起到积极作用。应该鼓励人们在不同的学习渠道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全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