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是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将国家、地方、学校安排的学习科目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教学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决定于教学的作用大而全面。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学过程会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实现。

第一节 教学过程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战略决策,努力实现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宏伟目标。种种原因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学生,要更多地关注、帮助那些“学困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教学过程的意义

(一)“教学”小释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按照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是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将国家、地方、学校安排的学习科目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不但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从教育途径看,一个学校的教育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教学、体育锻炼、劳动、社会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设施看,主要为教学所占据,这是教学所具有的中心地位的客观体现。从工作类型看,一个学校的工作一般分为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党务工作和总务工作等,后三种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这就从活动范围上保证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从活动目的看,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的直接目的也是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与教育目的直接同一。学校的其他活动的直接目的则只是单方面的,这也决定了教学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这在历史上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凡是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育就会健康发展和不断繁荣;凡是不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育就会走弯路,甚至遭受挫折。比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搞劳动教育,学校以劳动为中心;60年代初,大搞政治教育,以政治活动为中心;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大搞“革命教育”,以“文化革命”为中心。众所周知,这一切曾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的基本原理。

教学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决定于教学的作用大而全面。从教育目的看,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教学的作用是表现为促进学生的认知智慧发展,包括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技能,发展一定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情感智慧包括“情绪自觉”、“情绪管理”、“将情绪导向正途”、“情绪判读能力”和“人际关系”。认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而情感智慧对于个人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更为重要。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范围看,教学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三基本一个性”。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学校的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这简称为“双基”;80年代开始,人们比较强调“发展基本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又特别强调“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由此,教学的作用,总括起来就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和促进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

1.历史性 教育活动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新生一代通过接受、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传授的文化成果得以生存和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社会需要及教育目的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使教学过程打下深深的社会历史烙印。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机构培养各种官吏,注重政治的、伦理的陶冶。在教学教程中,教师是绝对权威,教材内容是钦定的、不容置疑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只需呆读死记便成。在近现代,随着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运用,旧的教育传统受到冲击,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国家培养官吏,而且还要培养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熟练的工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要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活动也加强了同生活和实际的联系。但这时的教学过程基本上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教学目的是单纯地把人培养成一定的工具;教学活动是单向地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引起了物质生产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面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寻求经济对策和社会对策,纷纷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人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和教育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时的教学过程就变得丰富起来,它的教育教学目的是把自然个体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社会个体,“他”不仅能运用知识而且还能创造知识,“他”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授受者,而且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教学活动,而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学过程会越来越丰富化、生动化和个性化。

2.周期性 现代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通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后,又出现新的矛盾——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的矛盾,产生新的碰撞和交流,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前进。从低级到高级,经过碰撞、交流达到融合,就是一个教学周期的结束。教学周期的运转导致了教学过程的实现。诸周期的运转可以描述为一个螺旋体,于是每一单个周期就似乎是螺旋体的一圈螺线,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就可以描述为它的各个教学周期即各圈螺线的前进运动。教学周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结构单位,它拥有该过程的全部质的特征,它的功能是最完整地组织对片段教学内容的掌握(在既定条件下)。

3.整体性 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它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它和其他社会活动过程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它从其他过程中划分出来,使它成为分析的客体。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竭力把客体当做整体来认识,尽管这种认识水平有赖于该门科学的水平。恩格斯认为达到把世界作为“有联系的整体”来理解乃是认识的目的所在,为此必须“认识整个自然和历史”。这是教学过程整体性的第一个体现。第二,教学过程内部存在着构成为统一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第三,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种类、被形成的个性品质等都具有整体性。

4.个性 教学过程和其他活动过程相比,更具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活动。人的本质内涵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立体性。要培养、塑造一个人,就需要由具体的、个别的教学过程构成一个立体的、交叉的教学过程系统,这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教学过程赋予了教学过程系统以丰富的个性。首先,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存在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级别学校的教学过程,普通教育的教学过程也与职业教育等的教学过程不尽相同;其次,教学过程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就需要进行智力的、体质的、品德的等等的教学,因此,形成了一些相对独立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如德育过程、美育过程、数学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等。正因为教学过程极具个性,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系统的层次上、方法论的层次上去认识和研究教学过程,还要从具体的、个别化的层次上和操作化、应用性的层次上去认识和研究教学过程。这样,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避免空泛和混乱,也才能真正地更接近对教学过程高度抽象和概括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功能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有目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环节所构成的整体,具有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团体维持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一)实现教育目标功能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人为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强烈的组织性、调控性和目的性。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尽管在他进入教育、教学过程之前的发展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因素的随机作用所致,但他一旦进入教育、教学过程而成为教育和教学的对象,他的发展就不再是各种因素随机作用的结果,而是有目的的人为因素引导,促进他前进,促进他发展。因为教育作为社会的人,是代表社会来培养学生的,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活动。因此,从教学过程的起点看,在教学过程展开之前,教师就必须对它具有明确的意识,要知道从哪里开始,怎样开始,最终达到什么目标,采取哪些步骤或手段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和目标以及各种条件、设备的情况来调控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为直达目标而组织起来、维持和发展下去,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如果没有过程的组织、步骤及手段的集合,教育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二)团体维持功能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体活动,有着共同的、明确的目的的教学过程促使团体作为一个整体而保持统合状态,使团体形成强烈的内聚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自己学习的目标,两者相互作用才维持了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过程正常有效的运行也紧紧维系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形成的“团体”关系,不单单是一种有组织的、靠某种“行政”力量来维系的,更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认知形成的“特殊”关系。

(三)促进个体发展功能

1.掌握知识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迅速有效地传授给新生一代,并把它内化为个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之一。离开了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就无法发生和展开,一切教学活动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教学的目的、目标成了无的之矢。教学活动要使它的教育对象个体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就必须把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精炼、快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所谓技能,是指动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行动方式。所谓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教学的运算技能等。技能又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是指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写字、游泳、踢球等。智力技能也叫智力活动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的方式。如默读、心算、作文等。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它指导着技能的形成,使技能变得正确和精练,减少盲目性。而技能的形成,也会加深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和手段。同时,为开发智慧和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展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智慧和能力方面得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所谓智慧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所谓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人的智能一是借助基因代代相传的,二是作为人的外部的客体化的东西,作为文化成果继承下来的。因此,新生的一代人如果不从他们先辈遗传下来的产品中汲取包含在其中的客体化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化为自身的东西,就不能作为一个“人”而得到发展。个体的发展就是通过掌握外在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才得以实现的。儿童不是孑然一身面对客体,将客体化了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独立地化为自己的东西。儿童掌握活动是在有其他的成人尤其是教师介入的背景下进行的。以培养人为目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这种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功能和特色。只有使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自如地适应社会生活,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教师、课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借助这种相互影响,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及人生观,在全面发展中张扬个性,成为有个性的人,形成创造能力及优良的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过程具有上述功能,但它不是一定会实现的。而且我们也只是从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来谈教学过程的功能,这只是教学过程的正功能,教学过程还存在消极的、起破坏作用的负功能,如落后的教学内容,强输硬灌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方法,压抑学生、令人窒息的教学气氛,强制专横的教学管理等,都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发展,甚至摧残和扼杀学生身心。因此,我们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正功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教学过程的负功能。

三、教学过程在“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

(一)正确对待“学困生”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过多地关注和重视学习上的“优等生”。因为他们能给学校和教师带来更多的利益、荣誉……而对“学困生”则关注很少,甚至认为他们是一种累赘。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首先是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真正由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位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对象来教育和培养。用现代教育观念,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看待“学困生”,每位教师都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正确、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真正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受尊重、关心和帮助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

1.发展是人的本能 求知、好奇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种禀性,特别是在幼儿期和青少年阶段。从这个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是广泛的,后来由于教育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转移,有的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有的关注于“问题”,有的可能转移到“玩”上去了。因此,我们目前认可的所谓的“学困生”,主要是那些没有把兴趣转移到文化课学习的学生。

2.人的发展是终生的过程 只有终生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今日的“学困生”可能成为明天的“优等生”。

3.人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发展是相对现有水平而言的,所以,目标有高低之分。人的发展则是绝对的,只是发展的速度与程度有别。从这个角度看,“学困生”则是那些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4.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个体到整体 由部分到全体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发展程度与速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5.人的发展的自觉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人的发展统一性,而忽视人的发展的多样性。现今,又有强调个性而忽视共性的趋势。这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学困生”。通常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是指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是那些没有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的学生;“学困生”是那些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今日的“学困生”可能成为明天的“优等生”……这样看待“学困生”,学校和教师就会把他们看做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看成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就会进一步确立起培养他们、帮助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困生”智力正常。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的。教学就是要使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得到正常乃至超常的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策略”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补足一定的认知条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9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规定的课程,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最佳发展。因此,我们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克服一切嫌弃、冷漠“学困生”的态度,将热情和精力从少数“优等生”身上转移到急需“浇灌”、“培育”的“学困生”身上。

只有树立了“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从各自教学的实际出发,真正关注和深入探讨哪些是影响学生学习而又一时难以改变的因素,关注和探讨哪些是影响学生学习而经过努力有可能改变的因素,在不断贴近“学困生”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培养这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以追求升学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过多的关注和重视的是学校中的“优等生”,“学困生”往往被“边缘化”,或者置之不理,或者动辄训斥、挖苦。长期同类环境形成的结果,使师生关系的淡漠或僵化。“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好学的基础,要使“学困生”得以有效转化,就必须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困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条件。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观点,人的所有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个体的人的成长,人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演进的。对于今天温饱问题、安全问题已解决的中学生来说,第三、四、五层次的需要就成为其需要的主导方面。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基础,尊重是现代师生间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传统教育的教学思想过于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现代教育思想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即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特别是在“学困生”的教育过程中,更应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尊重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①尊重既不是崇拜,更不是吹捧;②尊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③学会了尊重别人,就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就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义。对于主体来说,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亢不卑、不仰不俯的态度,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一个真正懂得尊重的人,处处、事事都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和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的人,无论他是强者还是弱者。对于客体来说,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也是催人奋进的鞭策。尊重,既是对成功的鼓励,也是对挫败的安慰。只有尊重,才有真情,才有希望,才有继续奋进,才有更大的成功。懂得了尊重,并不意味着学会了尊重。尊重是一门学问,是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集中体现。

一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不断交流感情,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教学实践和心理实验都已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时,是难以把知识学好的。只有“学困生”学习知识的情感火花得以点燃,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状况才能出现转机,学生的进步才有可能。在与“学困生”的交往中,教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授之以法,启发思路,指点方法,具有现实感和灵活性。做到:第一,调查研究。摸清他们的爱好、学习习惯、困难原因、问题所在。第二,经常家访。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第三,关心生活。生病时,去问寒问暖;生日时送上一张小小的贺卡,写几句鼓励性的话。第四,经常提问。课堂上的经常提问会使他们觉得老师在关怀他。第五,正面疏导。说理谈心,热情开导,直到满意为止。第六,当面批改作业,及时反馈给学生。第七,与学生共同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等。

二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理解和爱温暖学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我们首先以“理解学生,教在心灵”,“与其抱怨学生屡教不改,不如反思自己教得如何律己”,理解“学困生”,正确认识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用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理解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力量,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把“相信自己一定行”“不要失望,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在看着你”等话语送给“学困生”,他们会非常珍惜,从中受到激励。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

遵照因材适教的原则,针对“学困生”致困的原因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成功教育,给每一位“学困生”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成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学困生”得以转化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取得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不断提升头脑中良好的自我形象,提高对自身智能的积极评价,从而不断增强克服学习道路上更大困难的信心,取得更大的成功,直至加入到成功学习者的行列。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实施“期望教育”,教师通过态度、表情、体验等行为方式,将成功的期望传递给每一位“学困生”,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去爱每一位“学困生”,热切地关注和耐心地关心每一位“学困生”,想方设法地帮助每一位“学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强走出“学困”的信心。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达标”教学。利用分层教学可给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自由成功的机会。这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走向学习成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它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才华、走向成功的不同路径,为“学困生”的发展筑就了步步向上的阶梯。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性格、特点等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评价为奖励依据,启发不同水平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根据各自的学习能力探求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有利于小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挥小组的群体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小组成员要达到个人目标,必须帮助同组成员取得成功,鼓励同伴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一个集体中,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从个体入手,不如从改变群体的规范入手。归属需要是中学生一种基本的需要,任何一位中学生从本能上都为自己所在的集体出力、作贡献的愿望。因此,开展合作教学,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实施“学困生”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的评价机制。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甄别为目的,以外在的、预设的目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机械的评价方式,忽略了每位学生自身的发展。而现代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变单纯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实现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从被动接受单一管理者的评价,逐步转向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变个体评价为小组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从而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追求,凸显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会,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

(五)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思想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整体的人”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无非就是人与世界的交往,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现代教学理论注重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纬度加以阐释,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精神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追求个体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把学术科目基于“科技至上”的原则,秉承功利主义态度,把自然、社会、他人都当作可以利用的理性原则和加以操纵甚至控制的对象,从而把学生完整的生活要素(个体、自然和社会)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忽略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而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健全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及学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高度关注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根本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