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专题式教学”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的。三是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十年改革与创新,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开展“专题式教学”。今天,我们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建设研究与探索》2010年又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科部 王斌

从10级新生起,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上试点开始从“体系式教学”向“专题式教学”的转变(那么我的发言主要讲三点)。

一、“专题式”教学的主要根据

我们为什么在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活动中,要采用“专题式教学”呢?其根据主要有三:

一是小平同志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所谓“要精”,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其内容除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体部分外,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法学、道德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与方面,我们是不可能通过一门课几十个课时就把它学完、学深和学透,所以学马列要“精”。所谓“要管用”,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它能够指导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专题式教学”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的。

二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特别是分管的黄书记和胡校长以及教务处希望作为我校“一把手工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中能够率先示范有突破,起到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活动的排头兵、表率和样板作用。

三是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十年改革与创新,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开展“专题式教学”。过去,我们在教学改革创新活动中,已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成果,并先后于2005年获江西省高校第九届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9年获全省思政教育创新工作案例二等奖。今天,我们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建设研究与探索》2010年又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但是如何使这项成果在深入中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创新工程的又一项特色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它的系统工程研究,加大它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我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体系式教学”向“专题式教学”转变。

二、“专题式教学”试点取得的主要成绩

总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试点工作,其主要成绩表现在:

第一,提高了课堂效果。由于“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师循环上课的方式,在形式上使每个班级都会出现不同教师的新面孔和教学风格,从而增强了学生上课的新鲜感,相对减轻了学生的视觉疲劳。同时,由于“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师固定专题的循环讲授,这就促使教师对专题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深度的理解和把握上都有明显提高,使教学质量明显上台阶,从而增强了学生上课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

第二,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研科研能力的提升。由于“专题式教学”采用教研室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和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和教师固定专题循环讲授的教学方式,这就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能够实现教研室整体资源的共享,使教师集教研室整体水平于一身,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了教师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力。二是教师固定专题讲授,这就使教师从单个繁重的“体系式教学“的备课中解放出来,使教师个体有精力和能力对固定的专题进行深入钻研和思考,给教师创造了深入钻研和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专题式教学”的最后一环是专题论证与实训,其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专题论证报告或进行社会实训,撰写实训体会或开展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而培养了素质,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第四,增强了教师的团结协作和规范了部门教学的科学管理。由于“专题式教学”必须坚持一系列集体备课、示范教学、听课、评课等教学管理的步骤和程序,这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在互帮互学、互评互议的教研活动中增进情感和友谊、加强团结和协作;另一方面又使部门的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和合理,从而充分地发挥了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更大程度地增强了部门党政管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然,我们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例如,在课堂专题讲授的师生互动上,由于受课时限制,容易造成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忽略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在课外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方法上,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常常只能以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实训体会或读书笔记等方式来完成。

三、几点启示

通过本次“专题式教学”,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以及教务部门热情支持与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关键。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务、人事、财务的方方面面,例如经费的投入、条件的保障,课时的安排与计算以及教师的配备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教务处的支持与配合,这种改革和创新是很难开展的,即使开展了也难以为继。

第二,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实现“专题式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十分具有奉献精神,为了开展“专题式教学”,我们的教师放弃了寒暑假休息来承担专题讲稿、教案的编撰和课件的制作,如果没有这种不计名利得失的奉献精神,这次“专题式教学”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第三,营造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园地,一定要塑造一种让改革创新者欢欣鼓舞、旁观者奋起直追、捣蛋者没有市场的健康氛围。否则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总是造谣生事,诽谤纷飞,局面不稳,人人自危,那么必然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第四,社科部党政班子的团结协作和相互支持以及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组织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