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市和谐社区法制建设情况的

南昌市和谐社区法制建设情况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笔者于2010年7月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行了一项有关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以南昌市5个城区所拥有的各社区居民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结合江西省南昌市各社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社区制度的宣传、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四方面进行了解。

南昌市和谐社区法制建设情况的 描述性调查报告

08法学 黄蕗西 指导老师 法学院蔡文强讲师

一、导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实现安定的重要保证。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群众是依法治理的主体,大力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素质,是建设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很多省、区的工作重点都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社区内的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有机结合的工作方式,重点力抓社区法律服务,推进法制建设。从现有的新闻报道和资料看,关于各省的社区法制建设活动及效果的报道还不是很多。为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笔者于2010年7月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行了一项有关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希望能深入地了解江西省南昌市目前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状况,了解居民心目中优秀和谐社区的形态,分析其特点,希望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为进一步探索属于江西特色的和谐社区法制建设道路打下基础。

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南昌市5个城区所拥有的各社区居民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以南昌市五个城区的全部社区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社区共25所。根据每个社区实际住户数不同分别在这25所社区(包括青云谱区京山小区、绳金塔社区、老福山社区、桃苑小区等等)按照偶遇抽样、判断抽样等方法各随机抽取20~50位社区居民。这样,共抽取了居民300人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20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社区基础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一般情况、居民邻里关系以及对本社区法制建设方面的意见等问题。被调查居民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08、09级选出的7名本科生分成3个调查小组深入各社区实施和完成。所有问卷均为被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实际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n%)

img33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南昌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

在社会学中,和谐社区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一是居民对社区事物能够广泛参与。二是社区内的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愿意为所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自然、人文环境。三是社区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四是社区内有较好的社会风尚,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和睦。本次调查结合江西省南昌市各社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社区制度的宣传、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四方面进行了解。下面让我们看看被调查社区的这四方面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

(1)邻里之间关系的调查:

表2 邻居之间主动聊天的频率

img34

应该说的是,频率统计的最理想方法是直接询问次数。但是在问卷中我们是以“您会主动找邻居聊天或您的邻居会主动找您聊天吗”来提问,以“经常、有时、很少、从来没有”来分类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直接询问聊天“次数”的不现实性。尽管这些概念相对于确切的次数来说显得模糊了一些,但大的趋势和轮廓却是很容易看清的;虽然不同人对“经常”、“有时”等概念的衡量标准可能相差很大,但同一群人评价同类事物时的“标准”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在假设被调查居民对“经常”、“有时”、“很少”、“从来没有”等频率概念的衡量标准大体相同的前提下,表2的结果表明,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经常相互主动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情况,笔者对所调查的社区做了有关邻里间互帮互助以及邻里间有无矛盾,矛盾解决后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表4。

表3 您与邻居之间是否有过矛盾,矛盾解决后关系怎样?

img35

表4 当您有事需要外界帮助时您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

img36

表3的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大部分居民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关系一直很好,没有过矛盾,而19%的邻居之间因为矛盾经过解决后关系变得更好,28%的居民则是不计前嫌维持原状,12%的被调查居民则是关系变得冷漠。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邻里之间相处的关系与居民个人的处事方式有关,而这个问题不属于本次调查的重点,所以笔者在此不做解释。我们再来看看表4。

表4的结果表明,将近3/4的居民在有需要外界帮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附近的亲朋好友,而仅仅不到30%的居民会先求助邻居。我们的调查员在做调查时也收到这样的反馈,被调查者在填到这一问的时候都会说一句相似的话“肯定是先找亲戚朋友”,而选择“邻居”的被调查者,调查员也另外了解到在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的是离家在外工作,附近没有亲戚或者朋友。这样的统计结果其实在我们调查问卷定稿之前就已经意料到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注重亲情,这种方式会使大多数人在社会中不会觉得自己是孤立无援的,反而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获得帮助。我们将这题留在问卷中,是因为笔者想通过这一题的调查了解自“两会”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提出和引导,现在的社区邻居间的关系地位能否上升到与亲戚朋友接近的高度。经过此次调查笔者认为,现代社会传统的重亲情方式已经开始慢慢吸纳了新的情感——“邻居情”。

(2)社区制度宣传方面的调查

表5 您是否了解您所住社区的管理制度吗?(%)

img37

关于社区服务功能情况的调查,笔者选用了“居民对社区管理制度是否了解”的角度来提问,主要考虑到这样的提法能从侧面看出社区在对自己社区管理制度的宣传效果和他的服务功能的完善程度,而且不会使被调查者感到应该填什么。或者感到调查者希望他填什么,在统计数据时,笔者采用以工作种类不同来分析统计,是想了解不同工种的人对社区制度的了解情况,社区是否对自己的制度宣传到位。

从表5来看在300个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对社区的管理制度很了解的人仅仅占了6%,而认为自己比较了解的也只有24%。“很了解”、“比较了解”,起初笔者认为选择这两项中较多的被调查者应该是“政府工作者”或“文教卫”这类工种,因为他们本身从事的工作与社区的管理制度有一定的联系,相对会比较熟知社区的管理制度,就算社区不宣传他们也应对这方面有些了解。看到最终的统计结果,被调查的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等工作者对社区的管理制度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证明了社区的管理者对本社区的管理制度开展了一定的宣传,而且居民们对社区的管理制度、自己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关心的。虽然被调查的人中有30%的人认为对社区制度的了解情况在比较了解以上,但是还是有70%的居民处在“不太了解”、“不了解”的状态,这让笔者对媒体报道的社区制度宣传效果有些质疑。

(3)社区活动文化建设的调查

表6 您所住社区的文化活动丰富程度

img38

我们从表6可以看到44%的居民认为自己所住的社区文化活动比较丰富,56%的居民则认为不太丰富或者很少。这也表明了,社区居民对于自己的社区文化生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他们潜意识里是希望社区能多搞些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不然为什么会有32%的人选择“不太丰富”呢?!

(4)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广泛参与度

表7 您闲暇时间是否会参加社区活动

img39

表7的结果表明,参加活动和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人数占了34%,而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的人数占了66%。联系表6对社区活动丰富程度的调查,笔者认为社区举办活动度与居民参与活动度是相互的,没有居民的参与,社区活动就搞不起来,活动少或者活动没有意义,居民就不愿意甚至就干脆不参加活动。

2.和谐社区法制建设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的社区基础建设基本健全。但是笔者做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和谐社区法制建设,所以笔者对居民的法制意识做了调查统计。(见表8)

表8 当您与邻居发生冲突时,您最先想到的解决手段

img40

从表8我们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居民中当与邻居发生冲突时有30%的居民选择了“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45%的居民选择了“寻求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和帮助”,却有16%的居民选择了“忍气吞声,任其发展”。表8的这些数据表明,现在的居民都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区邻里团结,居民的法律意识到底有多高,笔者为此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见表9)

表9 居民对《物权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对邻里纠纷的处理办法了解情况的统计(%)

img41

在表9中,笔者以不同的工种对居民法律知识了解情况做了统计。表9的结果表明,文教卫系统工作人员和学生以及被调查的政府工作者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是比较高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的原因,大中小学校都会开设有关思想政治与法律等相关的课程,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从表9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偶尔了解”的人数占了被调查者中的34%,“毫不知情”的人数竟占到了23%,社区的法制建设真的完善了吗?我们来看看表10。

表10 您所住的社区是否会举办普法宣传活动?

img42

表10的结果表明,认为自己居住的社区很少举办甚至没有举办普法宣传活动的人数占的比例达到了51%。

3.居民心中的和谐社区法制建设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初层次的,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是长久的、持续不断的,尤其是社区的法制建设,更是应该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点。在这次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调查中,笔者还调查了居民认为社区迫切需要建立的法制项目。(见表11)

表11 “普法型社区”作为现今邻里关系的重要突破点,您认为在您社区迫切需要建立

img43

表11的统计结果表明,居民认为和谐社区法制建设应该多建立社区法制阅览室和社区人民调解室以及社区法制宣传服务队。这题是一个任选题,以上数据仅是统计了单选一项的居民的人数,此外还有6位居民全选,6位居民选择了后三项,有15位居民选择了四项中的两项。笔者还做了居民对“社区法律行”活动的支持程度的调查。(见表12)

表12 是否支持“社区法律行”活动

img44

表12中87%的居民是支持“社区法律行”活动的,仅有13%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综合表11和表12,社区居民迫切希望社区法制建设的完善,并全力支持社区法律行活动。

四、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率、方式、内容等方面描述了南昌市目前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现状,并分析了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

(1)目前南昌市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关系比较和睦,但是邻里之间的信任度还不够高;

(2)社区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居民对社区制度建设的关注度不够高;

(3)社区文化活动不是很多,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

(4)社区的法制宣传活动较少,居民迫切希望和谐社区法制建设能够完善。

2.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思考

(1)社区自治功能的不足,影响居民的积极性。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社区建设,但是调查发现主要关注的人群还是以社区老年人和下岗职工居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类居民,因受上班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制约,所以关注度还不是很高。我们说社区是全社会的社区,每个人在社区里都有他共同的利益,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参与,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

(2)社区基础建设不完善,影响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信任度。在我们调查的社区内,并没有完整的服务设施,居民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一些场地和必要的设施还很紧张,有的社区甚至没有,居民委员会都是租借的办公场所,社区基础建设迟迟不能完善,使得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更加降低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还影响着社区功能的发挥。

3.对构建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意见

(1)想方设法提高居民对社区事物的广泛参与。如举办“社区法律行”活动,用游戏、文艺节目等方式进行法律宣传。(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员发现绳金塔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能够自发的组织舞蹈健身等文艺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但这类活动缺乏社区的统一组织领导,活动规模不大,没有较大的影响力。)

(2)社区内的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愿意为所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法制环境。如建造社区法制阅览室、社区人民调解室等。(调查员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社区都没有完善的法制硬件设施,只有少数社区拥有相似的社区人民调解室,如青云谱社区。)

(3)努力让社区内有较好的社会风尚。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基本形成风气,老有所乐、幼有所教,学习氛围浓厚。

如何构建和谐社区法制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它将伴随着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伴随着社区法制建设的不断探索和超越。此次调查报告主要是以描述南昌社区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主,是描述性报告,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以此思考适合江西和谐社区法制建设的特色道路。

(注:本文获2010年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