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和全局质量管理。教学工作是院系工作的中心,院系全体人员与提高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所有成员都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系统之中。教学管理内容涉及院系工作的各个方面,管理者应正确处理各项育人工作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念,实行全局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标准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科学的、规范化的要求。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一)教学质量管理概念

教学质量管理就是以重视教学质量的观念和对质量的责任感为基础,采用科学手段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检查分析,以保证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管理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和全局质量管理。

1.全员管理

教学工作是院系工作的中心,院系全体人员与提高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实施全员管理,就是把院系全体人员组织起来,使教职工能各司其职,围绕教学目标协同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所有成员都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系统之中。

2.全程管理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抓好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抓住每一学习阶段特点、学科特点、教学环节特点、关键环节。加强事前检查、督促,最终求得整体质量的最优化。管理者应使工作形成程序性的常规活动,让院系的每一个成员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3.全局管理

教学管理内容涉及院系工作的各个方面,管理者应正确处理各项育人工作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念,实行全局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标准

没有标准,就没有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

1.教学工作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科学的、规范化的要求。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在优质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的质量。

2.教学效果标准

制定教学效果标准一般方式是把预期的教学效果量化为分数,通过对学生的考试和教师教学环节的考核,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检测,然后作出评价。

3.时间标准

时间标准是指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工作,科学地规定学生学习、完成作业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