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毕业研究生是我国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优化高校教师职前培训就是优化研究生毕业前的培训。甚至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选择那些有志从事教学工作的研究生修习教育学学位,为高校教师队伍准备优质资源。要强化教师评估,以评估机制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切实重视高校教师的进修培训,把它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综观发达国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从教师培养的源头、教师引进的标准、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教师考核以及教师管理等方面都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因而汲取发达国家教师职业发展的经验,突破我国现有的教师职业发展的弊端与不足,是促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1.优化高校教师职前培训

毕业研究生是我国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优化高校教师职前培训就是优化研究生毕业前的培训。可以采取一种以实践为主的非正式的教师职前教育,即将高校大部分助教、实习研究员等初级职位由在校研究生担任,在研究生受聘前,要求其选修由本校或其他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课程。这样既可以增加研究生们对教学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将来选择高校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专业性学历教育和教师职前教育的衔接。同时也可以考虑在培训培养中,有意识地培养其教学技能,为高校准备优质师源。甚至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选择那些有志从事教学工作的研究生修习教育学学位,为高校教师队伍准备优质资源。还要借鉴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经验,积极合理地依靠、利用师范教育的资源,采取开放式与非定向的方式来培养高校教师,使他们不仅在学科专业水平方面,而且在教育专业水平方面都是专家。

2.建立高校教师招聘引进机制

在引进人才时,各高校既要考虑本校的实情,也要合理考虑引进人才的专业、学科、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及能级梯队结构的合理性。首先要切实采取得力措施,认真研究制订招聘方案,制订严格的教师引进标准和要求,除了考虑引进人才的学历职称要求、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之外,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及应聘人员来源等来设置具体的应聘条件。其次,要严格招聘、选拔程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机制,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现象的盛行。第三,要重视同行专家和社会舆论的评价,要注重应聘教师的能力,特别要全面考察其学术影响力和学术道德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我国高校更要立足于自己培养。引进人才是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是主要方面。从长远来考虑,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才是最基本的师资队伍建设方略,这是因为自己培养的人才认同感比较高,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还会对学校其他人员有带动、鼓励作用。也就是说在师资培养上面我们要有长期的观点,要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两者并举。

3.强化高校教师评估考核

要强化教师评估,以评估机制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高校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可行的教师评价机制,要通过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革,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评估考核方法上,应根据学科类别与学科层次、岗位类别与教师职级的具体情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要注意考核的频率和节奏。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既要考核专业能力,又要考核师德学风;既要考核科研,又要考核教学;既要考核学术工作,又要考核社会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合理有效地运用考核评估机制,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好地钻研业务。

4.开展多方位的教师培训与进修

要切实重视高校教师的进修培训,把它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在技能培训方面,要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水平;在业务培训方面,通过举办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研究生指导培训、论文写作规范培训、科研项目申请培训、国际学术交流培训等,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专业培训方面,通过建立规范的国内外进修制度,引导教师追踪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还可以考虑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与晋升、科研奖励、教师考核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教师参加进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各高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如加大培训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等,为教师进修提供条件。

5.健全教师专业组织

首先,要确保教师自主权的落实。要授予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与参与决策的权力,使教师的责任与自主意识有机结合。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培养人的活动都属于复杂的脑力劳动,他们开展工作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立钻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他们的劳动时间没有边界要求,其劳动形式基本上属于个体劳动。所以我们不能用一套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必须给予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权和自主权,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教师专业组织并发挥其功能。教师专业组织的建立要以教师为主体,把维护教师的权益和专业自主作为主要目标,教师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专业组织的,在组织的规章制度、经费、决策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外界个人和组织不得干涉;组织具有代表其成员利益的义务,以及与外界互动的合法的权力基础。组织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保障、规范、研究、参与、服务和联谊。

6.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就是要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教育成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进行管理和接受管理的同时,得到身心、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员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作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体,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潜能的发掘,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通过必要的有效途径使教师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应该以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管理中的全体教师在明确教育目标和自身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种管理思想不仅为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管理效率的真正提高奠定了基础,而且客观上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