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政治权力性质的考察

对政治权力性质的考察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以近代日本的民主化为例,进一步通过对政治权力性质的深入考察,来再次探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因果关系。日本近代政治的发展演变,及其反映在教育政策决定过程中的特征,正印证了上述的分析。特别是大正时期以后,教育政策因受日本政治权力组织及危机意识的影响,政策的内容偏重于克服危机的层面。

一、对政治权力性质的考察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简单地介绍了包含在教育政策主体之内的、起着支配性代行机关职能的政治权力,以及其在各种具体政策决定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同时,根据权力状况的变化,在某种场合下,教育政策的决定过程也会随政治权力的性质而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以近代日本的民主化为例,进一步通过对政治权力性质的深入考察,来再次探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近邻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是通过教育立法的手段来实现的,而这一反映政府意志的举措,又基本是通过代表国民意志的国会审议与议决的形式来做出的。

但是在明治后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教育政策的立案及制定,则并不是通过国会议决及立法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天皇制的官僚机构,这一机构的最高层为枢密院,政策即是由枢密院议定,随后又被冠之以天皇的敕令(圣旨)而传达至各方。

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政策的立案和制定是由盘踞在政治权力中心的一小部分精英人士所作出的,但实际上就具体的决定过程而言,其又受到了权力内部各种政治力量及来自社会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民众舆论、人民的认识水平等等)的影响,因而其制定的过程也同时反映了政治权力在性质上的某种程度的变化过程。日本近代政治的发展演变,及其反映在教育政策决定过程中的特征,正印证了上述的分析。

教育敕语这一形式始现于明治后期,此时正是日本专制主义国家的形成时期。而当时的教育政策即是为了满足专制主义的积极需要而制定的。

而从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日本开始进入了产业资本的创建期,这时的教育政策内容又开始显著地偏向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向外扩展的野心也开始暴露无遗,而这时的教育政策亦被要求用来促进垄断资本的发展,其具体内容又体现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发展及培训劳动力的机能等方面。

诚然,以上的划分只是一种大致的区分,实际上在明治初期日本就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他们的要求亦已在当时的教育政策中有所反映。而明治后期至昭和期,其专制主义的国家性质中又渗透了浓厚的法西斯主义,这时的政治权力对教育的期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大正时期以后,教育政策因受日本政治权力组织及危机意识的影响,政策的内容偏重于克服危机的层面。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又体现为政治权力中混杂了专制主义及垄断资本主义两个方面的要求并结合而成。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实现是利益主体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调动有效资源,将其有机地凝聚成特定的力量,并以此来展开各种谋利活动,利益主体因此也成为能动的利益主体。能动的利益主体会形成不同的实际力量,并且形成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在这种力量对比中,能动的利益主体转变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力量主体。同时,在力量对比关系中还会产生制约其他力量的因素。在力量对比中,一般会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双方力量均衡,另一种则是一方力量超过另一方,并形成对另一方在一段时间内的制约关系。当后者出现时,制约其他力量的因素则成为政治权力,其主体也会转变为政治权力性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