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特点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9]“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鲜明体现了系统思维的要求,它与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特点

从战略学和思维学交叉与融合的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具有人本思维的战略思维特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当代展开,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而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科学观念。它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中包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包括“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包括“三个代表”之一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就是在处理问题时坚持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地关注作为人民群众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并以“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科学发展观具有系统思维的战略思维特点。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鲜明体现了系统思维的要求,它与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以前那种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唯一目标的片面看法,社会的全面发展直接针对的就是单一追求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不平衡。传统的“经济增长型”的发展理论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最终决定作用,但是它没有将经济置于社会复杂系统之中,忽视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环境、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缺乏系统思维、导致了“唯经济主义”,它认为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利益是唯一的利益,经济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质量、高投入,陷入了“GDP崇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贯穿了现代系统思维,它把社会发展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只有各就其位、各守其职、和谐有序,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科学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求促进政治进步、文化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共生共荣,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放在社会的整体平衡、动态平衡中去,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具有和谐思维的战略思维特点。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集中体现了和谐思维的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统筹”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在政治、经济、精神、环境、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和谐现象。在政治上,和谐思维追求国运祥和、政通人和;在经济上,和谐思维追求各个行业和经济区域的协调有度,经济的“可循环”发展;在精神上,和谐思维追求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融洽;在环境上,和谐思维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追求人与自然交融合一;在国际关系上,和谐思维强调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实现多变共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并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四,科学发展观具有动态思维的战略思维特点。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语境中,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视人类社会为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经济观、社会观和自然观的统一,强调在不超越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良好循环型”社会。[13]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规则和线路,规范着人们思维运行的方向和侧重点。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从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全部总和出发,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去认识,是从社会发展的全部联系或关系中去认识,是从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发展中去考察、去前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战略思维的整体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传统思维的扬弃,是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借鉴,是对我们以往社会发展道路的总结和反思。人本思维、系统思维、和谐思维、动态思维是相互交融、相互贯通、不可偏执的,它们是辩证的关系。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它的思想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和如何科学评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思维,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方法,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真正领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本质,才能在“知其然”的层面自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