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学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天职,又反映了以人为本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要求。其次,要认识“全面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

如果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教育发展观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教育发展观最贴近的理论基础,那么,把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内涵的理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认识路线上来,也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进一步讨论二者在有机结合意义上的内在规定,也就有了统一的认识前提。

首先,要认识以人为本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以人为本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意义上所具有的内在规定,就是坚持育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5]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就是以育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和学生是育人的主体,坚持育人为本,就必须同时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学校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直接体现育人主体的根本利益。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就是要坚持教师和学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办学必须为了教师和学生、办学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办学成果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共享;学校办学必须从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依靠全体教师和学生办学的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体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办学理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以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基本手段,以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为基础,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条件的。教育的充分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教育发展所具有的社会职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历史过程,因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所具有的社会职能。我国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把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一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学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天职,学校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没有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坚持学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天职,又反映了以人为本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在有机结合意义上所具有的各个内在规定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以育人为本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集中体现;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是以育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在要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以育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办学主体的价值取向。

其次,要认识“全面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6]全面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要求:坚持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全面依靠教育为战略指导方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而服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整地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和社会文明共同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必须全面依靠教育。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教育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教育发展为经济建设打好劳动力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和资源配置基础;为政治建设打好接班人基础,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基础,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国民素质基础;为文化建设打好科学理论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理想、信念和道德基础以及宣传舆论基础;为社会建设打好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思想政治基础,等等,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智力支撑。没有教育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和社会文明的长期发展提供战略性人才资源、战略性科学技术资源和战略性管理资源等,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智力潜能。

中国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的国际背景下,必将长期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益严密的技术封锁,必将长期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必将长期面临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自主培养人才之路,必须把扩大就业始终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审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和战略重点,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相适应,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教育思想,从而成为全面发展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重要理论源泉。

坚持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全面依靠教育为战略指导方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是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基本战略资源的观念,把教育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优先安排和保障,把维持各地教育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作来加以重视和检查,把各级政府教育发展政绩作为最有价值的政绩来加以鉴定和考核,把教育腐败作为最可耻、最龌龊的腐败来加以鞭挞和惩治,把支持、支援教育发展作为最崇高的公益事业来加以宣传和推动。

人民群众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具有这种力量的人民群众应该是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勇于拼搏进取的建设者,应该是在政治、思想、文化、品德、心理、身体等方面素质健全、完备和先进的国民。教育要通过培养这样的接班人、建设者和国民,来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而服务,来支撑自身的发展。坚持教育必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多方面、全方位、辩证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社会全面进步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发展就失去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思想为指针,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的战略需求,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作出了为推进自主创新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重大决策。自主创新主要取决于灵活有效的自主创新机制、大量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全民族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强大深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因此,要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战略基点;要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种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的国民科学技术素质基础。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没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而服务的教育,中国众多的人口就不可能有效地转化为人力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坚持教育必须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而服务,就是要充分全面发挥教育所具有的传承文明、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功能,力争把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奠定智力基石,为推动教育自身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全面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在有机结合意义上所具有的各个内在规定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坚持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全面依靠教育为战略指导方针,必然要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坚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坚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延伸,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坚持教育发展必须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而服务,体现了教育完整的社会功能。

再次,要认识“协调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协调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7]协调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所具有的内在规定,就是坚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

义务教育既是强制性、普及性和法制化的普通教育,也是为每个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以后参与升学竞争、就业竞争、创业竞争、自学自修竞争和在职培训竞争等提供公平竞争机会的基础教育,还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提高社会起点公平的基本途径,是推进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前提,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措施,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步骤。没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就失去了牢固的启蒙根基和人文根基。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统筹规划、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稳步推进各地义务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在物质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让从事义务教育的每个学校都有机会开发优质办学资源,让从事义务教育的每个教师都有机会获得优质进修资源,让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具有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自然人转化为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社会人的功能,它同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必要条件。按“五个统筹”来推进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就是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普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与成人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发展与社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促使教育发展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的要求相适应,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的要求相适应。

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就是教育规模适度、教育结构合理、教育质量优良和教育效益较高。没有适度的教育规模、合理的教育结构、优良的教育质量和较高的教育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教育供求的综合平衡,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综合平衡,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正是以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综合平衡为条件的。因此,推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的必然要求。坚持推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就是要把扩大教育规模和学校招生规模与调整教育结构和改善办学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把提高教育质量与提高教育效益紧密联系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量,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协调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在有机结合意义上所具有的各个内在规定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的基础;坚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是推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的重要条件;坚持推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协调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各地教育发展相协调的内在要求。

最后,要认识“可持续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8]可持续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有机结合所具有的内在规定,就是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指导思想,走教育创新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提出的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的有机结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蕴含着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积极向上的可持续发展过程,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的现代化也就难以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也蕴含着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世界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家园,生态环境是各国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公共资源,没有持续和平与有序发展的世界,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没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难以实现。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思想同样蕴含着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未来系于可持续发展,没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中国美好的未来;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美好的未来。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就是既要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可持续发展,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而服务,为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而服务;又要放眼世界,尊重、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培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和公民,为推进中国和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而服务,还要放眼中国和人类的美好未来,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为推进中国和人类的永续发展而服务。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莫大威胁。就后者而言,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或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问题,就是由国际科学技术进步机制不健全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等因素所引发的对人类的威胁。人类的美好未来一方面寄希望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寄希望于有效遏制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效应。因此,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难题。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的出路在于创新。教育要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在于教育创新;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教育发展内涵、创新教育发展观念、开拓教育发展思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在教育发展的目的、内容、模式、手段、战略和要求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不断为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指出,生态环境状况与教育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是导致教育发展问题的直接诱因;教育发展问题也不是引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诱因。我们知道,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和事业,本身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在深入分析后我们又发现,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教育可以通过传授有关可持续发展知识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观的形成,从而间接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本身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教育必须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生存极限教育和生存策略教育等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而服务、为推进中国和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而服务、为推进中国和人类永续发展而服务之间的关系;注重在学校和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大脑,进社区、进家庭、进居民大脑,让每个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成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者、宣传者、实践者,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在有机结合意义上所具有的各个内在规定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是可持续发展观点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充分体现;坚持走教育创新之路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教育必须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三个面向”和走教育创新之路的出发点和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