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出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出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教师专业化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职业越来越成为一项专门性强,从业人员需经过长期而严格的培养才能充任的职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教师专业化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化”这一观念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出

(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提出背景

进入20世纪后,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普遍加强了对具有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意识、知识广博、知识结构合理、教育能力强的教师的培养、培训。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教师专业化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职业越来越成为一项专门性强,从业人员需经过长期而严格的培养才能充任的职业。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教师专业化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化”这一观念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最初提出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其一,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二,提高教师的质量。

(3)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专业化程度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特点:专业活动依赖并包含一套普遍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它融专业服务、专业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属于脑力劳动或智力性实践,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门的智力培训;一门专业向社会提供某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公共服务;专业具有广泛的高度的自主性,作为这种自主性的前提保证,它对从业人员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严加控制,并且厉行一套对专业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伦理规范。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教师职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但它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不强,教育研究并未真正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也不长;教师职业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但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要求不高、控制不严。教师职业未取得广泛高度的自主权。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使教师成为集“教者”“研究者”“学者”于一身的教育专业人员;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化建设。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且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决定》中,提出了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院校。同时,对教师资格认定也向社会进一步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