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分奖励使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过分奖励使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该理论主要讨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当人们受到内部动机激发时,他们是将活动本身作为目的的。证明过分肯定现象的存在,即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奖金),反而会减弱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为了测量动机,主试在实验的每个阶段都要中途离开8分钟。被试被告知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外部奖励应当有所节制,不能频繁过度使用。

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会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的意义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过分肯定理论(或过分奖励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珀(Lepper)提出的。该理论主要讨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有四种内部动机源:挑战、好奇、控制和幻想。除了最后一种,其余几种都已被许多内部动机理论证实。前面提到的许多理论都认为动机部分来源于个体控制环境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一种内部动机。当人们受到内部动机激发时,他们是将活动本身作为目的的。相反,当人们受到外部动机激发时,他们只是把活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们的目的是活动以外的原因,如某一物体、分数、反馈或表扬等。当个体从事一项自身感兴趣的活动(内部动机)时,给个体一种奖励(外部动机),使活动成为一种达到目的(获得奖励)的手段,那么,个体以后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就会降低。

一、实验目的

证明过分肯定现象的存在,即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奖金),反而会减弱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二、实验过程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以心理系的24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该实验分三个阶段,分三天完成,每天实验时间为一个多小时。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人。实验的第一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任务相同。当被试进入实验室,就被安排坐在桌前。他们的正前方放着测试工具,左边放着图纸,右边放有《纽约时报》《花花公子》等杂志。主试坐在桌子对面。主试告知被试三个阶段都要做智力测试,智力测试使用的是索玛(Soma)测试,该测试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智力测试,以保证大学生被试有足够的内部动机。该测试类似于搭积木游戏,由7块塑料部件组成,根据图纸,组合成不同形状。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实验组每按照图纸完成一个图形就给1美元的奖励,而控制组没有奖励。在实验的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只做实验,没有奖励。

为了测量动机,主试在实验的每个阶段都要中途离开8分钟。被试被告知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当主试离开时,主试告知被试:“我要离开几分钟,我离开期间,你们可以随意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读杂志,继续做智力测试,也可以在实验室随意走动。动机的测量指标就是在主试离开的8分钟内,被试用在做智力测试上的时间。主试离开后,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行为,并记录时间。

在实验每个阶段的最后,被试被要求做一个关于被试对测试态度的9点量表,询问在被试看来智力测试是否有趣。

三、实验结论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里,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即出现了过度奖励现象。

根据上面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动机,造成了明显的过度肯定效应,使奖励组被试想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一旦没有奖励,对态度已经改变了的被试来说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组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这些被试在第三阶段仍保持着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肯定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过度奖励现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也经常发生。奖励是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认同,对学生取得进步和改正错误的强化和激励。奖励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的体验越丰富,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事物就越有热情,成长也就越快。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顺着你希望的方向去做。但是过度的奖励会让孩子把应有的目标抛弃,甚至使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有关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西效应”,即随着奖励的逐渐减少,也降低了人们的积极性。奖励的给予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在进行奖励时如何帮助孩子把动因关注到自己的发展上,是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误用外部奖励。外部奖励应当有所节制,不能频繁过度使用。如果奖励过于频繁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努力的坏习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伟的父母就与小伟达成协议:平时小考考得好,可以得到50元现金奖励;而期中、期末考得好,就能得到500元钱。凭着这个考试奖励办法,几年来,小伟的成绩一直很好,父母也很高兴。但是小伟的父母却没意识到,由于他们图省事,没有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孩子的学习目的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孩子是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孩子错误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以满足自己消费的需求。如果哪天父母撤去了这个奖励,失去了这个物质奖励的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立刻就会下降。

可见,父母使用奖励方法不能简单化,不能给了奖品就完事。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奖励把孩子吸引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引导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事实上,如果学习进步了,孩子就能产生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就会渐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当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父母就要淡化物质奖励并慢慢撤除物质奖励,进而强化学习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2) 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中获得满足。人格的成熟是从对外在奖励的依赖向对内在奖励的依赖发展的过程,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教师和家长在给予奖励时,要注重激发孩子内在的动机,即让孩子对自己从事的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良好行为并给予褒奖时,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例如,表现好的学生如果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球队;如果有文艺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乐队、合唱团、舞蹈团等;如果在写作、发明创造等方面有成果,可以为他们举办成果展示会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从自己进行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我成长,这样学生就会对活动本身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在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