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

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容乐观,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斯陶布的亲社会行为实验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强化,其亲社会行为亦呈上升趋势。有的孩子由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甚至会逐步丧失。从斯陶布的实验结果可知,角色扮演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有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并受到家中成员的厚爱与周到细致的照顾,容易形成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个性。以幼儿为对象的一项调查表明:刚入园的孩子,有90%以上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适应集体生活,更谈不上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自私、独霸、不合作、不分享等种种问题,正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

亲社会行为是指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主要由帮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构成,其特点主要有利他性与社交性。亲社会行为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容乐观,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美国心理学家斯陶布(E. Staub)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一个社会行为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是怎么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

一、实验目的

探究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方法。

二、实验过程

斯陶布认为影响个人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另一个是能有效帮助需要帮助者的知识或能力。根据此理论,斯陶布针对儿童设计了五种需要帮助的实验情境:

情境一:一儿童在隔壁房间里从椅子上跌了下来;

情境二:一儿童想搬一张对他来说太重的椅子;

情境三:一儿童因为积木被别的小朋友拿走而很苦恼;

情境四:一儿童正站在自行车飞驰而来的马路中间;

情境五:一儿童跌倒而且受伤了。

实验者通过这五种情境来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观察他们面对这些情境时会采取什么样的助人行为。实验研究分成三组:第一组是角色扮演组,第二组是诱导组,第三组是控制组。第一组被试中,把儿童一一配对,一般都由一个儿童扮演需要帮助者,另一个儿童扮演帮助者。实验者先描述一个儿童需要帮助的情境,扮演需要帮助者的儿童则表现出处于困难的状况,而要求扮演“帮助者”的儿童做出所有他能想到的各种帮助行为。如此类推,实验者又描述需要帮助的其他情境,要求儿童继续表演其他需要帮助的情境和助人行为。最后,两个儿童交换扮演的角色。儿童自身或实验者提示的各种可能的帮助方法主要包括三种:(1)直接给予帮助;(2)通过叫喊别人来给予帮助;(3)口头安慰需要帮助者的情绪。

第二组和角色扮演组活动内容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是仅仅要求儿童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而不用付诸行动。然后研究者会给儿童指出其他合适的帮助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将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第三组——控制组,让他们做着各种与助人行为无关的游戏和活动。

随后每个参加实验的儿童都会被逐一领到一间有各种玩具的房间里玩耍。研究者和被试做一些交流后,告诉被试自己要先到隔壁房间里去看一下单独在那里玩的孩子,然后出去办其他事情。实验者离开房间不到两分钟,让被试听到隔壁房间里发出很强的声音,接着大约有70秒钟的痛哭声和抽泣声(痛哭的声音由预制的录音带发出),让被试认为隔壁房间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而实验室里除了被试没有其他人可以去帮忙。实验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反应来研究其亲社会行为。

三、实验结论

研究者将儿童对需要帮助情境的反应主要归纳为三种:

(1)主动帮助型:被试直接跑到隔壁房间去帮助。

(2)间接帮助型:被试跑去报告实验者,隔壁房间里出了事情,有人需要帮助。

(3)毫无帮助型:被试没有做任何努力,对需要帮助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实验结果表明,角色扮演组的效果最好,采取主动或间接帮助行为的被试明显多于其他两组,而且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星期;诱导组的效果其次;第三组未接受训练的儿童效果最差,他们更多采取的是对需要帮助的情境不作任何反应。实验结果有力地印证了角色扮演法既能激发儿童的移情,又能培养其助人技能,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习得了亲社会行为的移情行为和途径技巧,成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养成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说明没有实际的助人行为的演练,仅靠外部说教而没有切身体验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作用比较有限,而且儿童还可能因为外部施加的压力对助人行为本身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控制组因为没有任何的训练和引导,所以效果最差。

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合作、分享。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斯陶布的亲社会行为实验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般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年龄小的孩子因为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容易出现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强化,其亲社会行为亦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青少年时代来临,孩子的周围环境、社会关系慢慢复杂化,亲社会行为并不是一直增长。有的孩子由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甚至会逐步丧失。

从斯陶布的实验结果可知,角色扮演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角色扮演使儿童能够亲身体验需要帮助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境中的内心情感。这种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媒介,它会使儿童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能够以需要帮助者或帮助者的角色进行活动时,活动中的角色任务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儿童结合生活事件换位思考,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体验对方的苦与忧,并且从被帮助者的积极情绪反应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从而对他人产生认同感,做到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力所能及地给他人提供帮助。

研究表明,通过角色扮演中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的支持,所扮演的角色的某些特征能被“固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从而使人们的个性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校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参与和体验助人实践,彰显人的向善之心;通过亲历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增进其亲社会行为倾向,提高亲社会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教育,提升学生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